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7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水产渔业   7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超低温冷冻对日本鳗鲡精子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超低温冷冻保存(-196℃)对日本鳗鲡精子内总ATP酶、肌酸激酶(CK)、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酶活性的影响。运用试剂盒分别测定了冷冻前后日本鳗鲡精子内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超低温冷冻保存后,日本鳗鲡精子的活力下降,精子内GR活性显著升高(P<0.05),酶活性从冻前的358.52±45.65 U/L上升到646.30±70.30 U/L;其它几种酶的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总ATP酶、CK和SDH的活性分别从冻前的3.14±0.61 U/ml、17.10±3.51 U/ml和32±5.94 U/ml下降到1.83±0.43 U/ml、7.33±1.74 U/ml和21±1.41 U/ml,LDH、SOD和CAT活性分别从冻前的2 266.67±313.25 U/L、220.47±32.94 U/ml和48.51±5.94U/ml下降到1 195.91±198.51 U/L、84.16±22.11 U/ml和21.8±4.14 U/ml。超低温冷冻对日本鳗鲡精子酶活性和精子活力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我国渔用疫苗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先乐  曹海鹏 《水产学报》2006,30(2):264-271
翻开疫苗学的发展史,镌刻着以下里程碑:1796年Jenner首次发现预防天花的牛痘疫苗,开创了疫苗免疫防病的新纪元,1870年Pasteur发明了第一个兽禽疫苗-鸡霍乱细菌减毒活疫苗,1942年Duff研制了第一个渔用疫苗——杀鲑气单胞菌疫苗,1986年我国第一个渔用疫苗——草鱼出血病细胞培养灭活疫苗诞生。  相似文献   
3.
CYP酶代谢是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途径,其数量和活性大小直接影响药物在体内的活化与代谢。我们对草鱼肝微粒体CYP酶含量及其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以差速离心法提取草鱼肝微粒体,以CO还原差示光谱法测得CYP酶及细胞色素b5含量分别为0.619±0.102 nmol/mg、0.264±0.042 nmol/mg。以7-乙氧异吩噁唑酮-O-脱乙基反应、苯胺-4-羟化反应、氨基比林-N-脱甲基反应作为CYP1A、CYP2E、CYP3A的探针反应,测得EROD酶活为0.043±0.004 nmol/mg/min,ANH酶活为0.028±0.002 nmol/mg/min,AMND酶活为0.207±0.035 nmol/mg/m in。结果表明草鱼肝微粒体中CYP酶发育完好,并且具有参与药物代谢的3种主要亚型活性,其含量与活性大小与其它实验动物相差较大。本实验的方法与结果为草鱼CYP酶的系统研究提供可靠手段,最终为指导水产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进行了二个试验考察饲料中添加晶体或包膜氨基酸对异育银鲫生长和血清游离氨基酸水平的影响。试验Ⅰ设计了鱼粉含量为18%和9%的两种基础饲料(分别为高鱼粉对照组、低鱼粉对照组),在低鱼粉对照组中分别添加晶体形式、环糊精包膜、淀粉包膜的赖氨酸0.23%、蛋氯酸0.09%,饲养平均体重2.48 g的异育银鲫鱼种6周。结果表明,高鱼粉对照组、低鱼粉对照组、晶体氨基酸组、环糊精包膜氨基酸组、淀粉包膜氨基酸组的鱼体增重率分别为214.3%、169.8%、173.3%、204.7%、203.2%,与低鱼粉对照组相比,添加晶体氨基酸对异育银鲫的生长无改善(P>0.10),但添加环糊精包膜或淀粉包膜氨基酸提高了鱼体增重率20.5%、19.7%(P<0.05),饲料系数下降0.40、0.39(P<0.05)。试验Ⅱ在鱼粉含量为6%的基础饲料分别添加晶体形式、环糊精包膜、淀粉包膜的赖氨酸0.20%、蛋氨酸0.08%,在异育银鲫成鱼(平均体重220 g)摄食上述4种饲料后1、3、5、12h,尾静脉采血测定血清游离氨基酸浓度,结果表明,添加晶体氨基酸使血清游离氨基酸的吸收峰值提前,相对于晶体氨基酸而言,环糊精包膜或淀粉包膜氨基酸则使血清游离氨基酸的吸收峰值出现不同程度的延迟。上述研究表明,晶体氨基酸经环糊精、淀粉包膜处理后,其在消化道的吸收速度减缓,可利用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我国五大淡水湖日本沼虾线粒体COI基因部分片段序列比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我国五大淡水湖日本沼虾100个野生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COI)部分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经比对获得578 bp核苷酸片段,发现49个变异位点,得到35个单倍型,包括7个共享单倍型,各群体都具有较好的单倍型多态性和核苷酸多态性,其中鄱阳湖群体遗传多样性相对最高.AMOVA分析表明,五群体间总遗传分化系数Fst=0.3187(P<0.05),群体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分化.MEGA3.1软件计算五群体的Kimura 2-paramter遗传距离,洞庭湖群体和巢湖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最远为0.0191,巢湖群体和洪泽湖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最近为0.0051.以同属胖掌沼虾(Macrobrachium inflatum)为外群分别构建了NJ和UPGMA系统树,结果显示洞庭湖和鄱阳湖为一族群,太湖、巢湖和洪泽湖为一族群.  相似文献   
6.
三角帆蚌CAT基因cDNA全长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首次克隆了三角帆蚌过氧化氢酶(CAT)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为2 804 bp,包含112 bp的5′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1 303 bp的3′UTR和1 388 bp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ORF区共编码462个氨基酸,推算的分子量约为52.7 ku,理论等电点为6.35。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有一段CAT氨基酸高度保守的催化位点序列FDRERIPERVVHAKGAG。三角帆蚌CAT基因有12个与还原型辅酶Ⅱ(NADPH)结合的氨基酸残基,分别是Asp107、His153、Phe157、Ser160、Arg162、Asn172、Try174、Lys196、Val261、Trp262、His264和Try317,其中第261位和第264位的氨基酸在不同物种间有所区别。比对结果得到的三角帆蚌CAT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软体动物的CAT基因相似性高达99%,与虾类、鱼类、两栖类、哺乳类的CAT基因相似性也达到98%~99%,可推断属于CAT3。利用CAT基因推断得到的氨基酸序列构建NJ系统树,分析显示三角帆蚌首先与软体动物聚在一起,再与虾类聚在一起,然后依次与鱼类、两栖类和哺乳类聚在一起。荧光定量结果显示,CAT基因在三角帆蚌的7个组织均有表达,其中在肾中的表达量极低,在血液中表达呈上调趋势且明显区别于其他组织,在另外5个组织中总体上呈现不统一的先上调后下调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5-HT阳性物质在日本新糠虾不同发育期的卵巢卵细胞和滤泡细胞及肝胰腺细胞中的分布和变化。结果表明:随卵细胞的发育,滤泡细胞逐渐迁移至其近旁。各期卵巢卵细胞和滤泡细胞及肝胰腺细胞中均存在大量5-HT阳性细胞,阳性物质呈深棕色;各期卵巢中5-HT在滤泡细胞内均呈阳性;在Ⅰ、Ⅱ和Ⅲ期卵巢中卵细胞胞质和胞核均呈阳性,且阳性强度呈递减;Ⅳ期卵巢中5-HT在卵细胞中呈阴性,而在Ⅴ期卵巢中5-HT在卵细胞中又呈现弱阳性。5-HT在发育各期的肝胰腺细胞中均呈阳性。同一期卵巢中,不同类型肝胰腺细胞间5-HT的分布没有差别。除Ⅳ期卵巢外,在其余各期卵巢中5-HT阳性强度在卵细胞胞质和肝胰腺细胞胞质中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8.
三角帆蚌外套膜表达的免疫相关基因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外套膜cDNA文库EST序列,通过BLAST分析注释基因功能,发现35个与免疫防御功能相关的基因。根据其功能,这些免疫相关基因可划分为7类,即细胞免疫过程(2个)、蛋白酶和蛋白酶调节子(9个)、压力蛋白(7个)、抗菌肽(5个)、溶酶体酶(2个)、粘着蛋白(3个)及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调控相关基因(7个)。免疫相关基因在三角帆蚌外套膜中的广泛表达表明外套膜是重要的免疫组织。该研究为三角帆蚌外套膜分子免疫机理研究和抗病育种工作提供了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9.
实验采用Giemsa与Wright' s两种染色方法对黑褐新糠虾血细胞进行染色,根据血细胞大小,所含颗粒与否,颗粒多少和核质比将其分型,并对各型血细胞所占比例进行统计.结果表明,通过比较Giemsa染色与Wright's染色两种方法的染色时间和效果,Wright's染色更加适合糠虾血细胞.通过染色,将黑褐新糠虾血细胞分为3种类型,它们分别为透明细胞、半颗粒细胞和颗粒细胞.它们的胞体大小依次增大,核质比依次降低.对此3种类型血细胞比例分别统计后发现,颗粒细胞所占比例最多约( 48.38%±0.05%),其次是半颗粒细胞约为(35.22%±0.04%),最少的为透明细胞约为(16.40%±0.01%).对不同浓度溶藻弧菌的感染试验发现,日本新糠虾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死亡,即48h,而黑褐新糠虾72 h出现死亡,各浓度组中日本新糠虾死亡率均高于黑褐新糠虾.黑褐新糠虾相对日本新糠虾来说,对溶藻弧菌具有较低的敏感性,可能与其血细胞中颗粒和半颗粒比例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10.
细胞色素P450s(CYPs)主要参与动物体内药物代谢。水产养殖中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常会导致治疗失败,这通常与CYP活性的诱导有关。然而,关于鱼类CYP的诱导却知之甚少。为获得有关CYP诱导的信息,实验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的方法测定了草鱼肾细胞(CIK)中CYPs的特异性诱导剂对双氟沙星(DIF)的代谢作用及酶动学分析。对照组和β-萘黄酮(BNF)诱导组的酶动学方程分别为1/V=0.1375×1/[S]+0.003和1/V=0.0245×1/[S]+0.0013。DIF与经BNF处理的CIK共孵育后,其代谢量增加了1倍,酶动学参数Clint和Vmax值分别增加了7倍和2倍。BNF是CYP1A的特异性诱导剂,因此,CYP1A可能参与了DIF的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