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综合类   17篇
水产渔业   74篇
畜牧兽医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实验采用生态毒理学方法,以NH4Cl为实验药物,设置0、50、150和250mg/L实验浓度。通过对野生和养殖群体的四鼻须鲤鱼氨氮对肝脏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活力的影响,比较两个群体抗氨氮能力。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氨氮浓度和胁迫时间下,四鼻须鲤鱼养殖群体GST酶活力的变化趋势与野生群体大致相同。除250mg/L浓度组在胁迫5d和10d时,野生群体酶活性略低于养殖群体外,在其余时间点的野生群体酶活性均高于养殖群体,而且,在高浓度氨氮胁迫下,野生群体肝脏的GST酶活性达到峰值的时间比养殖群体更短,显示出较强的抗氨氮能力。  相似文献   
2.
β-葡聚糖对河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分别含0%(对照)、0.1%、0.5%、1%、2%β-葡聚糖的5种饲料饲养平均重量5.5 g左右的河蟹8周, 研究β-葡聚糖对河蟹的免疫功能的影响。每箱放养25只河蟹,每组3个重复。结果表明,试验各组河蟹的增重率、存活率差异均不显著。河蟹摄食试验饲料1周后,0.1%组和0.5%组的酚氧化酶(PO)活性显著升高(P<0.05),但β- 葡聚糖含量提高至1%以上时PO活性有下降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表现为0.5%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1%组较高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总抗氧化力(T-AOC)以1%和2%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河蟹摄食试验饲料8周后,PO、SOD和T-AOC均表现为0.1%组最高,0.5%组其次,PO和SOD各组差异不显著,而T- AOC表现为0.1%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pH、温度、光照、饵料密度4种环境因子对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摄食率和滤水率的影响.[方法]在室内实验生态的控制条件下,通过设置不同单因素环境因子的梯度,采用饵料浓度差减法研究轮虫在不同时间段的摄食和滤水效率.[结果]在4种环境条件下,饥饿状态下的萼花臂尾轮虫在起始3h的摄食率和滤水率均最高(P<0.05),此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萼花臂尾轮虫摄食的适宜pH范围为7.0 ~9.0,最适pH为8.0;最适水温为25~30℃;最适饵料密度(椭圆小球藻Chlorella ellipsoidea)为13.0×106 ind/ml;在最高光强130μmol/(m2·s)的试验条件下,光照强度越高,越有利于萼花臂尾轮虫的摄食.[结论]该研究为轮虫的规模化培养时环境条件的调控提供必要的技术参数,也为轮虫生态学理论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提高泥鳅夏花培育阶段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振早  凌去非 《水产养殖》2011,32(12):31-32
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和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为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分隶属于泥鳅属和大鳞副泥鳅属。2种鱼类习惯上被统称为泥鳅。我国除西部高原外,自南至北均有分布,素有“水中人参”之称,是优质的淡水鱼类。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价泥鳅与大鳞副泥鳅营养与食品安全性,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一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苏州地区泥鳅与大鳞副泥鳅肌肉组织中的K、Ca、Na、Mg,P、Fe、Zn、Cu、Mn、Se、Cr、Pb、Cd、As14种元素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泥鳅与大鳞副泥鳅肌肉组织中均富含K、Ca、Na、Mg、P等常量元素,并含有人体所必需的Fe、Zn、Cu、Mn等微量元素,As未检测出,Cd、Pb的含量均低于国家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6.
研究采用南美白对虾塑料大棚保温三级淡化暂养技术等措施,实现南美白对虾池塘双茬淡化养殖。养成期间水质情况良好,水温平均(26±3)℃,pH值约8.5左右,溶氧量5.6m叽以上,氧氮约0.20mg/L,亚硝酸氮0.02m班左右,每667m^2养殖产量达426.7kg,养殖效益高达4186.7元。结果表明,采用南美白对虾双茬淡化养殖技术,延长了对虾生长期,提高了池塘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走访和实验分析,比较了3种投饵结构下河蟹(Eriocheir sinesis)养殖池塘在氮、磷收支和实际污染强度方面的差异。1种饵料结构以冰鲜鱼为主,另2种含配合饲料,按照配合饲料使用量不同,分为低于1000kg/hm2组和高于1000kg/hm2组。结果显示,以冰鲜鱼为主的养殖池塘氮收支方程为:苗种3.02kg(1.10%)+饵料272.18kg(98.90%)=渔获物31.92kg(11.60%)+伊乐藻136.18kg(49.48%)+底泥沉积79.53kg(28.90%)+尾水排放27.57kg(10.02%),磷收支方程为:苗种0.26kg(0.42%)+饵料61.02kg(99.58%)=渔获物1.49kg(2.43%)+伊乐藻15.01kg(24.49%)+底泥沉积41.94kg(68.44%)+尾水排放2.84kg(4.63%);配合饲料使用量低于1000kg/hm2的养殖池塘氮收支方程为:苗种4.49kg(2.74%)+饵料159.09kg(97.26%)=渔获物45.55kg(27.85%)+伊乐藻136.18kg(83.25%)+底泥沉积-39.26kg(-24.00%)+尾水排...  相似文献   
8.
<正>湖泊藻华(本文特指藻华严重阶段,微藻聚集或堆积于水面的现象,类似湖泛)发生后会带来许多生态和社会问题,长期以来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各级政府也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展湖泊的治理工作。然而,多年来许多重点湖泊治理效果不甚理想。笔者长期从事池塘养殖生态环境研究工作,近10年来工作内容也涉及阳澄湖、东太湖的生态治理。池塘养殖水质调控的实践经验给我们许多启发,或可用于指导湖泊藻华防控。一、藻类生长速度极快水中微藻的生长与陆上植物一样,需要一定的营养与气候条件(水温、光照等)。条件适宜  相似文献   
9.
“太湖1号”杂交青虾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53hm2标准化鱼池,采用雌雄亲虾同池的放养模式与集中投放抱卵虾孵化培育模式2种模式进行“太湖1号”杂交青虾的规模化繁殖试验。结果显示,本期共繁殖生产虾苗33533.86万尾,31878.33kg。雌雄亲虾同池培育的产苗量比集中投放抱卵青虾培育的产苗量要低36.49~69.26kg/hm2,或132.85万。143.607万尾/hm2,苗种规格大小差异大。雌雄亲虾同池培育的捕苗时间从7月18日到8月25日,共计38d,集中投放抱卵亲虾培育池的苗规格较一致,捕苗时间为期25d,捕捞时间缩短了13d。这表明,集中投放抱卵虾孵化培育模式可作为青虾规模化繁殖生产的优选方式。  相似文献   
10.
泥鳅粉及其加工副产品的营养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营养测定方法,分别对泥鳅粉及其加工副产品进行营养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泥鳅水分含量为78.14%,泥鳅粉中蛋白质、脂肪和灰分含量分别为62.64%、8.01%和13.23%;加工副产品中蛋白质、脂肪和灰分含量分别为62.01%、7.76%和7.26%。泥鳅粉与其副产品中氨基酸组成成分一致,均含有17种氨基酸。4种呈味氨基酸含量分别为40.64%和44.98%,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62.04和40.59,泥鳅粉构成比例符合FAO/WHO的标准,其副产品构成比例不符合FAO/WHO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