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邢台市近57年四季长短和极端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智杰  许新路  王丛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180-18184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些年邢台气温明显升高,使得邢台市四季的起止时间和长度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通过分析多种季节划分方法,根据邢台市的气温分布特点,定义了适用于邢台市的四季划分方法,通过分析四季的变化,结果显示:①邢台四季分明,就常年平均而言,冬季最长,其次是夏季,秋季和春季长度很相近,秋季略短。②过去57年里,邢台各季节的长度和起止时间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自21世纪以来,这种变化速度明显加快。最主要的变化特点为,春季发生的时段向前移了近13 d;夏季明显变长,开始时间变化不太明显,结束时间推后;秋季的发生时段变化不明显;冬季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比20世纪90年代缩短了10 d。③采用候温法和节气法划分的四季开始日,二者在春、夏、秋季存在明显差异,而冬季比较接近。日极端最低气温的增温幅度明显高于日极端最高气温的增温幅度,且日极端最低气温〈3.0℃的天数(即霜日)明显减少、日最高气温〉35℃的天数(即高温日数)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32.
曹妃甸水稻气候品质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曹妃甸地区水稻气候品质认证提供参考,利用该地区1980—2015年的气象数据和水稻生育期数据进行模型计算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曹妃甸水稻气候品质较好,多年平均分值达95.2,但随着气候变暖其气候品质有所下降,下降趋势为0.99/10a;其气候品质在近36年的时间序列里存在突变现象,突变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1995年后下降趋势显著。光照对曹妃甸水稻品质几乎无影响。气温的变化是影响曹妃甸水稻品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明沙河地区农作物生长季降水量的变化及其满足度与干旱风险度,为沙河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降水和气温数据,采用气候诊断分析方法,运用水平衡及旱涝指数方法,研究农作物生长季需水与降水的平衡关系,以及农作物生长季旱、涝特征。【结果】沙河地区农作物生长季降水量呈弱增加趋势,倾向率为4.972 mm/10 a;水平衡呈增加趋势;旱涝指数呈增大趋势,气候湿润程度朝着湿润方向发展。播种期—苗期中旱、大旱出现频率达40.0%,成熟期中旱、重旱出现频率达62.0%;旺长期以涝为主,中涝、重涝出现频率达30.0%;农作物生长季中涝、重涝出现频率为10.0%,中旱、重旱概率为14.0%。【结论】沙河地区旱、涝灾害同时存在,旱灾存在减弱的趋势,但干旱对农业生产仍然影响较大,应加强完善灾害预警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34.
本文在对2009-2018 年金银花小气候观测资料、物候观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走 访金银花种植户和专家,确定影响巨鹿县金银花产量和质量的主要气象灾害的指标,提出有针 对性的防御建议,对巨鹿金银花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5.
冀南冬小麦冬前热量条件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50 a来,冀南冬麦区日平均气温≥0℃终日、冬小麦冬前≥0℃积温和10-12月平均气温年际间波动较大,总体线性增长趋势不明显。但近5 a来,日平均气温≥0℃终日明显推迟,冬小麦冬前≥0℃积温显著增加。小波分析表明:日平均气温≥0℃终日变化存在4-7 a和14-17 a尺度周期变化规律,冬前≥0℃积温存在5-10 a和15-20 a尺度周期变化规律,未来3-5 a日平均气温≥0℃终日将处于偏晚期,冬前≥0℃积温呈增加趋势;10-12月平均气温存在3-5 a、8-10 a和20-25 a三类尺度周期变化规律,未来8-10 a升高趋势比较明显。综合分析表明,未来3-8 a冬小麦冬前热量仍呈增加趋势,但年际间波动明显,冬小麦播种期应根气象部门中长期气候预测年际间适当调整,避免热量资源波动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近50年来,冀南冬麦区日平均气温≥0℃终日、冬小麦冬前≥0℃积温和10~12月平均气温年际间波动较大,总体线性增长趋势不明显.但近5年来,日平均气温≥0℃终日明显推迟,冬小麦冬前≥0℃积温显著增加.小波分析表明:日平均气温≥0℃终日变化存在4~7年和14~17年尺度周期变化规律,冬前≥0℃积温存在5~10年和15~20年尺度周期变化规律,未来3~5年日平均气温≥0℃终日将处于偏晚期,冬前≥10℃积温呈增加趋势;10~12月平均气温存在3~5年、8~10年和20~25年三类尺度周期变化规律,未来8~10年升高趋势比较明显.综合分析表明,未来3~8年冬小麦冬前热量仍呈增加趋势,但年际间波动明显,冬小麦播种期应根气象部门中长期气候预测年际间适当调整,避免热量资源波动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选取邢台地区1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72—2014年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推荐的Penmen-Monteith公式及作物系数法,计算了夏玉米全生育期和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运用线性趋势分析、相关系数、Morlet小波、空间插值等方法分析了需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气象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972—2014年,夏玉米需水量呈下降趋势,年趋势减少量为1.01 mm;夏玉米需水量存在23~32,12~15,3~6 a的周期变化规律,其中23~32 a的周期最稳定;夏玉米需水量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部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少的分布特征;夏玉米需水量和气象因子的关系密切,其中日照时数和需水量呈最大正相关,水汽压呈最大负相关。  相似文献   
38.
通过越冬茬彩椒日光温室种植生产,从苗期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等方面对彩椒栽培管理技术进行总结,为邢台市及周边地区彩椒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9.
为研究大气能见度下降与气象要素和环境空气污染物的关系,利用2014年邢台市逐时气象观测资料和同期环境空气监测数据,对气温、露点温度、气压、相对湿度、平均风速、SO_2、NO_2、CO、O_3、PM_(10)、PM_(2.5)和粒子直径介于2.5-10μm的环境空气污染物与大气能见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对湿度和PM_(2.5)质量浓度与大气能见度有很好的负相关,随相对湿度的升高,大气能见度下降和PM_(2.5)质量浓度上升趋势明显。利用PM_(2.5)数据得到了不同相对湿度下的非线性大气能见度拟合方程,在相对湿度≤19%时,PM_(2.5)质量浓度与大气能见度呈对数关系明显;相对湿度介于20-29%时呈指数关系明显;相对湿度≥30%时呈乘幂关系明显。经验证,建立的拟合公式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0.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加密观测资料队2013年1月10日到16日的大雾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雾过程主要由辐射雾和平流雾及锋前辐射雾组成,在大雾维持的期间我区500hPa、700hPa为较平稳的纬向环流,多受高压脊控制,冷空气较弱,地面为均压场,这为大雾的形成和维持提供了有利的环流形势。此外850hPa的暖脊及其以下偏南风,低层的水汽辐合以及近地层弱的下沉运动,近地层逆温都存在是大雾形成和维持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