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4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1篇
  28篇
综合类   150篇
农作物   24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三种分子检测体系的比较及柑橘果园黄龙病监测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为了评价3种PCR分子检测体系对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HLB)大田诊断效果,综合比较了常规PCR、巢式PCR和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SG Ⅰ-qPCR)方法对柑橘黄龙病菌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等参数,并用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和巢式PCR监测广西柑橘园疑似HLB样品425个,比较了2种检测体系的阳性检出率。基于CQULA04F/CQULA04R引物对的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的灵敏度可达10 ag/μL;而巢式PCR灵敏度为100 ag/μL,巢式PCR较常规PCR检测灵敏度高104倍。疑似样品的HLB病原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和巢式PCR检出率分别为46.6%、40.0%。各检测体系的灵敏性、特异性、符合度依次为SYBRGreen Ⅰ荧光定量PCR>巢式PCR>常规PCR。研究表明,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可作为果园大规模HLB早期诊断和监测的首选,而在缺乏定量检测仪器时,巢式PCR也可用于HLB的检测,但需注意避免空气污染导致的假阳性。  相似文献   
122.
采用RT-PCR争RACE方法获得了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Toll-9受体基因(Lm Toll-9)的部分cDNA序列(GeneBank登录号:EU573213),分析了该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获得的cDNA包括3'端,长1231 bp,含一个长918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05个氨基酸,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昆虫的Toll-9受体基因有较高的相似性.东亚飞蝗Toll-9受体具有昆虫Toll受体家族的典型结构,包括胞内的TIR结构域和跨膜区域.半定量RT-PCR研究表明,LmToll-9基因只在东亚飞蝗的中肠组织中表达,而在东亚飞蝗的头部、脂肪体、后腿和血细胞中均没有发现LmToll-9基因的转录.  相似文献   
123.
[目的]研究万恢88的品种特征和生产中的配组应用。[方法]对万恢88的米质和农艺性状进行测定,并进行抗逆性鉴定。采用共同测验法,用不育系(测验种)与恢复系(被测种)配组测交,对各测交组合进行小区比较试验,测定万恢88的配合力和恢复性,同时对万恢88配组的组合进行区试和生产试验。[结果]水稻恢复系万恢88具有配合力高、综合性状好、优势明显、恢复性较好、米质优、抗逆性好等特点。在1998—2006年间,利用万恢88配组的组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有冈优88、K优88、万香优l号、万优6号、陵优1号和万优9号6个组合。[结论]万恢88在西南地区可作为主要恢复系利用,同时也可作为优质材料被转育利用。  相似文献   
124.
125.
渝优一号系重庆市作物研究所用渝5A与恢复系渝恢933配组而成的三系中籼中迟熟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渝审稻2005005号),目前在重庆或川东南地区生产面积正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126.
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讨论了近年来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的方法策略,主要包括:植物自身的抗病毒基因策略、来源于病毒的抗性基因策略,干扰素等抗性策略;并分析了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7.
128.
在建立全程自养脱氮反应器的基础上,以活性污泥为对照,分析了反应器内硝化菌和亚硝化菌的数量变化,并通过富集培养,从反应器中筛选、分离用于治理氮污染的硝化菌和亚硝化菌.研究结果表明,自养脱氮反应器内亚硝化菌数量显著增加,说明亚硝化菌积累是全程自养脱氮体系的一个显著特点.从反应器内富集到参与自养脱氮反应的细菌菌株,鉴定结果表明,参与亚硝化反应的菌株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食酸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acidovorans);参与硝化反应的菌株主要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testoseroni),同时测定了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亚硝化能力和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testoseroni)的硝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9.
以8个不同来源的甘蓝型黄籽油菜基因型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氮素水平下粒色及其他主要品质性状的变化.结果发现,施氮可使甘蓝型黄籽油菜黄籽度明显提高,但同时种子含油量有下降趋势;施氮后多数基因型的胚蛋白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密度对黄籽油菜粒色、种子含油量的影响因基因型而异;密度对胚蛋白质含量有负效应,即密度加大,胚蛋白质含量有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30.
水稻白叶枯病是由Xanthomonasoryzaepv.oryzae致病菌引起的全球性水稻病害。到目前为止,已有26个抗病基因被发现,有10个基因已在染色体上被定位,包括显性基因Xa1、Xa4、Xa21andXa26(t)等和隐性基因Xa5、Xa13等。对大部分抗病基因的抗病机制了解还不是很清楚。利用标记辅助选择(MAS)进行抗病育种是防治白叶枯病的有效途径。在此,综述了已发现的抗水稻白叶枯病基因的种类、分子标记、抗病机制和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