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3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04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分离、克隆差异基因的新技术,它结合了消减杂交和抑制PCR的优点,具有操作简便、特异性强、背景低及重复性好的优点。目前已经用SSH技术鉴定出了鱼的许多免疫相关基因,如白细胞介素、趋化因子、肿瘤坏死因子、溶菌酶、NKEF、补体、干扰素及急性期蛋白基因等,对它们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对SSH技术在养殖鱼类中克隆的免疫基因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旨为全面了解鱼类的抗病免疫基因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三疣梭子蟹基因组微卫星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部分基因组DNA文库测序,获得了总长度为622409个碱基的基因组DNA序列,从中找到微卫星重复序列(1~6bp重复)697个.统计微卫星重复类型,以两碱基重复数目最多,为445个,占微卫星序列总数目的63.84%;其次是三碱基重复152个,占21.81%;再次分别是单碱基重复45个,占6.46%;四碱基重复31个,占4.45%;五碱基重复14个,占2.01%;六碱基重复1个,占1.43%.在单碱基重复类型中,重复拷贝类别全部为A:两碱基重复类型中,AG重复数目最多,其次是AC和AT;三碱基重复类型中以ACT最多,其次是AGG和AAT;四碱基重复类型中,AGAC重复数目最多;五碱基重复类型中,以AACCT重复拷贝类别最多;六碱基重复中以AGGGGA重复数目最多.GC重复拷贝类别的重复数目很少,只发现1个(GenBank注册号为EU113241).  相似文献   
3.
牙鲆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分离纯化及部分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Sephacryl S-200凝胶层析和HiTrap rProtein ASepharose亲和层析2种方法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血清免疫球蛋白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牙鲆免疫球蛋白分布于33%~50%的硫酸铵饱和溶液中,其中45%的分离效果最好。凝胶层析和亲和层析样品均出现2个蛋白峰,用还原SDS-PAGE检测确定牙鲆免疫球蛋白存在于第2个蛋白峰中。牙鲆免疫球蛋白重链分子量约为75.4 kD,轻链分子量约为29.9 kD和28.2 kD,推测牙鲆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分子量为836 kD。制备了兔抗牙鲆免疫球蛋白多克隆抗体,免疫双扩散法检测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32,免疫斑点法检测多克隆抗体效价至少为1∶1 600。运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ing)检测了兔抗牙鲆免疫球蛋白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实验证明该抗体与牙鲆全血清中免疫球蛋白重链、轻链反应均成阳性。  相似文献   
4.
半滑舌鳎的性腺分化和温度对性别决定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Günther)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种理想的增养殖对象,雌性个体生长速度比雄性快2~3倍。由于温度可影响多种鱼类的性腺分化,因而探索温度对该鱼的性别决定和性腺分化的影响,获得性逆转雄性亲本,用于培育全雌后代,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通过石蜡组织切片,对半滑舌鳎早期性腺分化进行组织学观察。发现在24℃饲养条件下,孵化后30 d半滑舌鳎性腺开始分化,其中具有裂隙的性腺原基未来发育为卵巢,而不具裂隙的原基未来发育为精巢。在孵化后25~100 d对半滑舌鳎进行不同温度(16℃、20℃、24℃、28℃、32℃)处理,在9月龄时利用石蜡组织切片鉴定表型性别,观察温度对性腺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8℃和32℃高温能显著提高群体中的雄性比例,使其分别达到69.2%和66.7%;而低温16℃和20℃对性腺分化影响不大,群体中雄性比例分别为56.5%和57.1%;24℃处理群体中雌雄个体比例接近1∶1。半滑舌鳎雌性特异的遗传性别鉴定技术也检测到高温和低温处理组出现了由基因型雌性向表型雄性逆转的雄性个体。这些结果表明温度影响了半滑舌鳎性腺分化方向。  相似文献   
5.
17β—雌二醇对雄性金鱼卵黄原蛋白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邴欣 《水产学报》2004,28(3):236-240
采用腹腔注射17β-雌二醇的方法诱导雄性金鱼卵黄原蛋白产生,注射浓度为0.05mg·g-1BW,诱导2周后取尾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浆,进行血浆常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通过对卵黄原蛋白特性基团磷、脂和糖蛋白的染色,确定了卵黄原蛋白在电泳图谱上的位置,开发了一种简便、高效的定性卵黄原蛋白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电泳结果表明,在0.05mg·g-1BW的注射浓度下,2周后17β-雌二醇诱导了雄性金鱼卵黄原蛋白产生,并通过ELISA检测卵黄原蛋白的平均含量为690.2ng·mL-1,与对照组雄性金鱼平均含量为10.7ng·mL-1的差异极显著(P<0.01),比雌性对照组检出量285.5ng·mL-1高1倍多;17β-雌二醇诱导组雄鱼血浆钙离子和血总蛋白含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酸性磷酸酶在文昌鱼体内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昌鱼代表由无脊椎动物进化到脊椎动物的过渡类型。关于文昌鱼体内酸性磷酸酶(ACP)的分布至今未见报道。本实验采用酶组织化学方法,首次报道ACP在文昌鱼体内的分布。结果表明,文昌鱼表皮、消化道(包括肠和肝盲囊)、生殖腺和神经系统中具有极强的ACP活性,内柱细胞顶部具有较强的ACP活性,围鳃腔上皮和鳃上皮细胞中也具有一定的ACP活性。文昌鱼体内ACP的主要功能可能与细胞内消化和免疫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7.
鲍鱼是世界重要的增养殖经济贝类,世界现存有86种,具有养殖价值的约20种,主要分布于美国太平洋沿海、墨西哥、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日本和中国等.鲍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其贝壳"石决明",是名贵的中药材.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国内外市场对鲍鱼的需求量巨大,市场前景广阔.因此,鲍鱼养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很快,现已成为我国海水养殖业的重要支柱之一.但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鲍鱼养殖业的深入发展,鲍鱼养殖中存在的养殖方式落后、病害发生率高、管理粗放,病害防治技术落后等问题凸显出来.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寻找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以海洋低温蛋白酶生产菌株YS-9412-130为研究对象,从传代、菌龄、溶菌酶浓度与酶解时间、甘氨酸与EDTA预处理以及稳定剂对该菌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第一代菌至第五代菌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分别为86.9%、70.3%、66.8%、63.4%、60.2%,再生率分别为10.5%、18.6%、17.9%、18.2%、17.8%;取该菌对数生长前期、对数生长中后期、稳定期部分菌液制备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分别为72.1%、70.4%、60.5%,再生率为13.4%、18.9%、10.4%;溶菌酶浓度为2.5mg/mL、5mg/mL、10mg/mL、20mg/mL,酶解60min,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分别为40.6%、70.8%、81.8%、95.6%,原生质体的再生率为19.0%、19.2%、19.0%、10.6%;使用10mg/mL溶菌酶酶解YS-9412-130菌30min、60min、90min、120min,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分别为30.8%、81.3%、81.7%、82.9%,原生质体的再生率分别为19.2%、19.3%、16.9%、11.2%;在细菌培养液中添加终质量浓度为5mg/mL、10mg/mL、20mg/mL和40mg/mL的甘氨酸,培养该菌16h后制备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分别为81.0%、81.1%、90.3%、90.8%、90.6%,再生率为19.1%、19.0%、19.3%、12.0%、9.0%;EDTA对原生质体的形成稍有促进作用,但作用超过30min会影响原生质体的再生;分别以0.6mol/L Kcl、0.3mol/L KCl+0.3mol/L蔗糖、0.6mol/L蔗糖作为稳定剂,原生质体的再生率分别为10.9%、19.6%、25.9%。结论认为,YS-9412-130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为选用第2代YS-9412-130菌,在培养基中添加终质度浓度为10mg/mL的甘氨酸培养16h后,再将菌体置于含有0.05mol/LEDTA的高渗溶液中30℃预处理30min,用10mg/mL溶菌酶,30℃酶解60min,再用0.6mol/L蔗糖作为原生质体再生培养稳定剂,比较适合于YS-9412-130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这一试验结果将为通过原生质体技术对YS-9412-130菌进行遗传改良提供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9.
刺参血系统的超微结构观察与功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刺参血系统的组织细胞结构,探讨血系统的生理功能,结果显示:(1)刺参的血系统由复杂的管网构成,排列紧密的血管上皮细胞和上皮下连续成层的基膜,构成血系统中连续而封闭的管状结构,管腔中充满血液,血系统的管网承担了血管输送血液的功能,并通过与呼吸树的连接完成血液的气体交换。(2)血管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微绒毛和吞饮小泡呈酸性磷酸酶阳性反应,表明细胞具有吸收功能。血管上皮细胞内的小泡在管壁内外的物质运输中起作用。由单层细胞和基膜构成的血管壁是血液与体腔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3)血管上皮细胞富含内质网、脂滴、线粒体及分泌自噬体,具有类固醇激素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可能与刺参体内的固醇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富集文库-菌落原位杂交法筛选栉孔扇贝的微卫星标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微卫星富集文库─菌落原位杂交法,筛选得到了40个栉孔扇贝的微卫星标记.用固定了(AG)15和(AC)15探针的尼龙膜(Hybond N )捕捉含有微卫星DNA的片段,经洗脱、PCR扩增和TA克隆,构建栉孔扇贝的微卫星富集文库.利用ECL试剂盒(Amersham公司)标记的(AG)15和(AC)15探针进行菌落原位杂交筛选微卫星富集文库,阳性克隆经测序获得微卫星DNA.富集文库中1200个重组克隆经过菌落原位杂交后,532个(44.3%)为阳性克隆.任意挑选100个克隆测序,结果显示所有的克隆都至少含有一个微卫星位点.利用软件设计了65对特异性PCR引物,40对能扩增出清晰的带谱;利用48个栉孔扇贝个体评价微卫星位点,分析表明37个位点具有多态性.不同的位点获得的等位基因数目为2~14个不等,37个多态性位点共获得258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获得7.0个等位基因.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及多态性信息含量值(PIC)的范围分别为0.1000~1.0000、0.1197~0.9831和0.1172~0.9782.结果表明,富集文库─菌落原位杂交法适合大规模筛选目标物种的微卫星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