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44篇
林业   33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18篇
  427篇
综合类   222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74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8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转大麦烟酰胺合成酶基因提高水稻逆境胁迫耐受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持铁等金属离子的动态平衡是保持植物细胞功能正常的先决条件。烟酰胺合成酶基因在单子叶禾本科的缺铁胁迫应答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它的催化产物烟酰胺(NA)是铁及其他二价金属离子在体内吸收和转运的重要载体,且能与Fe2+结合形成Fe2+-NA复合物,从而使植物在酸性土壤中免受铁毒害。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大麦烟酰胺合成酶基因NASHOR1转入水稻台北309中,经PCR及PCR-Southern杂交检测,确定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铁、锰、铜和锌含量的检测结果显示:与非转基因对照植株相比,转基因植株的金属元素含量都明显提高,铜、锌、锰和铁元素含量分别增加了15%、80%、31%和44%,但铁、锰和锌元素增量在株系间差异较大。在干旱胁迫下,转基因植株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都高于非转基因对照植株的,暗示大麦烟酰胺合酶基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稻的耐旱性。  相似文献   
62.
选用21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仔猪60头,随机分为基础日粮组、添加0.2%中药复方日粮组和添加0.02%粘杆菌素日粮组,试验期为28 d,分别于试验开始后第7、14和28天每组随机取5头试猪,前腔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测定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中药复方日粮组的血清总氨基酸含量在第14天和第28天显著高于基础日粮组(P<0.05),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值在第14天和第28天显著高于基础日粮组和粘杆菌素日粮组(P<0.05),赖氨酸、苏氨酸和蛋氨酸含量在第14天和第28天显著高于基础日粮组(P<0.05)。提示在日粮中添加0.2%中药复方能显著提高早期断奶仔猪血清游离氨基酸(尤其是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有利于机体蛋白质的快速沉积及生长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63.
稻草易地还土对丘陵红壤团聚体碳氮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新垦坡地、熟化旱地两个定位试验的典型处理(不施肥、化肥、稻草 NP),研究稻草易地还土对丘陵红壤水稳定性大团聚体(>0.25 mm)内碳、氮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易地还土提高了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团聚体粒径越大,有机碳和全氮的含量越高;与对照相比,稻草易地还土提高大团聚体内的有机碳含量10.1%~78.5%、全氮含量9.4%~63.6%(p<0.05),同时也显著提高二者在较大粒径(1~2 mm,2~5 mm)团聚体内的分配比例;与化肥处理相比,稻草易地还土提高>0.5 mm各粒级大团聚体内的有机碳含量6.5%~46.1%,也提高了0.5~1 mm,1~2 mm,2~5 mm团聚体内的全氮含量8.7%~16.1%(p<0.05)。水稳定性大团聚体对土壤碳、氮具有强富集和物理保护作用;稻草易地还土提高水稳定性大团聚体内碳、氮的含量和分配比例,是改良丘陵红壤结构、提高并协调土壤肥力的有效保育措施。  相似文献   
64.
不同施肥模式下红壤性水稻土中磷的分布及其有效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下红壤性水稻土中磷的分布及其有效性。结果表明,随团聚体粒径从大到小的变化,红壤性水稻土全磷含量在不同施肥模式下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5~2 mm粒径团聚体中出现一个峰值;有效磷含量表现出先缓慢上升后迅速下降的特征,在5~2 mm粒径团聚体中出现一个大峰值;在施磷处理中,磷的有效率表现出先缓慢上升后迅速下降的特征,分别在5~2 mm和0.5~0.25 mm粒径团聚体中出现一个大峰值和一个小峰值,但在无磷处理中,磷的有效率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只在0.5~0.25 mm粒径团聚体中出现一个小峰值。研究表明,长期施加磷肥,尤其与有机物还田相结合,会促使土壤全磷富集于>1 mm粒径团聚体,显著提高>2 mm粒径团聚体中有效磷含量与磷的有效性;在磷肥不足的情况下,减少磷肥施入量,结合有机物还田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即使没有磷肥施入,实行秸秆还田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5.
根据三江平原毛苔草枯落物分解过程中热值及有机物组分含量的测定,分析了枯落物分解过程中热值动态变化及与有机物各组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随着分解的进行,0~10 cm 埋藏深度下毛苔草枯落物热值呈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上升,最后又快速下降的变化趋势;10~20 cm埋藏深度下毛苔草枯落物热值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在分解初期降低速率较大,后期降低缓慢.(2)从分解天数与有机物各组分的相关性来看,0~10cm、10~20cm层枯落物中C、C/N和纤维素与分解天数呈显著负相关性,表明随着分解的进行,枯落物中C、C/N和纤维素含量呈显著减少的趋势;而10~20 cm层枯落物中N与分解天数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3)从不同埋藏深度枯落物分解过程中热值与有机物各组分含量的相关性来看,枯落物分解过程中热值与枯落物中木质素含量呈显著相关.本研究有助于明确沼泽湿地植物枯落物分解过程中能量流动特征,为完善沼泽湿地生态系统能量生态学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6.
利用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国家实验站玉米-小麦轮作免耕定位试验平台,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潮土不同粒级团聚体的分布、有机碳含量及微生物群落碳代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翻耕处理相比,免耕潮土中大于250μm粒级团聚体显著增加(p0.05),50~2μm粒级团聚体显著减少(p0.05),250~50μm和小于2μm两个粒级团聚体没有明显变化;大于250μm和250~50μm两个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显著升高(p0.05),50~2μm和小于2μm两个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没有明显变化,250~50μm粒级取代50~2μm粒级成为对土壤有机碳总量贡献最大的团聚体。BIOLOG测试结果表明,免耕和翻耕两种措施下不同粒级团聚体微生物群落碳代谢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且免耕处理250~50μm和小于2μm两个粒级团聚体微生物群落碳代谢活性显著低于翻耕处理(p0.05)。结果显示,免耕有利于小粒级团聚体向大粒级团聚体方向聚合,大于50μm粒级团聚体固持的有机碳增多,其中持碳最多的250~50μm粒级团聚体的微生物碳代谢活性下降,故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升高。  相似文献   
67.
通过田间随机区组试验,就缓释尿素对土壤脲酶活性,土壤有效态氮及小麦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本试验设置4个处理,1)普通尿素(U);2)U+脲酶抑制剂LNS(SRU1);3)SRU1+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SRU2);4)SRU1+硝化抑制剂3,5-二甲基吡唑(DMP)(SRU3)。结果表明,在整个春小麦(TriticumaestivumL.)生育期内,SRU1、SRU2和SRU3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低于U处理,且SRU2、SRU3处理的土壤NH4+-N含量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较高水平;小麦成熟期,SRU1、SUR2和SRU3处理土壤有效态N含量显著高于U处理(p<0.05);SRU1、SRU2、SRU3处理小麦的生物学性状和产量略高于U处理,但是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8.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在海水养殖虾蟹类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虾蟹类不同地理种群或品种自繁、选择育种及杂交育种对其后代形态、生长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
长江中上游圆口铜鱼的种群死亡特征及其物种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葛洲坝(1998~2007年)、重庆(2006~2007年)和合江江段(1998~2005年)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对圆口铜鱼的种群死亡特征进行了评估,并利用Beverton-Holt模型的单位补充量渔获量方程,分析和探讨了长江中上游圆口铜鱼资源的合理利用.结果表明:1)3个江段各年间的圆口铜鱼开发率和捕捞死亡系数均远远大于相应年份最大允许的开发率和捕捞标准的基准尺度F0.1,3个江段的圆口铜鱼资源均处于严重过度捕捞状况;2)葛洲坝江段圆口铜鱼的最适开捕年龄为4龄(体长330mm),重庆和合江江段圆口铜鱼的开捕年龄应至少为5龄(体长375 mm).为保护圆口铜鱼的资源,建议葛洲坝江段三层流刺网的网日(2a)应大于75 mm为宜,重庆和合江江段的网目(2a)应不小于90 mm且同时需要控制各种渔具的日均作业次数.  相似文献   
70.
于2007-2008年采集养殖生产中使用的海带烟杂和单克隆海带配子体杂交培育的东方3号等9个海带(Laminaria japonica)品种/系成熟孢子体,采集游孢子后,通过人工育苗获得自交子一代.以青岛野生海带自交子一代作为对照,运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以上10种海带幼孢子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用10对引物组合共扩增条带434条,其中多态性带141条,多态性平均检出比例32.5%.UPGMA聚类分析,可将10个海带品种/系自交子一代分成三大类群(相似系数0.87).其中90%受试海带品种/系亲本的纯合性较高,自交系个体后代遗传相似系数在0.97以上.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北方栽培海带品种/系与青岛的野生海带可能来源于同一种群,而福建的栽培海带则在亚热带水域长期栽培后特化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种群.早厚成海带和真海带之间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推测早厚成海带的亲本可能是真海带.而烟杂海带亲本杂合度明显高于其他海带品种/系,从品种的角度考虑,还需进一步筛选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