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9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71.
旨在研究小豆植株和根际土壤中肉桂酸和邻苯二甲酸对小豆根系生长、根系活力和产量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分别用0、0.1、1、10mmol/L的2种酚酸物质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当土壤中酚酸的初始浓度较低时(0.1mmol/L),对小豆根系生长和根系活力有微弱的促进作用(P0.05),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土壤中酚酸的逐渐累积,初始浓度较高时(1mmol/L和10mmol/L),显著抑制小豆根系生长和产量(P0.05)。根干质量、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根系活力(伤流强度、根瘤数和根瘤鲜质量)在低酚酸浓度处理下升高,在高酚酸浓度处理下显著降低(P0.05)。肉桂酸和邻苯二甲酸不同浓度处理下小豆主茎节数、株荚数减少、百粒质量降低。与肉桂酸相比,邻苯二甲酸对小豆根系生长和产量的抑制作用明显。根系生长减弱和根系活力的下降,可能是导致小豆产量降低的原因之一。小豆植株和根际土壤中肉桂酸和邻苯二甲酸的累积与小豆的连作障碍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2.
为挖掘新的小麦抗条锈病基因,掌握小麦生产主栽品种的抗条锈病基因携带情况,有效防控小麦条锈病,采用抗性鉴定、基因推导分析和分子标记技术对22份小麦生产上主栽品种进行了研究,通过抗性鉴定比较22份小麦主栽品种与已知基因载体品种的抗谱。结果显示,共推测出14份供试品种携带已知抗条锈基因,8份供试品种携带未知抗条锈基因,是新的抗锈基因资源;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供试22份小麦品种可分为2个大类6个亚类;利用SSR分子标记检测抗条锈病基因Yr1、Yr10和Yr24的携带情况发现,11份品种携带Yr1基因,2份品种携带Yr10基因,22份品种均不携带Yr24基因。部分生产主栽品种携带新的抗条锈病基因,表明小麦品种选育中避免了抗性基因单一化,并加强了未知基因的利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从耕作的角度探讨如何合理利用土壤,防止土壤肥力退化,维持地力,改善稻田生态环境,提高稻田土壤的生产力。[方法]以水稻垦鉴稻10为材料,采用保护性耕作和常规耕作方式种植。保护性耕地作为处理区,实施留茬带状分层旋耕,苗带全层施肥、免除水整地,处理区的基肥和分蘖肥随耕作过程集中施于苗带,全层混拌,其余作业与常规耕作相同;以常规耕作作为对照,常规耕作按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规范实施,保护性耕作和常规耕作均设6个肥量梯度,N∶P2O5∶K2O5=2∶1∶1。保护性耕作区70%氮肥用作基肥,20%用作穗肥,10%作粒肥。常规耕作区氮肥分配比例为基肥∶蘖肥∶穗肥∶粒肥=4∶3∶2∶1。处理及对照磷肥全部作基肥施入,钾肥按基肥∶穗肥=7∶3施入。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6个小区间用PVC波纹塑料板做埂分隔,单排单灌。保护性耕作采用宽行行距40cm,窄行行距20cm,穴距12cm;常规耕作行距均为30cm,穴距12cm。研究水稻节水保护性耕作和常规耕作下土壤根系量、土壤理化性状、土壤酶、秸秆分解率、土壤温度及微生物变化的规律。用环刀法测土壤容重,并进一步求得孔隙度。碱解氮用碱解扩散法,有效磷先用浓度0.5mol/LNaHCO3浸提,后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速效钾测定先用NH4OAc浸提,再用火焰光度计测定。[结果]水稻节水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土壤理化性状明显改善,在旋耕部分根量占绝对优势,同时可降低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速效养分,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分别比常规耕作高5.39%、14.52%、8.33%,蔗糖酶活性比常规低32.82%,表层、全耕层、深层秸秆粗分解率分别比常规耕作高11.71%、4.96%和9.10%,总细菌量大量增加,土壤温度明显改善。[结论]水稻节水保护性耕作方式为黑龙江垦区农业生态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4.
纹枯病菌诱导水稻表达的WRKY基因克隆及分析(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克隆纹枯病菌诱导的水稻上调表达基因。[方法]对应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SSH)获得的纹枯病菌诱导水稻表达的EST序列K16进行电子克隆,根据电子克隆产物设计引物进行RT-PCR、克隆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克隆产物进行功能预测。[结果]克隆出一个长度为1079bp的序列,结构功能分析显示该基因编码236个氨基酸的蛋白,存在多个功能位点,含有2个典型的WRKY结构域和1个C2H2锌指型结构,该基因与水稻WRKY8、WRKY24和WRKY30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结论]经电子克隆获得的纹枯病菌诱导表达的基因为典型的WRKY家族基因,该基因可能在水稻抗纹枯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5.
76.
77.
采用盆栽试验,选用转ICE1基因水稻T4-8株系和T4-9株系及未转基因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垦鉴稻10号为试验材料,研究苗期低温胁迫对转基因水稻氮、磷、钾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期间,转基因水稻幼苗丙二醛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SOD活性维持在较高水平;地上部分氮、磷、钾含量变化不大,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地下部分氮、磷、钾含量呈缓慢下降趋势,但降幅比非转基因水稻小,在胁迫第10天,T4-8株系和T4-9株系氮含量均高出对照13.86%,磷含量分别高出42.31%和50.00%,钾含量均高出85.71%。说明在低温胁迫条件下,ICE1基因过量表达可以增强水稻的抗寒性,减轻低温对水稻的伤害,保持根系较强的吸收养分能力。  相似文献   
78.
枸杞多糖-4a改善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枸杞多糖亚级分(LBP-4a)改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大鼠胰岛素抵抗(IR)的作用及其机制。试验采用水提醇沉法从宁夏枸杞中提取出枸杞多糖,并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得主要活性成分LBP-4a。采用高糖高脂饮食结合小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NIDDM大鼠模型,并将其分为模型对照组、LBP-4a低、高剂量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给药8周后检测相关指标。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对LBP-4a降糖、改善IR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探讨。结果表明,LBP-4a不仅对NIDDM大鼠具有降脂和增加抗氧化性的功能,还具有修复DNA损伤的作用。因此,LBP-4a作为一种可食的添加物能改善NIDDM大鼠的IR,进而预防NIDDM并发症及癌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9.
大庆地区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奶牛城饲养的奶牛进行跟踪记录,将1年内的奶牛胎衣不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无季节性,而产公犊的奶牛发病率略高于产母犊.但是随着奶牛胎次的增加,奶牛患有胎衣不下的概率增高;产双胎的母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产单胎的母牛;流产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与正常分娩奶牛差异显著(P<0.05),说明奶牛胎次、流产、产双胎等因素对奶牛胎衣不下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80.
利用千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作为抗原传递系统来刺激机体产生黏膜免疫反应,从而研制有效的黏膜疫苗预防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的感染.用PCR方法扩增ETEC K99基因,克隆到L.casei细胞表面表达载体pLA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LA.K99,并将其电转化至L.casei中,在MRS培养基中培养后,经SDS-PAGE、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分析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外源蛋白展示到菌体表面.将重组菌及空质粒菌株分别口服接种SPF级BALB/c小鼠.采集血液样品测定小鼠产生抗K99的特异性IgG,收集小鼠肺部、肠道、阴道冲洗液及粪便样品测定小鼠产生的抗K99的特异性sIgA,并对小鼠进行攻毒保护性试验,免疫组保护率在83%以上,对照组则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