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40篇
林业   26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25篇
  93篇
综合类   397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对8株分离自陕西杨凌的丹参根部内生细菌进行抗氧化和抗菌活性研究,抗氧化活性采用DPPH法,抗细菌活性采用二倍稀释法,抗植物病原真菌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结果表明:8株内生细菌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尤其是B1(Pseudomonas brassicacearum subsp. neoaurantiaca)和B5(Bacillus aryabhattai);8株丹参内生细菌对5种人体病原细菌抑制活性较弱,仅B1、B3(Pseudomonas thivervalensis)和B5具有较弱活性;丹参内生细菌对8种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对番茄灰霉病菌尤其敏感,IC50为1.48~12.06 g/L,其中B5的广谱性较强,对测试菌株都有活性,IC50为1.48~32.28 g/L。  相似文献   
92.
小果博落回中5种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探索出一种简单快速提取与分离小果博落回5种主要生物碱的方法,采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萃取φ=50%的乙醇提取液,将总生物碱分为苯并菲啶类化合物和普罗托品类化合物;对苯并菲啶类化合物采用化学转化法和一次柱层析,获得碘化血根碱和碘化白屈菜红碱;对普罗托品类化合物进行一次柱层析,获得原阿片碱、隐品碱和别隐品碱。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简单、快速、高效和适宜于规模化生产的特点。  相似文献   
93.
杨运经  刘锴  习岗  高宇 《农业工程学报》2014,30(16):166-172
针对目前生物延迟发光检测系统利用外置激发光源存在的延迟误差和自然光叠加干扰导致的测量结果重复性不好和可靠性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生物延迟发光辐照光源系统。该光源系统主要由恒温辐照室、三基色RGB-LED(light-emitting diode)矩阵辐照光源、电子快门隔离器及控制电路组成,并与BPCL系列微弱发光测量仪组装在一起使用。在51系列单片机的控制下,该辐照光源系统实现了光源频率和光强的多重选择以及辐照时间的程序化操作,实现了光照与检测之间在同一个暗室通道中通过电子快门的迅速切换,极大的降低了自然光的叠加干扰与延迟误差。背景噪声和稳定性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应用该系统使平均光子计数的噪声偏差不超过4.5 cps,5次重复测试的相对误差为0.7%,重复测试的延迟发光曲线具有良好的重合度。对萌发玉米延迟发光的测试结果表明,延迟发光曲线的拟合优度R2在0.99以上,应用该系统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94.
通过平衡吸附的方法,研究了Cd2+在单一及与Cu2+、Zn2+复合条件下,在陕西塿土、黄绵土、黑垆土、黄褐土、砂土5种土壤中的吸附特征,并通过多重相关分析探讨了其吸附机制。结果表明,在20、30℃条件下,Cd2+在各供试土样中吸附等温线总体上呈H或L型等温线形式,黑垆土对Cd2+总是吸附最强,而砂土的吸附总是最弱;Cd2+吸附的温度效应呈现升温负效应特征,塿土土样中,Cu2+的共存对其温度效应影响较大,而在其他4种土样中Zn2+的共存具有较大影响;Cu2+、Zn2+的共存均降低了Cd2+的吸附量,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Freundlich模型是描述Cd2+吸附等温线最佳模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Cd2+在土壤中的吸附主要以电性引力吸附为主,Cu2+的共存主要和其与土壤有机质之间的络和吸附等化学吸附作用有关,因此其对Cd2+以化学竞争性吸附的影响相对较弱,而Zn2+共存吸附与Cd2+吸附机制类似,因此表现出Zn2+共存对Cd2+吸附影响较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95.
研究了草酸对Cd2+、Zn2+单一及复合条件下在陕西塿土、黄绵土、黑垆土、黄褐土、砂土5种土壤中的吸附特征,并探讨了草酸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除在低Zn2+平衡浓度下,5种土壤中草酸促进了Zn2+的吸附外,总体上在Cd2+、Zn2+单一处理及其复合处理中,草酸降低了土壤对Cd2+、Zn2+的吸附。草酸既没有改变塿土、黑垆土吸附能力最强、砂土吸附能力最弱的结果,也没有改变Cd2+、Zn2+之间的相互拮抗作用。草酸对Cd2+、Zn2+吸附的影响机制主要在于其与Cd2+、Zn2+形成络合物。草酸主要通过降低电性引力的方式减弱土壤对Cd2+的吸附能力,而对于Zn2+,在低平衡浓度下,草酸对Zn2+吸附的促进作用来源于在土壤氧化物矿物表面形成少量的三元表面络合物的桥键合效应,在高平衡浓度下,对Zn2+吸附的抑制作用来源于草酸对土壤有机质化学吸附点位的竞争。对Cd2+、Zn2+吸附起决定作用的依然是土壤本身性质。  相似文献   
96.
Cu对猪粪堆肥过程中堆料性质和氧化还原类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猪粪和秸秆为主要试验材料, 添加不同浓度重金属Cu, 采取发酵罐处理方法, 在好氧高温条件下研究了重金属Cu对猪粪堆肥过程中多酚氧化酶、脱氢酶活性的变化, 以及堆腐过程堆体温度、堆料pH、胡敏酸E4/E6值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添加外源重金属Cu的CK处理在降温期堆温高于Cu含量为100 mg·kg-1、500 mg·kg-1的堆料; CK堆料pH最低点为5.94, E4/E6平均值为3.88。Cu含量为500 mg·kg-1的堆料pH最高点为8.85, E4/E6平均值为3.68。Cu含量为100 mg·kg-1的堆料升温快, 高温期持续时间长, 最高温度高于CK和Cu含量为500 mg·kg-1的堆料, 能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 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 堆料pH控制在7~8之间, E4/E6大多情况低于CK和Cu含量为500 mg·kg-1的堆料, 多酚氧化酶平均活性、脱氢酶平均活性均最高, 但在脱氢酶活性测定中表现出“抗性酶活性现象”。  相似文献   
97.
厨余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是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方面.为探索羊肚菌转化厨余垃圾制取饲料的最佳工艺,进而实现厨余垃圾的饲料化利用,利用食用蕈菌羊肚菌对厨余垃圾进行了固体发酵实验.结果表明,当厨余垃圾和辅料豆渣按1∶1质量比混合,发酵时间为20 d,发酵温度为25℃,PH在自然状态下,含水率为65%,接种量为15%时,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提高幅度最大,最终含量都在20%以上,且粗脂肪含量均小于17%,粗纤维含量小于16%,符合国家蛋白饲料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8.
苹果多糖除杂脱色工艺的筛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苹果渣为原料从中提取多糖,并对多糖进行脱蛋白和脱色处理。结果表明:TCA法沉淀两次脱蛋白效果最佳,脱蛋白率达23.87%,多糖损失率仅为0.40%;而脱色则以透析法的效果最好,多糖呈灰白色,多糖液透光率提高了20.70%。  相似文献   
99.
为进一步探究盐碱土的入渗机理,实现科学的盐碱土农业生产与灌溉,基于传统Green-Ampt模型,根据盐碱土的入渗特性引进扩散率D(θ),并结合对土壤剖面含水量分布的划分假定对模型进行修正。利用5种盐碱土进行一维积水入渗试验,采用入渗率、湿润锋数据验证该修正模型。结果显示:修正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的一致性良好,进行相关分析得到5种盐碱土入渗率R2平均值为0.983,平均绝对误差均小于0.05;湿润锋R2平均值为0.868,平均绝对误差均小于3.50。将修正模型参数饱和导水率、湿润锋面基质吸力值与盐碱土盐分离子含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基质吸力值随K++Na+含量的减少而减小,饱和导水率随K++Na+含量的减少而增大。该修正模型经验证可应用于不同盐渍化程度的盐碱土入渗过程模拟,从而为深入盐碱土水分入渗机制研究与加快盐碱土农业生产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0.
为控制蘑菇种植过程中尖眼蕈蚊数量,利用线虫和尖眼蕈蚊数量变化的动态关系模型,应用分布估计算法对控制干涉次数和控制数量进行优化处理,将其与遗传算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控制次数略有增加情况下,可以取得较小目标函数值,并且算法稳定收敛,该结果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控制优化方案.分布估计算法可以用来处理此类动态关系模型的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