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21.
[目的]研究近57年邢台市气候变化趋势。[方法]选取邢台市1954~2010年的降水量、气温、日照、相对湿度、地温等气候资料,利用折线图、趋势图、气候变率等方法,对近57年来邢台市气候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探讨其具体变化趋势特征。[结果]近57年来邢台市年降水量呈较明显的减少趋势,以20.952 mm/10 a的速率减少;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均呈增温趋势,其中最低气温增温速度最快,平均气温次之,最高气温增温速率最慢;年相对湿度以1.460%/10 a的速率减少;0 cm地温呈上升趋势,但5~20 cm浅层地温均呈现出下降趋势,0.8、1.6 m深层地温均呈微弱的下降趋势,3.2 m地温则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年总云量以1.673成/10 a的速率增加,年日照时数以100.600 h/10 a的速率减少;年平均气压和年最低气压均呈现出下降趋势,年最低气压下降趋势很明显,而年最高气压呈现出较明显的上升趋势。[结论]该研究为邢台市农业生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分析近40年来三河市地表及浅层地面温度变化趋势。[方法]根据三河1971~2010年的逐年及季平均地温资料,采用折线图、趋势图等方法,对40年来三河市的地温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近40年三河市年地表温度、年地表最高、最低温度均呈上升趋势,且年和季地表温度中均以地表最低温度升温速率最快。5、10、15、20 cm地温的年变化均为下降趋势,以20 cm地温下降速度最为显著;春季5~15 cm地温均呈升温趋势,20 cm略有下降趋势;夏季以20 cm降温速率最为显著;秋季以10 cm升温速率最快;冬季10、15cm升温速率较大,15 cm升温速度最快。[结论]该研究为了解全球变暖对地表及浅层地面温度的影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3.
利用白洋淀湿地内的安新气象站1972-2012年的逐日气象数据,运用趋势分析、标准差、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白洋淀湿地的潜在蒸散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1a来,白洋淀湿地的潜在蒸散量呈下降趋势,其中,年际、春季和秋季的潜在蒸散量随时间的变化减少明显,在对各季节潜在蒸散量的波动分析中,夏季的波动性最大,冬季的波动性最小;该湿地潜在蒸散量随时间的变化存在突变减少过程,其中,年潜在蒸散量在1988年下降显著,夏季在2001年下降显著,秋季在1991年下降显著;年潜在蒸散量存在8-10a的周期变化特征,春季潜在蒸散量存在5-7a左右的变化周期,夏季存在准8a左右的周期变化特征,秋季在90年代后存在准8a左右的周期特征,冬季存在准10a的变化周期。  相似文献   
24.
在新形势的推动下,公众气象服务应该有新的发展,以新的面貌来为社会大众提供服务。基于此,对新形势下公众气象服务的新发展进行阐述,并对新形势下公众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对提高公众气象服务水平提出几点措施,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5.
利用河北省棉区1961-2010年15个站点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河北省不同棉区气候周期振荡及突变点,结果表明:不同棉区棉花全生育期气温、降水、日照均存在多个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特征,交替现象明显;全生育期平均气温年代际以及年际主要周期:冀南、冀中棉区为20~22 a、9~10 a、5~7 a,冀东棉区为22~24 a、11~14 a,全生育期平均气温升高明显,在1996年发生了突变,转入气温相对较高期。全生育期降水主要周期:冀南棉区为14~15 a,冀中、冀东棉区为22~24 a、8~10 a。全生育期日照存在9~10 a振荡周期,且1986年前后发生突变,转入相对偏少期。  相似文献   
26.
田晨  刘瑾  陈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028-2032,2074
利用空间自由度估计和自然正交展开(EOF)显著性检验方法对1948~2005年北半球冬季1月份和夏季7月份的500 hPa位势高度场进行分析,并用前10个特征值与相对应的EOF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1月份,前8个EOF比较显著,而7月份则是前9个EOF比较显著。对冬夏季前4个EOF及相应的时间系数的年际变化分析表明,北半球冬季1月份500 hPa高度距平场高空流场中存在太平洋北美型(PNA)、太平洋西部型(WP)、大西洋东部型(EA)、欧亚西部型(EU)等遥相关型;夏季7月份存在西大西洋型(WA)、欧亚型(EU)、西太平洋型(WP)、极地东西遥相关型(PEW)、东亚太平洋型(EAP)、北美东西遥相关型(NAEW)等遥相关型。遥相关型的年际变化都非常明显,从时间系数序列可以看出,1948~2005年PNA型在冬季十分明显,在1977年前大部分年都是正相关,1977年后是负相关。而夏季则是EAP型比较明显,1978年是正负相关的分界点,夏季PNA型不出现。  相似文献   
27.
程晓辉  刘军  闫爱凤  杨永胜  刘晓灵  姬宋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485-19486,19504
[目的]分析近48年来邢台地区降水量变化趋势。[方法]根据河北省邢台、南宫、沙河、内丘1963~2010年的逐年及季降水量资料,采用年际变化降水量折线图、趋势图以及气候变率等方法,对近48年来邢台地区的降水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1963~2010年邢台地区年降水量呈逐年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18.0 mm/10a,邢台、南宫、沙河、内丘4站的年降水量大体呈现出相同趋势,均呈线性减少趋势。近48年邢台地区除春季降水量有所增加外,夏、秋、冬季降水量均呈线性减少的趋势,夏季降水量减少速率最大,夏季降水量的减少对全年降水量的减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冬季降水量减少趋势不如秋季降水量减少趋势显著。[结论]该研究为气候变暖背景下邢台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8.
以邢台地区2个农业气象站1981~2015年的逐日观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邢台地区冬小麦适播期的变化,结果表明:邢台地区冬小麦适播期有后延趋势,趋势变化率为0.759~0.627 d/10a,但是变化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29.
选取邢台地区1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72—2014年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推荐的Penmen-Monteith公式及作物系数法,计算了夏玉米全生育期和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运用线性趋势分析、相关系数、Morlet小波、空间插值等方法分析了需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气象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972—2014年,夏玉米需水量呈下降趋势,年趋势减少量为1.01 mm;夏玉米需水量存在23~32,12~15,3~6 a的周期变化规律,其中23~32 a的周期最稳定;夏玉米需水量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部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少的分布特征;夏玉米需水量和气象因子的关系密切,其中日照时数和需水量呈最大正相关,水汽压呈最大负相关。  相似文献   
30.
程晓辉  刘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22-423,428
[目的]分析近40年来邢台地区日照时数变化趋势。[方法]选取邢台、沙河、内丘1971~2010年的逐年及季总日照时数资料,采用折线图、趋势图以及气候变率分析年、季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结果]1971~2010年邢台、沙河、内丘的年日照时数均呈现出系统减少的趋势,3站平均以77.7 h/10 a的速率减少,以邢台减少最为显著,内丘次之;3站的春、夏、秋、冬季的总日照时数均呈现出系统减少的趋势,以邢台减少最为显著,3站平均分别以10.7、18.7、21.6、26.6 h/10 a的速率迅速减少;无论年还是四季总日照时数均以邢台最为显著,体现出城市的浑浊岛效应特征;就3站的40年平均而言,冬、春、夏、秋季的季总日照时数为485.5、691.4、631.7、551.1 h,说明春季的日照最为充足,其次为夏季,冬季的气层稳定,日照时数最少。影响日照时数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城镇化发展及污染物排放的加剧。[结论]该研究为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