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23篇
农学   69篇
基础科学   5篇
  37篇
综合类   341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17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莓3号’为高产、大果、优质, 中早熟草莓新品种, 1990年以自育优系‘18322’为母本, ‘全明星’为父本杂交育成。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 丰产性好, 果实大, 风味浓郁, 品质优良, 适宜于我国华北、东北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2.
桃果实有毛/无毛性状的SCAR标记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以桃品种‘京玉’和‘美味’的正反交69株F1 群体为试材, 利用RAPD技术扩增出了与桃果实有毛/无毛性状(G/ g) 连锁的2 258 bp的多态性片段, 经克隆、测序后, 根据获得的序列重新设计了两对引物进行SCAR转化。引物对BFP94 /BFP95在有毛和无毛个体中均扩增出了2 258 bp的片段, RAPD显示的多态性消失。利用引物对BFP96 /BFP98成功将RAPD标记转化成了SCAR标记, 并命名为SCP2022258。该标记仅在果实有毛的个体中出现, 与有毛/无毛性状的连锁距离为718 cM, 且扩增稳定, 为桃果实有毛/无毛性状育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优质晚熟桃新品种‘美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帅’是‘大久保’和‘90-1’ (‘八月脆’ ב京玉’) 杂交育成的优质晚熟桃新品种。果实圆形, 平均单果质量275 g, 果面60% ~80%着鲜红色, 外观美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6%。风味甜, 鲜食品质佳。果实8月中旬成熟, 丰产性强。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草莓中SCF复合体的功能,以栽培草莓品种‘74’为试材,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分离出2个SKP1基因。这2个基因核苷酸序列全长均为519bp,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8.46%,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8.84%,并具有特殊的‘GVDED’尾巴结构,分别命名为FaSKP1-1a和FaSKP1-1b(基因登录号分别为KU975057和KU975058)。RT-PCR和dCAPS分析发现FaSKP1-1a和FaSKP1-1b在草莓根、茎、叶、花托、花粉、花柱、果实中均高表达,在花瓣中表达量低。上述结果表明FaSKP1-1可能在草莓SCF复合体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特丽”海棠在武汉地区的引种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从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特丽",在武汉地区试栽观察,通过适应性观察和观赏性评价,"特丽"海棠在武汉地区栽培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以金丝小枣枣果为原料,通过酒石酸铁法对其多酚类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利用化学发光分析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枣果中多酚类物质间苯三酚和邻苯二酚在体外保护DNA能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间苯三酚和邻苯二酚对由.OH引起的DNA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且间苯三酚和邻苯二酚浓度为60μg/mL时对DNA的保护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7.
以北京地区典型落叶阔叶树种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和常绿针叶树种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的3 a生盆栽幼树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控水模拟生长季初期自然干旱和旱后复水事件,分析区域典型树种应对干旱胁迫及旱后修复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发现:(1)干旱胁迫下刺槐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形状发生明显改变。与对照处理相比,干旱胁迫处理下刺槐初始荧光(Fo)、J点(VJ)和I点(VI)的相对可变荧光强度显著上升12.95%(P<0.05),油松暗适应下最大荧光(Fm)显著降低了24.66%。(2)干旱胁迫处理下刺槐光合系统Ⅱ(PSⅡ)光化学性能参数、PSⅡ反应中心活性参数、能量分配比率均出现显著下降(36.01%~61.73%,P<0.05);而油松幼树则无显著变化。干旱胁迫对刺槐OJIP曲线、PSII受体侧性能等荧光参数的影响程度均显著大于油松(P<0.01)。(3)刺槐在干旱初期显著增加了用于热耗散的量子比率(φDo  相似文献   
8.
天然花色苷的资源收集及稳定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天然花色苷材料野外采集,共得到50种植物的花色苷样品,采用pH 1.0/pH 4.5溶液吸光值(△OD)差值法,对这些花色苷提取液进行了1年的测定和筛选,筛选出了花色苷颜色稳定性较好的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a A.)、蜀葵(Althaea. Rosea L.)、翠雀(Delphinium grandiflorum L.)和日本红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等4种植物资源。对这4种花色苷进行酸碱性、光照、金属离子、热处理等条件下的稳定性测定,表明在pH4.0以下稳定,高于pH4.0稳定性则明显下降。日光、pH 1.0条件下上述4种花色苷溶液的半衰期分别为339d、255d、226d和234d。钙、镁离子对花色苷的稳定性无影响,铝、铜、锡和铁的存在降低花色苷的稳定性,其中铝影响较小,铜锡影响较大,铁影响最大。在100℃ 20min pH1.0热处理下色素损失率分别为2.7%、29.2%、20.0%和7.1%。桔梗花色苷稳定性明显优于其余3种花色苷。结果表明上述4种花色苷有希望开发成为食品色素添加剂。  相似文献   
9.
‘南垂5号’是以‘垂枝’为母本,‘南沟1号’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板栗新品种。树姿开张。坚果单粒质量12.51 g,可溶性糖19.52%,淀粉50.12%,蛋白质5.56%,果肉口感细糯,风味香甜。结果早,丰产性强。适宜中国北方板栗栽培区缓坡丘陵及沙地种植。  相似文献   
10.
葡萄实生树开花节位与内源激素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酶联免疫法( ELISA) 分析了巨峰葡萄2年生自然实生树不同节位芽中内源赤霉素(GA3和GA4 + 7 ) 、吲哚乙酸( IAA) 、脱落酸(ABA) 、玉米素核苷(ZR) 和异戊基腺嘌呤( iPA) 的含量; 并对实生树自然条件下最低成花节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2年生巨峰实生树在20节左右进入生殖生长阶段, GA3和GA4 + 7的含量随着节位升高而降低, ABA的含量却急剧增加, 但在第31~35节又降到很低;ABA /GA3和ABA /GA4 + 7在16~20 节前变化不大, 而在此之后, 都一致表现出上升的趋势, 这反映了以GA3或GA4 + 7为基数的比值, 可以更明显地反应激素的变化及其与巨峰葡萄阶段转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