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4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3篇
农学   57篇
基础科学   1篇
  28篇
综合类   475篇
农作物   88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97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广西东南沿海蔗区根际土壤AM真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广西东南沿海甘蔗种植区北海和钦州两地甘蔗根际土壤中从枝菌根真菌(AM真菌)的分布状况,为广西甘蔗AM真菌资源保护和优势菌株的筛选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集蔗区甘蔗根际5~20 cm土样,采用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分离AM真菌孢子,根据形态结构鉴定孢子种属.[结果]分离出6种类型AM真菌孢子,其中球囊霉属两个类型,无梗囊霉属3个类型,盾巨孢囊霉属1个类型.[结论]供试蔗区根际土壤AM真菌群落中,无梗囊霉和球囊霉属占优势,A.sp1在两地蔗区出现数量最多,为共有种,两地蔗区特有种:钦州为未定种A.sp2,北海为S.gregaria.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建立适用于禾本科作物不同组织总RNA的快速、高效提取方法,为进行后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Trizol试剂法,通过改变抽提上清液吸取量、沉淀方法及沉淀漂洗次数,对甘蔗、玉米和水稻的叶片、茎尖和根尖的总RNA提取方法进行优化.[结果]与吸取0.4 mL上清液相比,吸取0.2 mL上清液的总RNA OD260/OD280、OD260/OD230值分别在1.95~2.00和2.11~2.44,所获得的总RNA纯度较高.沉淀漂洗两次的OD260/OD230值(2.11~2.47)明显高于沉淀漂洗1次的总RNA OD260/OD230值(1.01~1.61),总RNA纯度较高.经异丙醇沉淀所得的各材料的总RNA 28S、18S和5S谱带清晰,无拖尾现象,总RNA完整性较好;LiCl沉淀法的RNA条带较模糊粘连,5S条带明显弥散,总RNA产率相对较低.以Trizol-异丙醇法提取的甘蔗总RNA为模板进行GAPDH基因片段扩增,所获甘蔗的叶片、茎尖和根尖的GAPDH基因表达丰度很强,无特异扩增,目的片段长度为153bp.[结论]改良Trizol-异丙醇法提取甘蔗、玉米和水稻不同组织的总RNA带型清晰、完整性好、纯度和产率高,适用于快速、高效提取禾本科植物不同组织总RNA.  相似文献   
103.
[目的]以广西贵港市白玉蔗为材料,探讨影响白玉蔗离体培养的主要因素,建立其快速再生繁殖体系.[方法]以白玉蔗尾梢心叶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并进行继代培养后,分别进行不同培养基和激素组合对白玉蔗愈伤组织芽分化培养、不定芽增殖和生根壮苗等影响试验.[结果]白玉蔗心叶切片供诱导愈伤组织是方便快捷的有效方法.心叶切片接人培养基(MS+2,4-D 3 mg/L,琼脂5g/L,糖30 g/L)30 d后,外植体迅速膨胀,边缘出现颗粒状、淡黄或黄色、质地均一的胚性愈伤组织或糊状的愈伤组织.诱导白玉蔗芽分化以培养基MS+6-BA 1.0 mg/L+ NAA0.2 mg/L的效果最佳;培养不定芽增殖以MS+6-BA 3.0 mg/L+KT 0.5 mg/L+NAA 0.6 mg/L+糖30.0 g/L培养基的效果最佳.PVP和活性炭对防止组培苗褐变的效果有差异,1%活性炭能有效抑制白玉蔗增殖培养基中丛生芽的褐化.在生根壮苗培养中,最优培养基为MS+ NAA 0.6 mg/L+糖50.0 g/L+活性炭0.1%.[结论]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建立了白玉蔗的再生繁殖体系,为加快白玉蔗繁殖速度、提高繁殖系数、节约种茎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4.
广西稻瘟病菌生理分化及对4个水稻品种的毒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广西桂北、桂南、桂中、沿海及右江河谷等稻瘟病偏重发生的部分县(市)稻瘟病菌生理分化、无毒基因类型和出现频率,为水稻品种合理布局和稻瘟病持续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7个中国稻瘟病鉴别品种和4个单基因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对从广西5个县(市)稻瘟病样本中分离获得的104个稻瘟病菌株进行生理分化和致病性测定.[结果]供试的104个稻瘟病单孢菌株分属于6个群(ZA、ZB、ZC、ZD、ZE、ZG),共24个生理小种,其中优势种群为ZB群,优势小种为ZB群1、9和15号小种.104个稻瘟病菌株在4个单基因水稻品种的毒性频率分别为89.42%、55.77%、82.69%和72.12%,相应的无毒基因频率分别为10.58%、44.23%、17.31%和27.88%.来自全州县、鹿寨县、合浦县、平果县和桂平市的104个稻瘟病菌株所含的无毒基因类型基本一致,都包含有对Pi-a、Pi-ta、Pi-b、Pi-k等4个抗性基因的无毒基因类型,各地出现的无毒基因频率有一定差异.[结论]广西田间稻瘟病菌群体结构复杂、生理小种数量大是水稻品种抗病性容易丧失的主要原因;来自广西不同地区的稻瘟病菌株间无毒基因出现频率有差异,含有抗病基因Pi-b的水稻品种比含有抗病基因Pi-ta、Pi-a和Pi-k的水稻品种对于稻瘟病有更强的抵抗能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5.
近40年来,美国甘蔗育种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自1968年起,迄今已经注册147个甘蔗品种.目前,美国最主要的甘蔗产区是佛罗里达和路易斯安那,其中,佛罗里达历史主栽品种包括CL41-223、CP63-588、CP70-1133、CP72-1210、CP72-2086、CP78-1628、CP8D-1743、CP80-1827、CP88-1762和CP89-2143等;路易斯安那历史主栽品种包括CP52-68、CP65-357、CP70-321、CP74-383、LCP85-384和HoCP96-540等.从甘蔗品种选育推广的历史总体表现来看,虽然每年都有甘蔗新品种释放,但是真正能够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6~8年出现一个.美国甘蔗育种的运作管理方式对确保美国甘蔗糖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美国引进的甘蔗品种是我国甘蔗种质资源的重要来源,部分品种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甘蔗育种亲本.  相似文献   
106.
高浓度SO2对香蕉苗生理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香蕉苗进行不同初始浓度为0、1、2、5 g/m3的SO2熏气处理,研究其叶片结构、全硫含量、脯氨酸的变化。结果显示香蕉苗对SO2产生明显生理响应。随SO2浓度(为初始浓度,下同)上升,全硫、脯氨酸含量呈现递增趋势,受害叶片数、叶面积增加,叶片细胞受损害程度递增,原生质外泄、细胞收缩、骨架受损、细胞内因受害产生红色物质。研究结果表明:SO2作用于香蕉苗在其细胞内产生丝状分散的红色物质可能是SO2对其特殊的反应,可作为检测SO2污染的辅助技术;香蕉苗吸入的硫素含量达到自身正常水平的50%仍可进行正常恢复生长,也表明其对SO2污染有一定程度的净化作用;另外,全硫、脯氨酸含量在SO2处理中表现出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苦瓜核糖体失活蛋白(RIPs)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累积规律,为苦瓜RIPs的进一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个不同组群苦瓜品种为材料,对不同发育时期种子的盐溶性蛋白提取物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3个苦瓜品种种子的盐溶性蛋白组分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以分子量为20.0~29.0kDa的蛋白质差异最为明显;29.0kDa分子量的蛋白质在长大果型材料MC1及密瘤小果型材料MC11中的表达量比野生型材料MC18略高。3个苦瓜材料的29.0kDa蛋白质在种子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量无明显差异,然而,在不同栽培季节其表达量差异显著。【结论】不同类型苦瓜材料种子中的RIPs含量变化在种子发育不同时期没有明显差异,而成熟种子具有产量高、易采收和贮藏等优点,是作为RIPs生产原材料采收的适宜时期;由于不同类型苦瓜的种子产量潜力有较大差异,因此,选择RIPs含量高且种子产量高的材料作为RIPs生产的品种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8.
荸荠试管苗壮苗培育及小球茎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荸荠试管苗壮苗方法和结球茎条件。【方法】以广西荸荠品种桂蹄1号试管苗为材料,分别进行不同蔗糖、PP333、温度等因素对荸荠试管苗壮苗及小球茎再生的影响。【结果】当6-BA偏低时(1.0mg/L),在不同培养基中添加30.0~120.0g/L蔗糖,均可不同程度诱导荸荠试管苗形成小球茎,其中以30.0g/L蔗糖的效果最好;当蔗糖浓度过高时则抑制小球茎形成。当6-BA偏高时(2.5mg/L),荸荠试管苗仅能诱导形成匍匐茎,而以添加80.0~100.0g/L蔗糖的效果较好。在添加NAA和IBA条件下,不同蔗糖量均能诱导荸荠试管苗长出匍匐茎,但添加30.0~60.0g/L蔗糖时可在匍匐茎顶端膨大形成小球茎,其中以30.0g/L蔗糖的诱导效果最好。在含有NAA和IBA的培养基中添加适宜的PP333(0.3~1.0mg/L)均能促进荸荠试管苗生根,并具有显著的壮苗效果,而对诱导荸荠试管结球茎数量影响不明显。在15~20℃条件下培养荸荠试管苗,添加蔗糖的培养基均未能诱导形成试管小球茎,而采用培养前20d温度28~30℃、培养后40d温度15~26℃条件,在培养基中添加生长素类或较低浓度6-BA时,含较低蔗糖量的培养基均能诱导较多的小球茎;当6-BA浓度较高时,仅能诱导荸荠试管苗长出匍匐茎。【结论】在MS+NAA0.5mg/L+IBA0.5mg/L+蔗糖30.0g/L+琼脂粉3.5g/L培养基中添加PP3330.3~1.0mg/L,均具有很好的壮苗效果。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添加适宜的6-BA或NAA和IBA或蔗糖(30.0g/L)均能诱导荸荠试管苗形成小球茎。  相似文献   
109.
侵染葫芦的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广西分离物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西南宁市郊温室大棚中的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Molina)Stand.]上采集到一个表现脉绿、花叶症状的病毒样品,ELISA检测表明,该样品与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有密切的血清学关系,利用RT-PCR方法从样品中扩增获得约500bp的DNA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是CGMMV的外壳蛋白基因,暂将该病毒分离物定名为GX-BG。外壳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已报道的CGMMV主要分为3大群体,GX-BG与中国辽宁分离物(CGMMV-LN)分别属于不同的群体。  相似文献   
110.
香蕉褐足角胸肖叶甲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褐足角胸肖叶甲的生物学特性,为害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2011年采用室内饲养和大田系统调查法,对褐足角胸肖叶甲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褐足角胸肖叶甲在广西南宁1年发生5代,世代重叠,3月底~4月初成虫开始活动,交配产卵,卵产于寄主根部10~15 mm的疏松土层.成虫取食香蕉未完全展开的嫩叶和刚抽蕾的嫩果皮,严重影响香蕉叶片光合作用和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商品价值.[建议]清除无用的吸芽苗、假茎枯叶和田边杂草,恶化害虫栖息环境;利用害虫的假死习性人工捕杀;适时采用化学药剂防治,并注意轮换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