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亩产700kg超高产麦田连续多年多点跟踪调查分析研究,得出了在青岛市气象和生产条件下,实现亩产700kg超高产栽培的土壤肥力指标为有机质1.4%以上,碱解氮90mg/kg以上,速效磷35mg/kg以上,速效钾100mg/kg以上;施肥指标为有机肥3000kg/667m2,纯N 20kg/667m2,P2O510kg/667m2,K2O 10kg/667m2左右。产量构成因素指标为穗数54.2万/667m2,穗粒数35.7粒,千粒重43g;群体动态指标为基本苗13.8×104/667m2,冬前总茎数75.1×104/667m2,春季最大分蘖107.5×104/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2.
对虾病原菌2—5B菌株16SrRNA基因片段的克隆和序列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引物PL1-PL2PCR扩增对虾病原菌-坎普氏弧菌2-5B菌株16SrRNA基因-1223bp的片段,采用pUC19质粒构建dT载体法完成该片段的克隆。部分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与GenBank中坎普氏弧菌标准株序列之间同源性为96.94%。  相似文献   
3.
依据中国和挪威联合进行的黄东海渔业资源声学评估调查资料,并结合历史研究成果,分析了对鱼行动分布有着显著影响的三大水系(黄海冷水团、黄海暖流和苏北沿岸冷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三大水系均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1)黄海冷水团的温盐性质比较稳定,但其相对体积强年(1986年11月)约为弱年(985年11月)的144倍;(2)黄海暖流的流速强年(1986年1月)约为弱年(1992年正月)的1.21倍;(3)苏北沿岸冷水以3月份势力最强,其强度1985年1月大于1986年1月。  相似文献   
4.
中国卤虫卵孵化温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有效积温法则,对中国12个主要地理品系卤虫卵的孵化速度、发育起点温度及其发育同步性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系的孵化速度因温度不同而差异极显著;相同温度下各品系间孵化速度也有显著差异;在沿海品系中,其发育起点温度由北往南基本呈递增趋势。以各品系孵化发育历期的变差系数作为发育同步性的衡量指标,依据发育同步性程度及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进行聚类分析,提出了适合我国卤虫卵加工及使用的最佳品系组合。  相似文献   
5.
皱纹盘鲍血细胞活性氧产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体外条件下用不同刺激物(海洋酵母细胞和酵母聚糖)对皱纹盘鲍血细胞进行刺激,测定血细胞吞噬活动中经历呼吸爆发产生活性氧的化学发光反应。结果表明,皱纹盘鲍血细胞经刺激诱导吞噬活动中有明显的呼吸爆发现象和很强的活性氧产生。不同的刺激物产生的化学发光强度不同;同一种刺激物的不同处理和不同浓度对血细胞产生活性氧的化学发完强度的影响不同。刺激物经皱纹盘鲍自体血清调理和未经调理对血细胞刺激所产生的化学发光强度不同。SOD和NaN3对血细胞吞噬过程中活性氧产生的化学发光有抑制作用。皱纹盘鲍血细胞在吞噬防御反应中能够通过产生活性氧对外源病原进行杀灭。  相似文献   
6.
虾塘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通过对虾养殖期间的连续监测结果;讨论和阐述了虾塘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营养状况的关系。虾塘中浮游植物在生态学上主要表现为群落构成简单、优势种单一且演替速度快,从而决定了该环境中浮游植物群落的不稳定性。无机氮营养盐(IN)是浮游植物繁殖生长的限制性因素,二者之间里较好的幂函数衰减曲线关系(R=0.76),且当浮游植物密度降至3.2×103细胞/ml时,水环境中的IN呈跃升趋势,此时所对应的透明度为0.6±0.2m。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新研制的贝类壳长电视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及利用这一新的测试手段,根据不同实验条件比较实验的结果所建立的一套用来评价有毒物质对贻贝生长影响的测定方法。该方法快速灵敏、简便可行,在今后的生物测试和生物监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牡蛎消化组织内存在的类A型血型组织抗原是其特异性富集诺如病毒的主要原因,FUT2(Fucosyltransferase 2,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是A型血型组织抗原合成的关键酶.本研究在前期克隆了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类FUT2基因cDNA全长的基础上,根据大肠杆菌密码子偏爱性优化并合成了类FUT2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RSET A构建pRSET-mof,将其转化大肠杆菌BL21,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经SDS-PAGE分析显示,在37℃、IPTG终浓度为0.8 mmol/L的条件下,诱导4h后出现大小约为46 kDa的特异性目的条带.利用His亲和层析柱纯化及超滤管浓缩目的蛋白,得到单一条带,说明纯化效果良好.Western blot分析显示,目的蛋白与抗6×His标签单克隆抗体、抗人FUT2单克隆抗体均能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优化后的太平洋牡蛎类FUT2基因在大肠杆菌系统中成功表达.本研究结果为今后研究太平洋牡蛎类FUT2基因的功能,进一步探索牡蛎特异性富集诺如病毒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分析了桑沟湾表层沉积物的粒度、总有机碳(TOC)、总氮(TN)、碳和氮稳定同位素(δ13C和δ15N)的时空分布特征,估算了贝藻生物沉积对近海沉积物有机质的贡献。结果显示,桑沟湾沉积物成分组成以粉砂为主,且粒径分布与海水养殖和水动力学条件密切相关;TOC、TN的季节变化和平面分布均呈相似性,数值上总体表现为春季最高,秋季最低,季节差异不大,在贝藻、鱼贝和贝类养殖区域出现较高值;而δ13C和δ15N的季节变化和平面分布有较大差异。从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TOC和TN呈极显著正相关(r=0.955, P<0.001),表明桑沟湾表层沉积物的TOC和TN具有同源性。根据对δ13C和C/N的综合分析表明,贝类生物沉积、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和土壤有机质是桑沟湾沉积物有机质的主要来源。采用三元混合模型估算得到贝类生物沉积贡献率为67.52%,土壤有机质贡献率为26.47%,海带贡献率为5.97%。研究表明,海洋贝藻生物沉积对近海碳埋藏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网箱养殖的方法,通过室内28 d的养殖实验,在4个养殖密度G1(100尾/ m3)、G2(200尾/m3)、G3(300尾/m3)、G4(400尾/m3)组中,研究不同养殖密度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生长、能量代谢和代谢酶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G2组的增重率(WGR)、相对增长率(A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最高,与G1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G3和G4组的体重差异系数(CVW)显著升高(P<0.05),其他生长指标和成活率(SR)均显著低于G1组(P<0.05);G4与G1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G3和G4组显著提高了血淋巴葡萄糖(Glc)、乳酸(LA)、丙酮酸(PA)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甘油三酯(TG)的含量(P<0.05);G2组4种指标含量与G1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氨基酸含量在不同养殖密度之间变化不显著(P>0.05),表明在密度胁迫下,高密度对能源的需求增加,中国明对虾倾向性利用糖类脂类作为能源。另外,G3和G4组的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6-磷酸果糖激酶(6-PE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说明机体氧化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分解代谢增强。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显著降低(P<0.05),表明三羧酸循环活性的降低,进一步表明密度胁迫抑制了组织的有氧代谢。研究表明,G3和G4组养殖密度显著影响了中国明对虾的生长,增加了碳水化合物和脂类利用,抑制了组织的有氧代谢。当中国明对虾为4.5 g时,其养殖密度100~200尾/m3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