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当前农产品追溯码安全性不高,难以保证一品一码等问题,以水产品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水产品追溯码加密算法。在深入分析各种追溯码编码方案和AES加密算法的基础上,对水产品监管码进行编码、压缩和十进制等长加密生成水产品追溯码。实验证明算法可行、可靠;密钥的动态变化和追溯码的唯一性,为追溯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安全保障。最后给出了该算法在水产品质量追溯系统中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2.
微藻日益重要的生态作用,已逐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综述了微藻在水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其中包括:光合制氢、固氮、利用微藻对水环境进行监测,改良水质,作为优质饵料、提高养殖动物的抗病能力,分析了微藻爆发形成的水华、赤潮以及其产生相应毒素给水产动物和人类带来的危害,并对微藻的应用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研究分别将K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K)的gp85基因以及env基因分别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ColdⅠ以及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测序验证后分别命名为pCold-K-gp85以及pcDNA3.1-K-env。pCold-K-gp85转化BL21大肠杆菌,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发现,该Gp85重组蛋白主要表达在包涵体中。利用纯化后Gp85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了抗ALV-KGp85蛋白的多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以及Westernblot试验进一步证明,所获得的抗Gp85蛋白的多克隆抗体能特异性的识别转染pcDNA3.1-K-env质粒以及感染ALV-K的DF-1细胞内表达的Env蛋白。以上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ALV-K宿主范围,细胞受体鉴定及亚群特异性诊断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对人工培育的1~43日龄的鲻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描述.根据卵黄囊、鳍和鳞片的变化,将鲻的胚后发育划分为仔育期、稚鱼期和幼鱼期3个时期.初孵仔鱼平均全长2.4421 mm,在水温19.94(±1.03)℃、盐度30、pH 8.10~8.15的条件下,初孵仔鱼至10日龄为早期仔鱼,4日龄仔鱼开口,孵化后11~26日龄为后期仔鱼,孵化后27~38日龄为稚鱼,孵化后39日龄进入幼鱼期.并研究了鲻胚后发育的生长特点,结果发现鲻仔稚鱼属于均匀生长类型.此外,还探讨了鲻胚后发育过程中的危险期,以及生长发育与生活习性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条石鲷早期生活阶段的发育特征,丰富其发育生物学基础资料库,也为判断种苗生产工艺的培育效果与适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常规采样方法和光学显微镜技术对条石鲷早期仔鱼发育过程进行连续观察,并对其营养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条石鲷在水温(27.8±1.05)℃、pH 8.15、盐度32‰的人工培育条件下,仔鱼卵黄囊在孵化2d后消失,油球消失于孵化后第6d,卵黄囊依照先卵黄、后油球的顺序被吸收,吸收速度呈先快后慢的变化趋势.初孵仔鱼在孵化后1d内生长迅速,之后生长速度减慢.仔鱼在孵出后48 h、卵黄囊消失时出现口裂,口径/全长比随时间变化一直保持上升趋势.条石鲷仔鱼的营养源可归纳为内源性营养—混合性营养—外源性营养3个阶段,分别对应于孵化后2、3~4和5d.[结论]条石鲷早期仔鱼形态发育与其摄食习性的转变相互适应.  相似文献   
6.
以一年生怀玉山三叶青地栽扦插苗和盆栽扦插苗的叶片为研究对象,利用便携式Li-6400XT光合测定仪测量光合特征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一年生盆栽扦插苗的净光合速率、平均细胞间CO2浓度、平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瞬时羧化速率均高于一年生地栽扦插苗。一年生盆栽扦插苗的水分利用效率、气孔限制值均低于一年生地栽扦插苗。一年生地栽扦插苗平均光下荧光和平均光下最大荧光均高于一年生盆栽扦插苗;PSⅡ有效光量子产量、光化学猝灭系数表现为一年生地栽扦插苗>一年生盆栽扦插苗;非光化学猝灭系数表现为一年生地栽扦插苗<一年生盆栽扦插苗;一年生地栽扦插苗的叶绿素相对含量高于一年生盆栽扦插苗,为其1.67倍。在叶形指数方面则是一年生盆栽扦插苗高于一年生地栽扦插苗。三叶青一年生盆栽扦插苗光合作用强于一年生地栽扦插苗。  相似文献   
7.
于 2005年 3月 5日 ~5月 3日连续监测了海水观赏鱼居室养殖循环系统的水质,研究该系统中三态氮的变化规律以及添加硝化细菌后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试验初期氨氮的质量分数迅速上升, 在 1周内达到高峰(峰值2.56mg/L),并在1.50mg/L的范围内维持 1周左右,此后迅速下降至0.01mg/L 左右,并一直维持在该水平直至试验结束。亚硝态氮的质量分数在氨氮的质量分数迅速回落时(约试验开始后 2周)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并在 3~3.5mg/L左右的水平上维持 2~3周时间(峰值为3.65 mg/L),此后迅速下降至0.01mg/L以下,并一直维持在低水平直至试验结束。而硝酸盐的质量分数在整个试验期间基本保持稳定上升的趋势,至本试验末期,NO3 - -N的质量分数达到 15mg/L左右。2)系统的生物滤器需要 4~5周左右时间才能基本成熟,即氨氮和亚硝酸氮均降至 <0.01mg/L,到达安全的质量分数,适合海水观赏鱼健康生长。3)添加硝化细菌的试验组,氨氮和 NO3 - -N的质量分数变化与对照组基本相似,而 NO2 - -N的质量分数变化与对照组明显不同。试验组从高质量分数水平迅速下降的时间比对照组提前了约 1周。  相似文献   
8.
广东池塘培育条石鲷仔、稚、幼鱼的早期发育和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广东饶平池塘人工培育的条石鲷( Oplegnathus fasciatus)仔、稚、幼鱼的形态发育和生长特性。条石鲷初孵的0日龄仔鱼全长(1.8755±0.060)mm,卵黄囊长径(0.739±0.135)mm,短径(0.489±0.089)mm。在水温为22~23℃的前期培育条件下,3日龄仔鱼的卵黄被完全吸收,而到第4天,仅见到卵黄囊残余物。混合营养期仅1 d。在水温为24~27℃、盐度29~30、pH 7.4~8.2条件下,3日龄的仔鱼已开口,但仍不能主动摄食,4日龄仔鱼便进入了外源性营养阶段。8日龄鳃弓形成,12日龄尾椎弯曲,25~30日龄仔鱼的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尾鳍先后出现,鳞片出现,进入稚鱼期。40日龄时进入幼鱼期,全身覆盖鳞片,条带全部形成,形态与成鱼相似。全长、体长、体质量和体高随日龄的生长速度均呈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体高/全长之比在0~5日龄时急剧下降,随后逐渐增高,20日龄后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9.
应用扫描电镜技术对人工繁育鲻(Mugil cephalus)早期发育阶段10、15、23、36、40和44日龄的仔、稚、幼鱼鳃结构作了观察,同时计测其呼吸表面积,探讨幼体体质量、体长与呼吸表面积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随着日龄增长,仔、稚、幼鱼的鳃结构和功能逐渐完善,鳃丝总数随仔、稚、幼鱼全长和体质量的增加分别呈幂指数式和对数式增加;单位长度鳃小片数与体质量之比值随体质量的增长呈幂指数式增加;体质量与总呼吸面积之间的变化关系以及体质量与单个鳃小片面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可分别用二次项关系式表达。研究结果表明,鲻鳃的发育和分化是与仔、稚、幼鱼的生长、形态发育及生理功能的完善同步。  相似文献   
10.
驼背鲈鳃丝的光镜、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驼背鲈Cromileptes ahivelis鳃丝的组织结构、表面形态特征及鳃小片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驼背鲈鳃丝和鳃小片的表面结构和超微结构与其他硬骨鱼类的基本相似,鳃丝表面分布有众多规则或不规则的环形微嵴、沟、坑、孔等结构.鳃丝排列紧密,末端膨大;鳃丝呼吸上皮细胞薄,其下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胞间具分泌细胞开口.鳃小片表面呈褶皱状、凹凸不平,排列在鳃丝两侧.鳃小片是由上下2层单层呼吸上皮细胞以及把它们撑开的支持细胞所构成,泌氯细胞大量分布在鳃丝、鳃小片上,并有开口通往外界.讨论了驼背鲈鳃结构与功能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