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4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41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57篇
  162篇
综合类   852篇
农作物   6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57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5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吴小云 《甘肃农业》2008,(11):95-95
当归麻口病在岷县(岷归原产地)发病率高、危害重,成为制约当地当归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该病症状主要发生在根部,发病后根表皮出现黄褐色纵裂,形成伤斑,内部组织呈海绵状,形成密密麻麻的小口。在当归移栽后的4月中旬、6月中旬、9月上旬为其发病高峰期。多年来市产区农技部门与有关科研院所联合,按照无公害、高效的原则,通过多次的小区防治效果研究试验、大田防治效果对比试验及大量的调查研究,总结形成了一套当归麻口病无公害防治技术,经过3年的大田试验示范,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2.
开展当归不同播种期育苗试验,探究播种期所对应气候因子对当归种苗生理指标及质量的影响,寻找当归育苗的最佳气候条件。试验结果显示,各气候因子与种苗单根重、根粗、产量、一级苗比例、成活率和早期抽薹率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平均地温、平均气温、≥10 ℃有效积温及降水量与丙二醛(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6 月 20 日(第 2 播种期)播种的种苗产量分别比 6 月 10 日、6 月 30 日播种的种苗产量高 11. 96%、65. 63%,MDA 含量分别低 2. 02% 和 29. 4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较高,药材产量达 1 691. 2 kg/hm2 。综合种苗生理指标及产量,6 月 20 日(第 2 播种期)播种的种苗抗逆性强,早期抽薹率低,药材产量高,可作为适宜播种期,其对应的气象因子可作为适宜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73.
张成君  任生兰  边芳  黄凯  陈富  杨洁  张明  刘彦明 《草地学报》2022,30(11):3082-3089
本研究对9个燕麦(Avena sativa)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种子产量和籽粒营养品质进行了比较,以期筛选出适宜在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生产利用的燕麦品种。结果表明:供试燕麦品种均属于中熟型,在当地均能成熟;9个燕麦农艺性状、种子产量及籽粒营养品质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迪燕1号’的株高和穗长最高,分别为150.00cm和30.50cm,但种子产量最低,为1734.20kg·hm-2,穗粒数和穗粒重均以‘魏都莜5号’最高,分别为128.4粒和2.84g,‘晋燕17号’的种子产量和淀粉含量最高,分别为2500.00kg·hm-2和53.68%,但粗蛋白含量最低,仅为15.95%,‘张莜8号’的千粒重最高,为28.20g,粗蛋白含量以‘张莜9号’最高,达18.75%,‘坝莜18号’的β-葡聚糖和粗脂肪含量最高,分别为4.37%和6.35%。应用灰色关联度理论方法对9个燕麦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种子产量与籽粒营养品质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晋燕17号’‘魏都莜5号’‘迪燕1号’综合性状较好,适宜在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种植及推广。  相似文献   
74.
75.
76.
目的:评价甘肃野生当归与栽培当归的品质。方法:通过电子鼻检测不同当归气味在传感器上的响应值,并采用主成分(PCA)、判别因子(DFA)进行分析。结果:野生当归与栽培当归气味差异明显。结论:电子鼻技术对当归气味的判别与传统经验鉴别相一致,可以作为中药质量的快速鉴别手段。  相似文献   
77.
采用湿法工艺对高岭土进行改性,制备了黄原酸基高岭土(XK)。通过FT-IF、SEM分析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XK已成功合成;XK对甲基橙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其优点是处理后固液分离简便、快速。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最佳反应条件:温度25℃,p H值5-6、甲基橙初始质量浓度为200 mg/L、XK的用量为3.0 g/L、吸附30 min,甲基橙的去除率可达到99.86%,处理后残余甲基橙的浓度为0.282 4 mg/L,可达标排放。通过等温吸附模型研究,XK对甲基橙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说明XK对甲基橙的吸附是较为典型的单分子层吸附,且吸附容易进行。  相似文献   
78.
为了研究干旱半干旱区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探索有机质提升的有效技术模式,评价有机质提升实施效果,引导农民推广应用秸秆还田、绿肥种植、增施有机肥等培肥地力技术措施,以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79.
半干旱地区杏树日光温室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5年来对杏树日光温室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系统总结出了杏树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的关键技术。重点介绍了适宜日光温室栽培的杏树品种、大苗移栽当年结果、3a盛果、初结果期两轻一整修剪技术、盛果期的平衡管理技术、温室环境调节等技术内容,为半干旱地区开展果树设施高效栽培,发展旱作节水设施农业,开发山旱区农业产业,促进贫困地区农民致富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0.
为了了解中国马铃薯渣发明专利申请的情况,促进我国马铃薯渣处理与利用技术水平的提高,为我国马铃薯渣专利申请的研究提供决策依据,用《中国专利数据库(知网版)》检索1988~2013年间所申请的马铃薯渣发明专利,并按照申请发明专利进行数据分析,按照专利公开的时间、专利数量、专利申请人类型和专利申请状况等项目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从2007年开始,马铃薯渣发明专利取得较大的发展,按各个研究进行统计,主要集中饲料、生化制品、膳食纤维、机械等方面的利用较多,且国内发明专利最多的省份是甘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