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11篇
农学   84篇
基础科学   14篇
  15篇
综合类   279篇
农作物   73篇
水产渔业   60篇
畜牧兽医   64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对冬前积温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确定河北省中部地区小麦品种适播期,筛选耐迟播品种,2011年秋至2014年夏在河北藁城采用播期×品种二因子裂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对当地12个主栽小麦品种产量的影响以及不同品种对冬前积温的响应。结果表明,播期对小麦产量有显著影响;不同品种对播期响应差异明显,分为迟钝型、中间型和迟播敏感型。迟钝型品种对播期不敏感,适播期长,冬前≥0℃积温范围为324~560℃,迟播后穗数和产量稳定;中间型品种适播期较长,积温范围为362~566℃,迟播后粒数增加,穗数和产量降低;迟播敏感型品种对播期敏感,适播期较短,积温大于511℃,不宜晚播,晚播后穗数和产量明显下降。在试验地区,推荐小麦适播期为迟钝型品种10月7日至22日、中间型品种10月7日至19日、敏感型品种10月5日至10日。  相似文献   
72.
大豆籽粒大小与形状性状的QTL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籽粒大小和粒形性状不仅与产量和外观品量紧密相关,还对机械化播种有着一定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大粒栽培品种冀豆12与小粒半野生地方品种黑豆(ZDD03651)杂交衍生的包含188个重组自交系的F6:8和F6:9群体为材料,对粒长、粒宽、粒厚、长宽比、长厚比和宽厚比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并分别以WinQTLCart 2.5、QTLNetwork 2.1和IciMapping 4.1 3种模型对以上性状的加性效应QTL,QE互作效应及上位性互作效应进行检测。6个性状的广义遗传率介于64.01%~79.57%,遗传力较高,且除粒厚外的其他性状受环境影响显著。共定位到加性效应QTL38个,单个QTL的贡献率介于2.21%~10.71%之间,分布在12条染色体的17个标记区间内,且12个染色体区段至少与两种性状相关。两种及以上模型同时检测到的QTL有24个,3种模型均能检测到的QTL共8个,分别为qSL-17-1、qSL-18-1、qSW-6-1、qST-2-1、qST-6-1、qSLT-2-2、qSWT-2-1和qSWT-20-1。检测到7对上位性互作QTL,分别涉及粒长、粒宽、长宽比、长厚比和宽厚比,互作效应贡献率介于0.78%~6.20%之间。QE互作效应贡献率均较低,介于0.0005%~0.3900%之间。以多种模型同时检测结果准确性较高,可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工作提供可靠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3.
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冀花13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冀花13号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以冀9813(冀花6号)作母本,开选01-6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在国家北方片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冀花13号平均荚果产量分别达4149.4kg/hm2和3904.5kg/hm2,较对照花育20号分别增产13.6%和12.1%,油酸含量79.6%,油酸/亚油酸比值19.4。国家长江流域片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冀花13号平均荚果产量分别达4806.0kg/hm2和4215.5kg/hm2,较对照中花15分别增产5.86%和10.32%,油酸含量77.8%,油酸/亚油酸比值18.9。2014年2月、2015年1月冀花13号先后通过国家鉴定和国家扩区鉴定。  相似文献   
74.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LC-MS/MS)同步检测海参中的甲氰菊酯和扑草净。样品用乙腈提取,中性氧化铝柱净化,LC-MS/MS分析,基质标准曲线定量。结果表明,甲氰菊酯和扑草净在0~50 n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9以上,方法检出限为1.0μg/kg,定量限为5.0μg/kg。在5.0μg·kg~(-1)、10μg·kg~(-1)、50μg·kg~(-1)添加水平下,甲氰菊酯平均回收率在71%~88%之间,扑草净平均回收率在86%~92%之间,RSD均小于10%。该方法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可适用于海参中的甲氰菊酯和扑草净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75.
76.
nsdA (Negative regulator of Streptomyces differentiation)基因是天蓝色链霉菌中发现的与抗生素合成相关的负调控基因.根据天蓝色链霉菌 A3(2)的序列设计引物扩增玫瑰黄链霉菌 Men-myco-93-63 菌株中的该基因,经测序和序列分析表明,由保守序列引物nsdA-2R和nsdA-2L克隆到的Men-myco-93-63 菌株中的该基因 800 bp片段与已知nsdA基因核苷酸保守区域序列同源性达到99%,由全长序列扩增引物nsdA WZ-R和nsdA WZ-L克隆到的该基因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 369 个氨基酸,与变铅青链霉菌和天蓝色链霉菌A3(2)中的nsdA 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到10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到99%.该全长基因命名为nsdA_(mgh),其在玫瑰黄链霉菌 Men-myco-93-63 中的发现为阻断该负调控基因以期获得抗生素高产工程菌株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7.
生防链霉菌Men-myco-93-63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玫瑰黄链霉菌Men-myco-93-63是分离自马铃薯疮痂病自然衰退土壤中的一株拮抗菌。该菌株及其发酵液对棉花黄萎病菌、瓜类白粉病菌等多种重要的植物病原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有良好的生防应用潜力。分别以基因整合型质粒pSET152和基因破坏型质粒pKC1139为出发质粒,ET12567(PUZ8002, pSET152/ pKC1139 ) 为供体,Men-myco-93-63孢子和菌丝体为受体,选取MS、PDA、TSB琼脂培养基、燕麦培养基为不同的培养基进行接合转移试验。结果表明MS培养基为接合转移的最适培养基,经验证,已成功地将质粒pSET152/ pKC1139转入到了Men-myco-93-63 中。以孢子为受体时,孢子预萌发条件为50℃热激10 min,.37℃温育2.5 h,转化效率是10-7~10-6。以菌丝体为受体时,转化效率是10-7~10-6,但菌丝培养过程中容易出现污染。另外,抗生素的覆盖时间对接合转移效率的影响较明显,16-18 h覆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8.
为完成石家庄高新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潜力测算,选取了国土资源部采用的最能体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16个指标、6个子目标和3个目标,构建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潜力测算指标体系。采用特尔斐法确定的权重、理想值等要素进行了一系列计算得出,河北省石家庄高新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综合分值为90.84分,现实可挖掘潜力为164.93hm^2。针对以上结果,对石家庄高新区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9.
石豆4号为高油高产夏大豆新品种,蛋白质含量40.02%,脂肪含量22.11%。2007~2008年参加河北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282.8kg/hm^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163.3kg/hm^2。该品种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夏播大豆区种植。  相似文献   
80.
夏谷田杂草为害损失预测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综合治理谷田杂草,探索谷田杂草对谷子的危害及竞争规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非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主要的杂草竞争经验模型进行模拟和比较。结果表明,谷子产量损失率与杂草密度呈显著正相关,且随着杂草密度的增加呈减速增加的趋势。双曲线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9712,最小残差平方和为16.174,是模拟谷田杂草与谷子竞争关系的优化模型。预测方程式为Y=d/(1.733+0.018d),杂草的种间竞争力为0.5770,种内竞争力为0.0103,谷子产量最大损失率为55.56%。本研究确定了谷田杂草对谷子为害的预测模型,将为谷田杂草综合治理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