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6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9篇
  26篇
综合类   282篇
农作物   21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7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为优化陕西省西安市种植业结构,加快鲜食玉米推广应用的步伐,筛选出适宜西安地区种植的优质、适口性好的鲜食玉米新品种,于2018-2019连续两年开展了鲜食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参试的12个鲜食玉米品种间性状表现差异较大,综合考虑鲜食玉米品质、产量及抗性等因素,建议奥弗兰、米哥等2个品种可作为早熟甜品种在西安种植,合理调整播期,可实现一年两熟栽培。粤甜28、金冠218、万糯2000、农科玉968等4个品种适合夏播推广种植,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经大面积推广应用后定会产生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项目的实施将填补西安市鲜食玉米种植研发的空白,为都市农业的发展增加新亮点。  相似文献   
52.
施氮量对粮饲兼用玉米子粒产量和饲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2018年以主推粮饲兼用玉米陕科9号品种为材料,设0、90、180、270和360 kg/hm2 5个氮肥水平进行大田试验,测定不同氮肥处理下叶面积指数、产量和饲用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等性状指标,分析施氮量对玉米子粒产量、饲用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叶面积指数、SPAD值和生物量增加;子粒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稳定,此时最佳施氮量为268 kg/hm2,产量增加64.4%。随着氮肥增加,氮肥农学效率呈先增加后降低,氮肥偏生产力降低。饲用品质分析显示,子粒蛋白质、淀粉和脂肪含量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在氮肥270 kg/hm2处理下分别较不施氮处理增加2.4%、13.7%和22.5%;秸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减少20.4%和18.1%,秸秆粗蛋白和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分别增加22.5%和17.6%。适当增施氮肥改善玉米群体质量,增加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提高饲用价值。陕北灌区粮饲兼用玉米生产实践中,推荐适宜施氮量为268 kg/hm2。  相似文献   
53.
选取安康地区的6个主栽茶树品种,通过人工加硒的水培盆栽和土培盆栽试验,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整株茶树叶片的硒含量,以便从中筛选出聚硒能力强的适栽茶树品种.结果表明:水培条件下的聚硒能力依次为:龙井43>中茶108>紫阳群体种>陕茶1号>乌牛早>龙井长叶;进一步对不同茶树品种进行土培验证,其聚硒能力依次为:中茶108>龙井43>紫阳群体种>陕茶1号>乌牛早>龙井长叶.结果表明,同一培养条件下,中茶108和龙井43聚硒能力相对较强,紫阳群体种和陕茶1号次之,乌牛早和龙井长叶相对较弱.本研究旨在为聚硒茶树品种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4.
2018—2020年,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对陕西猕猴桃主产区周至、眉县、长安、鄠邑、城固5个区县的20个村的84个果园进行了调查。在果农防治行为调查中,发放并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00份,设计33个用药问题。调查结果表明,果农缺乏基本农药安全知识,用药水平不高,存在“打保险药”现象,农药会造成环境风险意识不强,将调查结果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会产生风险的农药使用行为。  相似文献   
55.
利用水力学理论、汽蚀机理、水轮机叶片内水流各速度的矢量关系以及水轮机的运行工况,对各种不确切性假设带来的计算误差进行定量分析,并总结出各种计算误差的总误差趋势——目前的推导计算使汽蚀系数σ值偏大。  相似文献   
56.
陕西关中灌区冬小麦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给陕西关中地区小麦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2006-2008年在陕西关中灌区进行了多点冬小麦"3414"田间试验,分析了不同土壤肥力水平下冬小麦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与相对产量的相关性,并依此确定土壤养分等级和推荐施肥量.结果表明,关中灌区小麦田土壤碱解氮含量等级可划分为低(<60 mg/kg)、中(60~100 mg/kg)、高(100~120 mg/kg)和极高(>120 mg/kg);速效磷含量可划分为低(<10 mg/kg)、中(10~30 mg/kg)、高(30~45 mg/kg)和极高(>45 mg/kg);速效钾含量分为高(100~165 mg/kg)和极高(>165 mg/kg).当土壤碱解氮含量处于低、中、高等级时,氮肥推荐用量分别为155~175、135~155、125~135 kg/ha,极高等级的推荐施氮量未能确定;当土壤速效磷含量处于低、中、高和极高等级时,磷肥(P2O5)推荐用量分别为120~140、90~115、70~90和60~70 kg/ha;当土壤速效钾含量处于高和极高时,钾肥(K2O)推荐用量为50~80和15~35 kg/ha.  相似文献   
57.
两种新型除草剂对麦田恶性杂草防除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推广使用高效、安全的麦田除草剂是控制节节麦等麦田恶性杂草严重发生的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本试验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AEF1300603OF(3%世玛油剂)及WG13A13.6WG对麦田恶性杂革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WG13A13.6WG对麦田杂草防除效果显著,其最佳用量为25~35g/667m^2。在小麦返青期,对节节麦防效达85%~95%,对蜡烛草的防效达85%~90%,对播娘蒿、荠菜的防效达100%,对猪殃殃、婆婆纳等抗性较强的杂革防效也在90%~100%,均高于AEF1300603OF的防除效果。收获首田间调查发现防效趋势与首期调查结果一致。而且WG13A13.6WG防除杂草后使小麦的增产幅度在16.27%~25.48%。  相似文献   
58.
本文采用反相离子对色谱梯度洗脱外标法对咪鲜胺.抑霉唑乳油的2种有效成分进行一次性定量检测,采用C18色谱柱,以0.012mol/L庚烷磺酸钠(pH=2.5) 甲醇=30 70;20 80为流动相,流速1.5mL/min,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220nm。该方法中咪鲜胺和抑霉唑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065和0.024,变异系数分别为0.53%和1.13%.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4和0.999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100.1%。  相似文献   
59.
田间药效试验表明,33%二甲戊灵乳油对大蒜田杂草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适宜用量140-150mL/667m^2,药后140d的防效在81%以上,对防除大蒜田杂草安全且有效。  相似文献   
60.
陕西渭北地区苹果主栽品种的品质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求陕西渭北地区栽培环境条件下‘嘎啦’‘秦冠’‘富士’3个主栽苹果品种果实品质的差异及其变异特征,于果实采收期在洛川、白水县2个主产地多点采集3个品种的苹果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苹果的单果质量、体积、体积质量、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可滴定酸质量分数、固酸比、钙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并运用综合指标法对不同品种的苹果品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渭北地区‘富士’综合品质最好,‘嘎啦’次之,‘秦冠’较差。3个品种苹果品质间的差异主要取决于遗传因素,而3个品种内的个体品质变异性主要取决于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