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8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21篇
  6篇
综合类   316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326篇
园艺   66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旨在探讨全混合日粮中发酵棕榈叶的水平对山羊养分摄入量、瘤胃发酵指标及氮代谢的影响。试验将平均体重为(35.67±1.23)kg的168头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4头。T1组山羊饲喂20%棕榈叶的全混合日粮,T2和T3组山羊饲喂10%和20%发酵棕榈叶的全混合日粮(分别用50%和100%发酵棕榈叶替代棕榈叶),试验为期6周。结果:10%发酵棕榈叶组山羊有机物、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摄入量均显著高于0%和20%发酵棕榈叶组(P<0.05),同时干物质摄入量显著高于0%发酵棕榈叶组(P<0.05)。10%和20%发酵棕榈叶组山羊粗蛋白质、有机物、干物质及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1组山羊瘤胃乙酸、丁酸、甲烷浓度及乙酸与丙酸比值均显著高于T2和T3组(P<0.05)。T3组瘤胃氨氮浓度显著高于T1组(P<0.05),同时T2和T3组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和丙酸浓度均显著高于T1组(P<0.05)。各组山羊氮摄入量和尿氮排泄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T1组粪氮排泄量显著高于T2和T3组(P<0.05),而T2组氮沉积量显著高于T1组(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山羊采食量、养分消化、氮沉积及瘤胃发酵性能,发酵棕榈叶的适宜添加水平为10%。 [关键词]棕榈叶|山羊|养分摄入量|瘤胃发酵|氮代谢  相似文献   
2.
家兔皮肤癣菌病病原鉴定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兔皮肤癣菌病,又称脱毛癣,是一种传播较快的皮肤传染病,不同品种及各种年龄兔都易感,人也易感。最近,江苏省郑州市某兔场在刚断奶的幼兔中,发现有的幼兔出现头部脱毛。结痂。间隔数日后病兔数逐日增多。母兔群也同样出现病兔。病兔脱毛部位扩大到背部及四肢等部位。在数十天内累计发现病兔267只,其中幼兔214只、成兔53只。同窝及相邻兔往往相继发病。病灶多见于头、颈、背、腹及四肢,常并发结膜炎。有的病例有隆起的痂结,常在病灶周围出现新的脱毛区。一般无体温、呼吸变化。1病原鉴定1.1直接镜检 取病兔患部与健康…  相似文献   
3.
脑多头蚴病又称脑包虫病,该病分布广,呈地方流行性,用硫苯咪唑、阿苯哒唑、吡喹酮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手术摘除是唯一根治的方法。2005年9月,笔者收治了一例以转圈为主要症状的波尔山羊脑包虫病,用圆锯锯开颅骨后,发现虫体紧贴硬脑膜下方,经吸出囊液后摘除,当场恢复正常运动,效  相似文献   
4.
1临床症状种公羊性欲旺盛,但与十余只母羊配种后,母羊均为空怀。经配种室检查,发现种羊精液中全是死精子。该羊发育正常,精神旺盛,但阴囊比正常羊的小,触摸阴囊,其内空虚,确诊为两侧性隐睾症。2手术过程采取全麻,用速眠新,按0.06mL/kg肌肉注射;仰卧保定,在两侧大腿腹股沟部大面积剪毛、消毒。分别在术部左右两侧作两个切口,长为4~6cm,钝性分离腹壁肌层,暴露腹膜并提起、剪开。向腹腔内伸入两个手指,探查由总鞘膜包裹的睾丸,并引出创外。左侧睾丸发育正常,右侧睾丸偏小,而且两条精索比正常的短。由于阴囊小,精索短,睾丸不能通过腹股沟管进…  相似文献   
5.
徐淮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施农业是一种高效农业 ,在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中的贡献份额愈来愈大。近几年 ,徐淮地区的设施农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 ,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笔者对徐淮地区设施农业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提出搞好设施农业的关键是综合运用政策、科技、市场等手段 ,实现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相似文献   
6.
草莓根腐病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随着徐州市草莓栽培面积的扩大,草莓根腐病的发生蔓延逐渐加重,常引起大面积死苗。一般田块死株率达20%~30%,发病重的可达50%以上,造成毁灭性损失。严重制约着本市草莓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现将其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论述如下。1症状草莓根腐病主要为害根部。地上部常见有急性萎凋型和慢性萎缩型两种。1)急性萎凋型。多在春、夏两季发生,生长前期地上部不表现症状,到3月中旬至5月中旬地下部病情急剧发展,特别是雨后初晴叶尖突然凋萎,不久呈青枯状,引起全株迅速枯死。2)慢性萎缩型。在定植后至冬初(9月中、…  相似文献   
7.
葡萄透翅蛾(ParanthreneregalisButler)属鳞翅目巢蛾总科透翅蛾科。国内广泛分布于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古、吉林、山东、安徽、四川、江苏、浙江等省、自治区。寄主主要是葡萄,其次为苹果、梨、桃、杏、樱桃等(朱承美等,1995)。葡萄透翅蛾是葡萄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蛀食一二年生枝蔓髓部及木质部,轻者造成嫩梢、果穗枯萎,产量和品质下降,树势衰弱;重者致使大部枝蔓干枯,甚至全株死亡,对庭园葡萄发展造成严重损失。近10a来研究报道较多,主要研究进展如下:1生物学特性1.1生活史葡萄透翅蛾在我国的生活史…  相似文献   
8.
粗鞘双条杉天牛发生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粗鞘双条杉天牛(SemanotussinoausterMotschulaky)又名皱鞘双条杉天牛,属于鞘翅目天牛科。该虫1951~1986年间一直被作为双条杉天牛犤Semanotusbifasciatus(Gressit)犦的亚种,系Grissitt氏1951年根据福建标本建立,亚种名为S.b.sinoausterGrissitt,载《中国的天牛》第二卷中。1986年吴蔚文等根据地理分布为同域种群不存在亚种级关系的理论,从形态、习性各异,将粗鞘双条杉天牛提升为种。鉴于这两种天牛在形态、习性上较为近似,过去在生产、教学、科研上常被混淆,1997年丁冬荪又从外部形态、分布区、寄主…  相似文献   
9.
胡长效  赵虎  王胜永 《江西植保》2004,27(4):145-148
金纹细蛾是苹果树重要潜叶害虫。该文利用Iwao等10种聚集度指标法对金纹细蛾幼虫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虫在苹果树间和苹果树内的空间分布型都属于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该虫在苹果树内垂直方位上的数量表现为下部>中部>上部,在东南西北内膛五个水平方位上差异不明显。本文计算了金纹细蛾幼虫二阶抽样的理论抽样数,进行了金纹细蛾幼虫二阶抽样的序贯分析。  相似文献   
10.
1 病因。1.1饲 料或水源中硒含量不足或缺乏,引起肌肉营养性坏死等病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