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产奶牛繁殖力低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产奶牛繁殖力降低的原因,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有些机理至今仍不清楚。不过,我们仍然可以从高产奶牛的营养代谢、遗产选择、母牛生理和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草药提取技术的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中草药的系列提取方法及其应用。其中对101-澄清剂提取法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因为该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效果最好、简易可行、经济实用的可替代醇沉法的一种新型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3.
奶牛的繁殖力是指根据排卵进行适时输精,母牛受精并维持妊娠的能力。理想的繁殖力是牧场管理和母牛生理相协调的结果,母牛生理是指排出的卵子能够受精和子宫内环境能够支持妊娠,牧场管理包括发情鉴定和适时输精等(Darwash等,1999)。奶牛繁殖力低主要是由产后长期乏情,卵泡不发育或不排卵,发情周期紊乱,胚胎死亡或流产等引起。加强产后母牛的饲养和管理、尽快恢复卵巢和子宫功能,是提高产后奶牛繁殖力的根本措施。现将提高产后繁殖力的措施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华鲟小水体养殖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7.2m^3水泥池中,采和人工配制饲料对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进行养殖试验,通过4个阶段180d的养殖,鱼尾均增重1817.5g,日均增重分别为8.5,8.9,9.2,12.3,饲料系数为1.96,2.12,2.33,2.21。中华鲟在水水温处于8-29,1℃时均可摄食生长,利用人工配制养殖中华鲟的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5.
6.
研究影响我国蜂产品国际贸易的国家(组织),分析他们给我国蜂业带来的竞争压力,并提出相应的对策:(1)稳定国内市场;(2)强化商会和行业协会的监督协调作用;(3)发挥产品种类齐全和成本低的优势,提高优秀蜂产品的产量;(4)完善质量技术体系;(5)尝试养蜂技术与资本的输出,建立多元的蜂业经贸新格局;(6)创立新型的产业运模式,建立产、供、销一条龙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7.
紫荣2号长茄是以9308作母本,9604作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属早中熟品种,生势强,高抗青枯病。播种至初收春植104天,秋植76天,坐果均匀,果实棍棒形,果长24-26cm,果粗5.0-5.5cm,单果重200g左右,果皮光滑,深紫红,光泽好,果实头尾均匀一致,果肉雪白,肉质紧实,耐贮运,商品性状优良:一般每667m^2产量为4000kg左右,适宜华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繁发生,给人们的人身安全构成了较大的危害.针对广州市蔬菜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构建了蔬菜农产品监管与追溯体系.从政府监管角度出发,研究分析了农产品信息采集、产品检测、数据传输等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研发了广州市蔬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追溯平台.该平台在广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及生产企业进行应用示范,结果表明监管与追溯平台的构建能有效地管理生产企业及其相关产品信息并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9.
快速测定动物组织中β-兴奋剂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GC-MS(EI)建立一个快速、高灵敏度测定动物组织中β-兴奋剂的新方法。该法采用基质固相分散代替固相萃取、简化样品前处理,用程序升温汽化大体积进样在毛细管柱上实现100μL的进样量,使检出限降低2个数量级。对于加标浓度为0.05~25.0μg/kg的样品,回收率在94.82%~107.69%之间,变异系数<5.52%,盐酸克伦特罗和沙丁胺醇的检出限分别为0.0096μg/kg、0.0078μg/kg。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鲜食型超甜玉米杂交种穗甜1号的特征特性、生育特点、产量表现和以科学施肥、合理密植、早追肥早管理为关键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