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3篇
林业   7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1篇
  237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5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1.
微型蒸发器口径影响土壤蒸发测量值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使用70、104、152和193 mm四种口径的微型蒸发器测定了室外裸土和室内裸土的土壤蒸发量.目的是考查蒸发器口径对土壤蒸发量测定值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在供水条件相同的情况下,70 mm口径微型蒸发器的测量值大于其他口径微型蒸发器的测量值,但在遮阴(室内)条件下,口径的影响会降低.原因可能是70 mm口径微型蒸...  相似文献   
12.
随机气候生成器CLIGEN模型可以为当前一些综合模型所需要的气象资料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为检验CLIGEN在四川紫色土地区的适用性,以CLIGEN模型为研究平台,根据四川省遂宁水土保持实验站1987~2002年降水和气温的月平均资料及在全美范围内选择参照站点得到的其他气象因子,利用CLIGEN模型分别模拟出遂宁市的月平均降水量、月平均最高温度和月平均最低温度。结果证明用所选的3个参证站点,利用CLIEGN模拟出来的降水、气温在数值上和年内的分布上均与实测值较为符合,选择模型有效系数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评价指标,作为3个站点最优选择的指标,最终选择CENTERVILLE站点为最优参证站,CEN-TERVILLE站点的模拟月平均降雨量、月平均最高温度和月平均最低温度的相对平均绝对值(MAPE)分别为7.15%,7.03%和6.17%,而有效系数分别为0.996 2,0.926 6和0.995 7,从而确定了CLIGEN模型在遂宁紫色土地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农田休闲期垄作地形对近地表风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垄作是旱作农田常用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而其防风抗蚀的机制尚需研究。通过野外试验,对垄脊高25cm,垄沟宽1.5m的垄作田上风向、垄间及下风向地带0~4m的风流场进行了同步观测,对不同观测位置的时均风速、空气动力学粗糙度、摩阻速度和风速脉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土垄间和下风向近地表0~1m内时均风速比上风向平坦地表明显降低,其中高0.3m处降低幅度最大。水平方向上风速降低幅度、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和摩阻速度均随观测点与垄作地表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受风速递增的影响,风速的绝对脉动强度随高度呈对数关系递增。风速的相对脉动强度在0~1m内随高度增大而降低,1m以上基本无变化。高0.05m处风速的相对脉动强度在水平方向上随与垄作田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其中垄间最大,时均风速相同时对地面剪切力最大。  相似文献   
14.
典型喀斯特灌丛草坡类型区土壤水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贵州省红枫湖、龙里灌丛草坡类型区为定位研究区域,选取灌丛、草地和玉米地3种植被类型,利用长时间序列的观测资料,研究了喀斯特地区石漠化过程中重要过渡类型——灌丛草坡的土壤水分变化规律。(1)不同的植被覆盖类型,土壤水分变化规律也不同。从降雨过后初始含水量大小来看,玉米地〉灌丛〉草地;从递减率来看,玉米地〉灌丛〉草地;(2)草地土壤水分递减速率小于灌丛,其保水性强,因此,典型喀斯特地区草地植被生态与其它地区不同,呈现出一种“自适应性”现象。  相似文献   
15.
日本近50年来土壤侵蚀及水土保持研究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地评价了日本土壤侵蚀及水土保持研究工作,介绍了日本土壤侵蚀及水土保持研究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主要开展这方面研究的大学、研究机构和主要的研究代表者及其成果。对日本土壤侵蚀及水土保持研究的特点以及所取得的主要成果进行了客观地评价。  相似文献   
16.
基于L-THIA模型的密云水库地区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生产营养物质的输出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该文以北京密云水库周边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土地利用、土壤以及降水等下垫面信息,利用长期水文影响评价(The Long-Term Hydrologic Impact Assessment,L-THIA)模型,估算研究区内污染物的长期平均输出负荷,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污染物输出负荷是不同的,其中以农用地对研究区内非点源污染的影响最大。结果表明,在流域规划和管理中使用L-THIA模型分析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空间分布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东北黑土区防护林带对土壤水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森林土壤水分的研究是揭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评价森林环境综合效益的基础。以黑龙江嫩江九三农星分局鹤山农场鹤北流域2号小流域的横坡林带和8号小流域的顺坡林带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林带对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过程、土壤水分剖面特征、两侧农地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发现,林带对土壤水分动态和剖面特征没有显著影响.但剖面最大水分出现的深度大于周边农地。受林带拦截径流、林带遮阴等影响,林带上下坡和左右侧的土壤水分存在一定的差异。受林带及草被蒸腾耗水和降雨截留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林带边缘及林带内土壤水分明显小于林带周围的农地。  相似文献   
18.
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对土壤持水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探究不同侵蚀程度对土壤持水性的影响,采用压力膜法对表土分别被侵蚀剥离0,10,20,30,40,50,60,70cm,3次重复,共计48个试验小区的土壤田间持水量、凋萎湿度进行测定,计算其土壤有效水含量。结果表明:随土壤侵蚀程度增加凋萎湿度呈微弱上升趋势,田间持水量和土壤有效水含量逐渐降低。土壤侵蚀70cm时,田间持水量降低7%,有效水含量降低11%。随侵蚀程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田间持水量、有效水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与容重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辽宁省庄河市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为该市滨海湿地的合理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决策支持和科学依据。[方法]以庄河市2000,2010年2期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运用景观格局指数模型来分析研究区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和该区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10a间,庄河市滨海湿地的面积减少了7.44%;景观斑块数(NP)由2000年的3 425块增加到2010年的3 563块,增加了4.03%;景观多样性指数(H)由2000年的0.631 5增加到2010年的0.855 4;景观优势度指数(D)从2000年的0.835 9降低到2010年的0.736 4;景观均匀度指数(E)从2000年的0.578降低到2010年的0.514。[结论]庄河市滨海湿地的景观破碎化程度在加剧。在自然驱动力和人文驱动力作用下,湿地面积大幅减少,生态功能不断下降,使得研究区生态环境恶化,从而严重影响庄河市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揭示安徽省棉花雹灾风险格局。[方法]基于安徽省棉花雹灾风险评价数据库,采用统计推断法和综合指标度量法,提取雹灾致灾强度指数(H)和棉花损失率(L);使用Matlab和SPSS软件,拟合棉花苗期、蕾期、铃期和吐絮期4条雹灾脆弱性曲线;基于构建的棉花雹灾年度灾害损失率计算模型Sa=∑ni=1Si-∏ni=1Si=1-∏ni=1(1-Si),开展安徽省棉花雹灾风险评价,并编绘风险评价图谱。[结果]安徽省棉花雹灾高风险区集中在东北部地区和皖西山地丘陵区,低风险区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皖南山区,与棉花历史雹灾空间分布吻合较好。[结论]该研究探讨了基于不完备信息数据的雹灾风险评价方法,可为其他地区雹灾风险评价提供方法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