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2篇
农学   61篇
基础科学   4篇
  14篇
综合类   278篇
农作物   51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111.
“生物化学实验”是生物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学习该课程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奠定了基础。从课程的重要性、课程的设置、教师责任心等方面,对“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与体会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2.
硅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两系杂交稻田两优4号为材料,于2009年在上饶师院生命科学学院试验田研究了硅肥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硅肥处理的水稻小区产量均高于不施硅肥的对照,平均比对照增产5.15%.其中硅肥为120 kg/hm2的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为559.09kg,比对照增产11.31%.水稻施加硅肥有利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每穗的实粒数的增加,平均比对照增加5.73%、10.28%.提高了水稻的结实率,但对千粒重和蛋白质含量影响不大,施硅显著提高稻米碱消值,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和水稻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提高大米的蒸煮品质和食味品质.同时水稻施加硅肥不仅降低了水稻植株高度,提高了水稻的根系活力,而且增加了水稻整个生育时期的纤维素的含量和水稻生育后期叶片叶绿素含量,促进了水稻的生长发育.说明在80~160 kg/hm2施用水平内,对水稻春光1号效应最明显.  相似文献   
113.
安徽省外来植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安徽省自然环境条件、外来植物、外来入侵植物,并分析了外来入侵植物区系及迁入方式。  相似文献   
114.
本文研究了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视域下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对植物组织培养教学内容进行了 梳理,设计了植物组织培养教学的步骤,提供了植物组织培养教学的辅助工具,最后对植物组织培养教学提出了一些 实施建议。本研究结果可为其他农林生物类课程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视角下有效应用教学模式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5.
为探究广丰千金薯和铁棍山药在分子水平的差异,以广丰千金薯(QJS)和铁棍山药(TGSY)试管苗的微型块茎为试验材料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QJS组和TGSY组样本间相关系数为0.42。QJS组和TGSY组表达量FPKM的对数值在0~1.5,表达量密度在0~1.0。与TGSY组相比,QJS组有4 765个基因下调,有5 112个基因上调。QJS组和TGSY组表达的共有基因有25 207个,QJS组单独表达的基因有5 261个,TGSY组单独表达的基因有3 571个。QJS组和TGSY组共发现611 49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和12 056个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与TGSY组相比,QJS组的淀粉合成酶3、α-淀粉酶3、β-淀粉酶、类黄酮3'-单加氧酶、类黄酮3'-羟化酶、花青素合酶等基因上调,而颗粒结合淀粉合酶2、蔗糖合酶1、扩展蛋白2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等基因下调。这可能是广丰千金薯微型块茎肉质绵密粉嫩、软糯爽口、胁迫防御、食后易胀的内在原因。结果可以为广丰千金薯的品种鉴定和分子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6.
杂交早稻栽插密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杂交早稻栽插密度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试验地的现状,通过几个品种的对比试验,为金优402在生产上找到合理的栽插密度、促进早稻增产增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7.
“95-4”系江西省广丰县农技站在“85-02”早籼稻大田中发现变异单株,经系统选育形成,2004年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定名为“赣早籼57号”。2004年在广丰县良种场、湖丰镇、管村乡、桐畈镇、霞峰镇等乡镇及周边的玉山县、上饶县、铅山县、信州区等地进行了示范推广种植,均表现高产稳产,米质较好,抗病虫性及抗旱性强,早熟等特点。现将其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特征特性1.1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江西省早稻早中熟组试验,单产为6 714.9 kg/hm2,居第3位,较对照浙733增产5.41%。2003年参加江西省早中熟A组试验,单产为…  相似文献   
118.
日本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揭新华 《世界农业》2002,(10):29-30
日本是一个山地多、耕地少、土地贫瘠、资源缺乏,而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1947年,日本农村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为54.2%,属于典型的“传统型”产业结构国家。此后,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农村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急剧下降,1955年为40.2%,1975年为13.9%,1998年为5.2%。日本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大致上有以下几条途径。一、大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减少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调动农民群众创造新职业的积极性二战前,日本农业长期具有“多劳多肥农业”之称,即主要采取多投劳…  相似文献   
119.
  【目的】  研究不同农业管理措施(耕作强度、施肥、轮作)对土壤化学特性、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为选择适合的、对农业管理措施敏感的土壤质量评价指标提供依据。  【方法】  2019年5月在霍伊特维尔(OHHO,始于1963年),伍斯特(OHWO,始于1962年),亚当斯(ORAD,始于1992年) 3个农业长期试验站分别采集了0—15 cm耕层土壤。在OHHO和 OHWO试验站,分别在免耕(NT)、深耕(CT)、浅耕(MT)条件下设轮作(玉米–燕麦–苜蓿)、单作(玉米)处理;在ORAD试验站,分别在为NT、CT条件下,设不施肥、施肥 (有、无覆盖物)处理。同年测定了土壤的pH、全氮、全碳、粘粒、砂粒、粉粒含量和β-葡萄糖苷酶、芳基硫酸酯酶、荧光素二乙酸酯活性。  【结果】  OHWO试验点不同处理间pH无显著差异。OHHO试验点玉米–燕麦–苜蓿轮作处理(COH)或玉米单作处理(CCC)与MT配合pH显著高于其他处理;ORAD试验点豆麦轮作、有覆盖物、施肥(PWY2),豆麦轮作、有覆盖物、不施肥(PWY)与NT配合 (PWY2-NT、PWY-NT),及小麦–休闲的WFa-NT与WFa-CT处理pH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耕作强度、作物轮作影响土壤pH,但pH没有一致的变化趋势,除PWY2-NT处理外施氮肥降低土壤pH。COH-NT、PWY2-NT、WFa2-NT 处理全氮、全碳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说明轮作、免耕配合施肥显著提高土壤全氮、全碳含量;OHHO、OHWO试验点各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ORAD试验点产量的变化表明除了农业管理措施,产量还受病虫害或当季突发自然灾害的影响。3个试验点轮作配合免耕β-葡萄糖苷酶、芳基硫酸酯酶、荧光素二乙酸酯活性最高。在OHHO试验点β-葡萄糖苷酶可以区分轮作配合浅耕或深耕(COH-MT、COH-CT),单作配合免耕、浅耕、深耕(CCC-NT、CCC-MT、CCC-CT)处理间的差异;在ORAD试验点可以区分豆麦轮作+覆盖物+施肥或不施肥分别配合免耕2个处理;区分麦–休闲+施肥或不施肥分别配合深耕2个处理间的差异,而全碳不能区分这些处理间的差异 。β-葡萄糖苷酶与全氮、全碳、芳基硫酸酯酶相关性达 5% 或 1% 水平。  【结论】  对外来扰动的敏感性表现为β-葡萄糖苷酶活性>全碳>产量,以β-葡萄糖苷酶活性判断,免耕配合轮作是较为理想的提高土壤质量的农业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0.
以一年生怀玉山三叶青地栽扦插苗和盆栽扦插苗的叶片为研究对象,利用便携式Li-6400XT光合测定仪测量光合特征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一年生盆栽扦插苗的净光合速率、平均细胞间CO2浓度、平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瞬时羧化速率均高于一年生地栽扦插苗。一年生盆栽扦插苗的水分利用效率、气孔限制值均低于一年生地栽扦插苗。一年生地栽扦插苗平均光下荧光和平均光下最大荧光均高于一年生盆栽扦插苗;PSⅡ有效光量子产量、光化学猝灭系数表现为一年生地栽扦插苗>一年生盆栽扦插苗;非光化学猝灭系数表现为一年生地栽扦插苗<一年生盆栽扦插苗;一年生地栽扦插苗的叶绿素相对含量高于一年生盆栽扦插苗,为其1.67倍。在叶形指数方面则是一年生盆栽扦插苗高于一年生地栽扦插苗。三叶青一年生盆栽扦插苗光合作用强于一年生地栽扦插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