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0篇
林业   3篇
  13篇
综合类   61篇
水产渔业   119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异育银鲫适宜投喂时间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约化养殖鱼类的投喂管理要解决三个主要问题:投喂频率(feeding frequency)、投喂水平(feeding level)以及投喂时间(feeding time)。确立鱼类最佳投喂频率(optimum feeding frequency)及最适投喂水平(optimum feeding level)的研究方法及手段在近二十年来发展迅速,鲑鳟鱼类及某些非鲑鳟鱼类的动态投喂表业已建立,然而针对适宜投喂时间(optimum feeding time)的研究却止步  相似文献   
2.
鲤病毒病原的感染性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查明养殖鲤(Cyprinus carpio)突然大批发病死亡的原因,对鲤病样品进行了细胞攻毒、空斑测定、电镜观察,以及鱼体感染等实验。先以患病鲤的组织匀浆液,经过滤后,分别接种到草鱼鳍条细胞(GCF)、鲤上皮瘤细胞(EPC)等14种培养细胞中。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显示,在1-2d内,该病鱼组织匀浆液可使其中9种细胞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收集出现病变的细胞液(即病毒悬液),进一步进行病毒滴度检测、空斑测定和鱼体感染实验。结果显示,在GCF细胞上的病毒滴度为10^7.3TCID50/mL;在FHM,TSB和GCO等细胞中可产生直径1~4mm的圆形空斑,空斑的大小与宿主细胞的种类和接种的病毒浓度有关。通过对感染细胞制备的超薄切片和病毒负染样品进行电镜观察,显示这是一类呈典型子弹头样的弹状病毒颗粒。感染了病毒悬液的鲫和鲤先后在第2天和第3天开始出现病症,间隔1~2d后发病的鱼开始死亡,至第14天,两种感染鱼的死亡率均达到83.3%。收集人工感染后濒死的鲫和鲤,分别制备组织匀浆液,回接感染鱼类培养细胞,24h内能使其出现与原发病鲤组织匀浆液所引起的类似的细胞病变。因此证实患病鲤是由病毒病原感染所致。[中国水产科学,2006,13(4):617—623]  相似文献   
3.
鱼类弹状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鱼类弹状病毒(Fish rhabdovirus)是一类引起鱼及其他水生动物致死性和流行性病害的重要病毒病原。对鱼类弹状病毒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是深入探讨这类病毒感染和致病机理、研制病毒疫苗及诊断试剂的理论基础。本文就鱼类弹状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包括N基因、P基因、M基因、G基因、NV基因、L基因及编码的相应蛋白、3′前导区和5′拖尾区、基因连接区等的组成及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为抗病毒疫苗的研制及建立准确高效的检测方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长江四大家鱼原种放流的历史与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从2002年11期开始以专题论坛的形式就长江人工放流问题展开了讨论,分别推出了中国水产科学研完院长江水产研完所张共忠教授的文章“长江人工放流”四大家鱼“问题商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沈俊宝教授的文章“长江”四大家鱼“资源急需保护和增殖”。张教授的主要观点是:以长江历史资料分析为基础,目前不宜在长江水域投放“四大家鱼”人工繁殖苗种,应根据三峡大坝即将建成这一新情况对长江渔业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后,再采取有针对性措施,保护并增殖长江“四大家鱼”等鱼类资源:沈教授的主要观点是:人工增殖放流是世界各国增殖水产资源的普遍做法,长江“四大家鱼”是我国的宝贵资源,亟需保护和人工增殖放流,但必须进行充分论证。本期本刊推出中国科学研完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教授的文章“长江四大家鱼原种放流的历史与现实”,其主要观点是:四大家鱼和许多长江特有鱼类及其遗传多样性是长江流域独特的江湖复合生态系统哺育的,其养育和保护必将有赖于其生态系统的完整。因此,保护鱼类赖以生存的水生态环境才是最根本的措施。在此,本刊编辑部再次诚邀关心长江渔业资源的各方人士,为有效保护和恢复长江渔业资源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5.
bmi1b 基因作为转录抑制因子, 在维持多种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增殖活性方面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对鳙 (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 bmi1b 基因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性发掘及其与生长和体型性状的关联性分析。鳙 bmi1b 全长 5800 bp, 包含 9 个外显子、8 个内含子, 其氨基酸序列在进化上较为保守。bmi1b 在鳙下丘脑和肝脏中的表达量较高, 胚胎发育阶段从未受精卵至囊胚期都有极高的表达, 原肠期后表达量显著降低, 具有母源基因的表达特征。采用 PCR 扩增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 在鳙 bmi1b 3′ UTR 获得 2 个 SNPs g.5224 T>A 和 g.5550 C>T。利用来源于 1 个鳙混合群体的 169 尾鱼进行 SNP 基因分型及其与生长和体型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表明: g.5224 T>A 与体重和头高呈显著相关(P<0.05), 与体高和头长呈极显著相关(P<0.01); g.5550 C>T 与体重和体型性状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2 个 SNP 位点等位基因间的组合分析显示, 双倍型 D2 (AT CC)为优势基因型组合, 其体重和体型性状的平均值显著高于其他双倍型。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鱼类 bmi1b 基因的功能提供了参考; 同时鳙 bmi1b 基因 SNP 标记在生长和体型性状的分子育种研究中也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7.
彭泽鲫的分子遗传分析及其与方正银鲫A系的比较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李名友 《水产学报》2002,26(5):472-476
Genetic homogeneity between Pengze crucian carp and strain A of silver crucian carp was studied by using transferrin,isozyme and RAPD markers.The studied individuals of Pengze crucian carp showed transferring patterns were the same of silver crucian carp A strain while distinct from those of other crucian carp populations.As far as isozyme is concerned,the MDH,LDH and EST are all of the same with only slight differences in SOD between them.The RPAD patterns clearly indicated high homogeneity among 16 individuals (6 sampled from individuals of two years old and the others aged one) from crucian carp of Pengze and 5 individuals from strain A of silver crucain carp.Nearly indentical banding patterns were observed among all individuals.Average genetic distance within all the individuals is only 0.011,suggesting crucian carp of Pengze might possess indentical genetic background with strain A of silver crucian carp.  相似文献   
8.
人工湿地氧化还原特征及其与微生物活性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水力负荷为800 mm/d的运行条件下,研究了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中试系统不同功能层面的氧化还原特征、好氧微生物数量、基质的耗氧速率及氧化还原酶类活性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各功能层面的氧化还原电位、好氧微生物数量、耗氧速率表层最高,并且随着基质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除过氧化物酶外,氧化酶活性表现为表层高于中下层;而硝酸盐还原酶、亚硝酸盐还原酶等活性变化趋势则相反。同时,氧化还原电位与基质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耗氧速率等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氧化还原电位与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脱氢酶等氧化酶活性也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与下行流池的硝酸盐还原酶、亚硝酸盐还原酶等还原酶类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蛙虹彩病毒(Rana grylio virus,RGV)能引起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水生动物严重的系统性疾病,RGV是从我国患病蛙中分离到一种虹彩病毒。体外扩增的RGV经人工方法感染幼龄美国青蛙(Rana grylio),运用原位杂交技术,分别对感染1-3d后的蛙心、肺、肾、肠、脾、肝等6种组织进行RGV分子定位和检测,结果显示,在幼蛙的肺和肠中有较强的阳性信号,在其他组织中也检测到RGV的存在。本试验探讨了RGV感染早期在宿主体内的增殖及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状况,建立了一种彩虹病毒的早期诊断方法,并为揭示RGV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氧调控下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磷脂脂肪酸(PLFAs)技术研究了氧调控下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IVCW)微生物群落结构及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不曝气IVCW基质表层以好氧微生物为优势种群,但绝大部分微生物都集中在0~20cm基质层,系统的净化空间受到限制;氧调控下微生物群落向基质纵深发展,表征好氧微生物的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增加,曝气系统下行池表层各类群微生物的生物量为不曝气系统的2~6倍,表征微生物活性的PLFAs总不饱和度水平也明显升高;革兰氏阴性细菌成为曝气IVCW基质微生物群落的优势种群,群落具有更高的活性和专一性,提高了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因此,进一步研究微生物的这种适应机制可以为优化湿地系统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