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1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生态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生态及经济效益,开展了大宗淡水鱼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研究。对试验过程中水质理化指标、养殖结果和养殖效益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试验期间通过有效的水质调控技术手段,能保证养殖期间水质总磷(TP)、总氮(TN)、氨氮(NH+4-N)、亚硝酸盐氮(NO-2-N)、重铬酸钾指数(CODCr)等理化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及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大宗淡水鱼类每667 m2平均产量达1 668 kg,产值21 859元,利润5 418元。结果表明,通过对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采取有效的水质调控手段,能较好的改善养殖水质,提升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2.
比较分析了养殖温州光唇鱼不同性别的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雌鱼肌肉的粗蛋白(18.05%)和粗脂肪含量(0.25%)显著高于雄鱼(17.64%,0.20%)(P0.05);雌雄鱼肌肉的水分(77.1%、77.8%)、灰分(1.3%、1.2%)和碳水化合物含量(3.3%、3.2%)无显著差异。雌雄鱼18种氨基酸中有6种氨基酸含量差异显著,雌鱼氨基酸总量(14.76%)显著高于雄鱼14.03%,但在必需氨基酸含量(EAA)、鲜味氨基酸含量(DAA)、支链氨基酸含量(BCAA)及芳香族氨基酸含量上(AAA)差异均不显著(P0.05)。雌雄鱼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69.07和67.66。根据氨基酸评分(AAS),雌鱼的第一、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缬氨酸,雄鱼的第一、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色氨酸。根据化学评分(CS),色氨酸、缬氨酸均为两者第一、第二限制性氨基酸。雌雄鱼分别测出25和27种脂肪酸,其中6种脂肪酸含量具有显著差异,8种具有极显著差异;雌鱼饱和脂肪酸含量(23.84%)显著高于雄鱼(20.17%),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40.48%)、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35.68%)和EPA+DHA含量(4.08%)均显著低于雄鱼(42.72%、37.11%、3.20%)。  相似文献   
3.
采用单因素对照、对比试验方法,开展温棚保温以及大、中、小不同亲本规格对克氏原螯虾苗种规格、育苗量等繁育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每年冬季最冷时节(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中旬),温棚内池平均水温较室外池高3.44℃,且温棚内池水温皆在5℃以上;温棚内池平均育苗量与室外池差异不显著(P>0.05),而培育的虾苗体质量为室外池...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定藕鳖种养模式中莲藕的最适种植面积,采用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开展4种莲藕种植面积百分比(A型-10%、B型-30%、C型-50%和D型-70%)藕鳖种养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多样性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型藻类48属75种,平均密度和频度分别为151442个/L和69.89%;以绿藻(小球藻、栅藻等)为绝对优势种类,绿藻种类平均数极明显高于A型、B型(>LSR0.01),明显高于D型(>LSR0.05);C型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E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D均最高,平均值分别为2.188、0.949和0.841。因此,种植50%莲藕的C型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复杂程度高,生物多样性高,水体更稳定。  相似文献   
5.
由于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及养殖产量大幅提升,不可避免地带来养殖水环境污染等难题。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也是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研究以安徽省为例,分别从水产养殖及尾水治理现状、尾水治理典型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发展建议等方面,对当前环保高压态势下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模式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安徽省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选择具有经济价值的水芹、空心菜、莲藕、水稻构建循环水系统对黄河鲤养殖尾水进行处理。研究表明,经植物循环水净化的水体,氨氮、磷含量均保持在黄河鲤健康生长的范围内。相对于传统养殖模式,循环水养殖系统换水量减少8倍,经济效益提高11.2%,饵料系数降低15.24%、黄河鲤鱼生长速度提高14.9%。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黄河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在池养条件下的生长特性,探索黄河鲤的生长规律,于2017年5—10月开展了养殖试验,获得其成活率和饲料系数,并通过测量其体长、体质量和体高,对黄河鲤在池养条件下进行生长特性的分析。结果表明:经过约5个月的养殖,黄河鲤成活率92.6%,饲料系数1.38,体长、体质量和体高的平均值分别为21.13 cm,689.21 g和7.73 cm。相应的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10.88%~15.53%,9.15%~46.44%和13.82%~22.04%,肥满度在2.84~7.31之间变动。体长(LS)与全长(LT)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LT=1.721LS+0.4517 (R2=0.9998),体长与体质量(W)的回归方程为:W=0.0174L3.2946 (R2=0.9725)。拟合出von Bertallanffy生长方程:LSt=29.354 (1-1.082e-0.399t)3,Wt=1790.916 (1-1.688e-0.547t)3,LHt=9.352(1-1.688e-0.54t)3,投入产出比为1:1.19。黄河鲤在池养条件下生长速度较快,且经济效益良好,为皖北黄河鲤规模化养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9.
为研究藕鳖共作对藕田水环境以及鳖、藕生长性能的影响,2019年6—10月定期监测鳖单作、藕鳖共作和藕单作池塘的水体理化指标、浮游动植物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相对于鳖单作,藕鳖共作能显著降低水体中的氨氮和化学需氧量浓度。3种模式水体中的浮游动植物种类数和多样性指数无显著性差异。浮游动物优势种群均归属于原生动物、轮虫和桡足类;鳖单作和藕单作水体的浮游植物优势种群以绿藻和蓝藻为主,藕鳖共作模式优势种群归属于绿藻、硅藻、蓝藻和裸藻门。相较于鳖单作,藕鳖共作模式中,中华鳖成活率和特定生长率分别增加23.29%和1.59%,饲料转化率降低17.92%;相对于藕单作,藕鳖共作模式中,百粒莲子重和莲蓬数量分别提高9.76%和7.23%。  相似文献   
10.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水质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内采用种草移螺、设置生态基及移动式太阳能水质调控机等水质调控技术,在养殖季节5—9月份,每周检测试验池塘水体水温、溶氧量(DO)、pH值、透明度(SD)、总磷(TP)含量、总氮(TN)含量、氨氮(NH4+-N)含量、亚硝酸盐氮(NO2--N)含量、重铬酸钾指数(CODCr)等理化指标,分析水质状况.结果显示:DO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pH值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TP质量浓度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Ⅴ类标准,达到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一级标准;TN质量浓度分别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Ⅴ类标准、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一级标准;NH4+-N质量浓度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NO2--N质量浓度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Ⅰ类标准;CODCr质量浓度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Ⅴ类标准.研究表明:在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使用水质生物及物理调控技术,可以使整个池塘养殖水体循环利用或者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