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5篇
  11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甘蔗横向种植机补种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甘蔗横向种植机在种植过程中出现的漏播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51单片机的甘蔗实时补种系统。通过对充种、储种、供种、护种及投种过程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的仿真分析,确定了影响补种效果的主要因素,设计了补种系统的关键部件。该系统采用AT89C52单片机、3套对射型激光传感器分别对漏种、补种箱和储蔗槽中蔗种余量不足的情况进行信号采集,进行漏种计数显示和实现蔗种余量不足时的报警,步进电机作为动力源,驱动辊耙转动完成补种过程。选取行进速度和补种辊槽数为试验因素,以补种成功率和重置率为补种性能指标,进行了二因素五水平的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结果表明,行进速度对补种成功率的影响极显著,补种辊槽数对补种成功率的影响极显著;利用Excel软件进行了二次回归方程分析,得出当行进速度为3 km/h、补种辊槽数为10个时,补种成功率达到93.97%,重置率为1.69%。设计的实时补种系统性能稳定可靠,解决了播种器工作过程中的漏种问题。  相似文献   
2.
根据甘蔗收获机切割器动态分析结果中应力集中区域较多、振动较大的问题,针对减小甘蔗破头率和能耗及提高整体刚度的需求,在满足工作条件的情况下,以最小柔度为优化目标,对切割器结构进行拓扑优化设计,以优化所得构型为基础,提取并建立切割器新模型。最后,对新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切割器的1阶固有频率提高了10.05%,2阶固有频率提高了15.15%,Z向位移和综合位移分别减少了55.58%和44.58%,质量也减少了3.37%,应力集中区域刚性得到明显提升,为同类甘蔗收获机切割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最近对肉鸡加工生产线和超市产品的调查表明,这个问题比想象的更加普遍。并已经影响到肉鸡肉产品的质量和禽类的健康,这一疾病现在被称为黑骨综合征(black bone syndrome,BBS)。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SO42-/TiO2-ZrO2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β-月桂烯与马来酸酐的Diels-Alder反应,通过GC、GC-MS和红外分析,确定其主产物为4-(4-甲基-3-戊烯基)-4-环己烯-1,2-酸酐。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对β-月桂烯与马来酸酐的Diels-Alder反应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较好的选择性。考察了其催化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适宜的催化剂制备条件是:n(钛)∶n(锆)为1∶1,焙烧温度450℃。Diels-Alder反应优化的工艺条件:n(β-月桂烯)∶n(马来酸酐)为1∶1、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60℃、催化剂用量1%。该条件下β-月桂烯转化率96.5%,产物选择性94.0%,产物得率90.7%。同时考察了催化剂放置时间对异构产物的影响和催化剂重复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以2004年对西安入境游客做的市场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运用对应分析方法,对西安的几大客源国旅客认定的影响因素作了量化分析,得出国别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结论:在影响因素中,旅游景点和好客程度是影响较重要的一类,价格、服务水平、设施、交通为次重要的一类。  相似文献   
6.
广西中小企业进入越南市场的SWO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WOT法是一种对企业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综合分析,从而发现问题,确定策略的科学的战略分析方法.广西的中小企业要进入越南市场,必须要进行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等全面综合的分析,以制定正确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1990年Kaiander等[1]在胎牛血清中发现一种非常微小的细菌,命名为Nanobacterium sanguine-um,简称为纳米细菌(Nanobacteria).随后在人、牛、鹿等哺乳动物以及碳酸盐、金属硫化物、硅的氧化物等矿物岩石中先后发现了纳米细菌的存在,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普遍认为纳米细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病原菌,它的发现为人类多种疾病发生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采用微波加热和常规加热方法聚合得到聚松香丙烯醇酯,分别对聚合物进行了红外、紫外、软化点和热失重分析。结果表明,微波加热聚合得到聚松香丙烯醇酯具有交联结构,松香的共轭双键参与了反应,软化点在300℃以上,微波加热反应的聚松香丙烯醇酯的相对分子质量在29 305以上,常规加热方法聚合得到聚松香丙烯醇酯相对分子质量在3 910以上,常规加热方法聚合时加入交联剂后得到的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在9 729以上,聚合物中残留有更多的双键,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减弱。采用微波加热合成聚松香丙烯醇酯快速简便,聚合物性能优于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乙酸乙酯为溶剂 ,无水AlCl3作催化剂 ,由大茴香油在室温下反应 4h ,合成了聚合物大茴香油聚合树脂 (简称PAOR)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了树脂的分子质量 ,对树脂进行IR、UV测试分析 ,并考察了树脂对桔皮色素的柱层析吸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 ,合成树脂的分子质量约 1.0 2× 10 3,PAOR在 965cm- 1吸收峰减弱 ,在 70 0~ 80 0cm- 1之间出现 3个新峰 ;PAOR紫外最大吸收峰蓝移 11nm ,表明大茴香油中的双键参与了聚合反应 ,产物中存在芳环三取代物。讨论了反应机理 ,PAOR对桔皮色素有良好的吸附作用 ,树脂的重复使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对广西“京族三岛”、巴马瑶族自治县和旧州村进行案例剖析,总结出“非遗+旅游”的文旅融合助力模式、“长寿文化+”的多业态发展助力模式和“绣球文化+基地化”的基地化生产助力模式。探索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以此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