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6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禽业》2015,(10)
2015年7月28日,某羊场有一批山羊(280只左右)近期出现消瘦、食欲减退、贫血等临床症状,一周内死亡7只。剖检发现瘤胃有大量肉红色寄生虫虫体,经镜检虫体为山羊前后盘吸虫。按患羊体重使用硝氯酚伊维菌素片冲水口服,加之羊舍环境消毒和限制自由放牧措施,一周后,病羊没有出现死亡,逐步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中药及益生素替代抗生素应用于文昌鸡的临床效果,选用1日龄雌性文昌鸡2.7万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 500只。基础日粮中添加0.02‰的维吉尼亚霉素作为抗生素组,基础日粮中添加0.5%的3个中药复方和0.02%的益生素作为中药益生素组,试验期135d,测定不同日龄文昌鸡生长性能、血生化及血液学指标。结果显示,在整个试验期间,中药益生素组的死亡和淘汰率低于抗生素组,体质量高于抗生素组(P>0.05),并在文昌鸡100日龄时呈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益生素组的白细胞数在85日龄时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红细胞数在70,85日龄时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日粮中添加中药和益生素在100日龄显著提高血清总蛋白的含量(P<0.05),100,115,135日龄中药益生素组的白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整体上未见明显变化。结果表明,鸡日粮中添加0.5%的中药复方Ⅰ和0.02%的益生素能明显降低死亡率和淘汰率;日粮中添加0.5%的中药复方Ⅲ和0.02%的益生素的促生长作用优于抗生素;日粮中添加3种复方中药及益生素对文昌鸡的血液生理学指标和血生化指标无不良影响;中药复方Ⅱ中的组合仍要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3.
通过调查广东地区不同宿主(猪肉类、鱼类、禽类、宠物等)体内猪链球菌带菌情况,以期评估猪链球菌的流行风险。分别从不同地区采集不同种类样本,分离培养猪链球菌,经PCR鉴定为阳性后,进一步进行生化试验及药敏试验分析。从采集的848份样本中共分离到31株猪链球菌,其中血清9型11株(占35.5%),血清2型、8型、18型、26型及31型各1株,且所分离的菌株均呈现多重耐药性。猪链球菌在多种不同宿主中均能检测到,特别是血清9型,提示可能带来的猪链球菌流行风险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凉茶渣在畜牧业中的资源化利用,本研究以黑曲霉为菌种固态发酵凉茶渣,首先在单因素试验条件下考察了时间、温度、含水量、浸泡液pH、氮源和碳源对凉茶渣降解率和产物pH的影响;再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和规模化生产实际需要,以4%硫酸铵为氮源,2%葡萄糖为碳源,以降解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工艺;并通过检测超氧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评价凉茶渣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发酵前后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发现,含水量为60%,浸泡液pH为9.0,31℃发酵168 h是凉茶渣的最佳发酵工艺参数。最佳工艺条件下凉茶渣的降解率为25.23%,发酵产物pH为4.53。当凉茶渣发酵前水提液浓度为24 mg/mL时,超氧自由基清除率为43.56%,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47.06%,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0.71%;当最优条件下发酵产物水提液浓度24 mg/mL时,超氧自由基清除率为30.77%,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95.63%,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7.36%。本试验结果表明,黑曲霉是适宜的凉茶渣发酵菌种,且凉茶渣经过黑曲霉发酵后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快速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并同步鉴别高致病性PRRSV毒株(HPPRRSV),根据PRRSV囊膜蛋白GP2基因保守序列和HP-PRRSV特有的Nsp2基因区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扩增引物和杂交探针,通过双重一步法RT-PCR不对称扩增和双重微球杂交反应,建立了双重液相基因芯片方法。对12株PRRSV以及其他12种猪病原体的检测显示,该法能特异性检测12株PRRSV毒株并准确鉴别其中7株HP-PRRSV,与其他病原体无交叉反应;对PRRSV、HP-PRRSV病毒液的检测低限均小于每个反应0.5TCID_(50);其组内、组间检测变异系数均10%;检测55份疑似临床样品并与商品化荧光RTPCR试剂盒比较检测结果,符合率达98.2%(54/55)。研究结果为适应临床快速检测PRRSV提供了一种新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广东地区蓝舌病流行病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广东省牛羊蓝舌病(BT)的流行情况,本研究于2013年与2014年的4月~7月在广东省13个市的不同牛场和羊场随机采集716份血清样品。采用竞争性ELISA检测方法,对这些血清样品进行BT病毒(BTV)抗体检测,结果显示BTV抗体的阳性率为56.70%(406/716)。其中牛和羊BTV抗体平均阳性率分别为69.62%(362/520)和22.45%(44/196),表明广东省牛羊普遍存在BTV感染,而且牛的感染率比羊高。通过对新生犊牛的BTV抗体跟踪,分析其母源抗体的存在以及其维持时间,结果显示新生犊牛能够获得7周以上的被动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7.
肉品安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预测肉品微生物的变化是监测食品货架期的基础,它根据食品微生物在不同加工技术、储藏和流通条件下的变化规律,通过建立模型和计算机处理,判断食品内主要致病菌和腐败菌生长或残存的动态变化,从而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作出快速评估和预测。生鲜肉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生产加工过程中微生物污染所致,不同的微生物在特定的条件下生长速率不同,因此不同冷鲜肉类上的特定腐败菌也有所不同。根据微生物在特定的肉类以及环境条件下的生长规律构建微生物预测模型,从而进行货架期预测。综述各种冷鲜肉上的腐败菌以及当前的微生物预测模型种类,并展望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2009年,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多个地方猪和人群中暴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严重影响.及时快速的诊断是有效控制疫情大规模暴发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近几年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猪流感诊断方法在快速、准确性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对H1N1猪流感概况及猪流感的诊断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寄生原虫是一类单细胞寄生性原虫,包括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spp.)、锥虫(Trypanosoma spp.)、疟原虫(Plasmodium spp.)、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pp.)和艾美耳球虫(Eimeria spp.)等,可引起严重危害人类与动物健康以及对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原虫病。寄生虫入侵宿主后的发育和繁殖需要大量的嘌呤核苷酸,相应的嘌呤碱基在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的催化下生成对 应的嘌呤核苷酸。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是一类参与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的重要代谢酶,广泛存在于寄生原虫中。寄生原虫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主要包括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和次黄嘌呤 - 鸟嘌呤 - 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两者在寄生原虫中分别催化腺嘌呤核苷酸、次黄嘌呤核苷酸、鸟嘌呤核苷酸和黄嘌呤核苷酸合成,从而参与寄生原虫的多个生化代谢过程,不仅为寄生原虫核酸生物合成等提供前体物质,还为虫体提供通用能量载体。由于寄生原虫的嘌呤补救途径明显区别于宿主的从头合成途径,且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是寄生原虫嘌呤补救途径的关键酶,因而近年来寄生原虫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成为抗原虫药物候选靶标的研究热点,以寄生原虫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为潜在靶标,特异性筛选、设计抑制剂,并开发抗寄生原虫药物取得重要进展。以利什曼原虫、锥虫、疟原虫和弓形虫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为重点,综述寄生原虫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的基本特征、生物学功能、抑制剂筛选与应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抗寄生原虫药物靶标研究与新型抑制剂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1株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ALV)的囊膜蛋白env的分子特征。【方法】利用鸡成纤维细胞(DF-1)培养疑似禽白血病病鸡的血清样品,通过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定ALV亚群。对env基因PCR产物进行测序,利用SeqMan拼接env基因。将该env基因与国内外多个ALV亚群进行序列比对及遗传进化分析,并借助多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对env蛋白进行分析,包括理化性质、亲/疏水性、跨膜区、信号肽、糖基化位点、磷酸化位点、乙酰化位点、二级结构、三级结构、抗原决定簇和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结果】ALV-J毒株的env基因全长1 719 bp,获得GenBank登录号为OP837418,其与J亚群ALV位于同一进化分支,相似性为89.3%~94.8%。该env蛋白有2个跨膜区,是由572个氨基酸组成的不稳定的亲水蛋白,不稳定系数预测值为43.49,总平均亲水性为―0.201;该env蛋白为非分泌蛋白,无信号肽,有17个N-糖基化修饰位点、77个O-糖基化修饰位点、42个磷酸化修饰位点、21个潜在抗原决定簇和9个连续碱基数超过10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