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91篇
林业   59篇
农学   62篇
基础科学   2篇
  36篇
综合类   223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209篇
畜牧兽医   188篇
园艺   43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4 毫秒
141.
普洱茶抗辐射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通过紫外线辐射体外培养的NIH-3T3成纤维细胞,观察其损伤情况和普洱茶浸出物对细胞的保护作用,并设置Vit E的阳性对照和蒸馏水的阴性对照,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结果证明,紫外线辐射可引起NIH-3T3成纤维细胞损伤,Vit E以及普洱茶浸出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紫外线辐射的损伤效果,表明普洱茶具有抗紫外线辐射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2.
克隆16S rDNA、DNA促旋酶A亚基编码基因gyrA和B亚基编码基因gyrB对分离自石斛兰(Dendrobiumsp.)叶片的广谱抗真菌生防芽孢杆菌R31进行鉴定。首先通过生理生化测定和克隆16S rDNA序列,分析显示其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但不能准确鉴定到种;然后分别利用克隆的gyrA基因和gyrB基因以及其BLAST分析结果构建系统发育树,最终将该菌株确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结果显示利用16S rDNA与gyrA基因组合可以快速鉴定枯草芽孢杆菌,利用16S rDNA与gyrB基因组合可以快速鉴定枯草芽孢杆菌及其近缘种。  相似文献   
143.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是一种能够引起鸡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疱疹病毒。由它所引起的疾病称为鸡传染性喉气管炎。该病毒在分类上属于疱疹病毒科α亚科,学名为鸡疱疹病毒I型(gallid herpesvirus I)。  相似文献   
144.
肌球蛋白轻链1基因(MYL1)的2个剪切体MLC1f及MLC3f在骨骼肌不同发育时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了解MYL1基因在猪骨骼肌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电子克隆、RT-PCR扩增及实时定量PCR方法克隆和鉴定了猪MYL1基因mRNA 5个选择性剪切体(MLC1f、MLC3f、MLC5f-A、MLC5f-B和MLC5f-C)。其中MLC5f-A、MLC5f-B和MLC5f-C是在猪背最长肌中鉴定到的MYL1基因的3个新转录本,目前在人、鼠等其它物种尚无这三种转录本的报道。结果表明,剪切体MLC3f在180日龄长白猪中的表达量最高,而剪切体MLC1f则是在90日龄蓝塘猪的表达量最高;剪切体MLC5f-A在蓝塘与长白猪中各发育时期的表达量都很低;除了剪切体MLC1f外,其余转录本的表达量均为随个体体重的增加而逐步增加。通过对MYL1基因不同选择性剪切体的鉴定,为其在骨骼肌不同发育阶段或组织类型特异性表达调控研究奠定了基础,为该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45.
植物种子中含有大量热稳定蛋白,这类蛋白质包含了LEA蛋白、蛋白酶抑制剂、甜蛋白和热激蛋白等重要的蛋白组分。热稳定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揭示了这些蛋白成分与种子胁迫耐性密切相关。对种子热稳定蛋白的深入研究将进一步揭示这些蛋白在种子发育过程和抵御环境胁迫的作用机理,其应用研究对改良作物品质、提高种子和植物体对逆境胁迫的耐性及相关食品加工业具有重要意义。现综述与种子热稳定蛋白的类型和相关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6.
鳜鱼生长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了解选育过程中鳜鱼(Siniperca chuatsi)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化规律,本研究以来自湖南、江苏、广东的翘嘴鳜为基础群体,构建了21个同胞半同胞家系,利用动物模型对不同家系进行了遗传分析:鳜鱼210日龄体重、体长的遗传力为0.40、0.45,属于高遗传力;体高的遗传力为0.29,属于中遗传力。相关分析表明,鳜鱼体重?体长间的遗传相关为0.96;体长?体高间的遗传相关为0.92,体重?体高间的遗传相关为0.94,因此进一步选育采用个体选育或者个体选育与家系选择法相结合的方法都能获得较好的结果;对某一生长性状进行选育时,其他两个相关性状也会得到间接选育。经过选育鳜鱼F2群体平均体重遗传进展为7.5 g,较第一代增加7.5%,F3群体平均体重的遗传进展为9.75 g,较第二代增加9.0%。F3群体平均体长与F1比较无显著提高。F3群体平均体高的遗传进展为0.22 cm,较第一代增加9.9%。本研究旨在为提高鳜鱼育种效率提供重要参数,加速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147.
珠江流域3个野生大眼鳜群体的形态差异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采用传统形态学和框架分析法,对广西三江段的右江(ZY)、左江(YJ)及红水河(HSH)野生大眼鳜(Siniperca kneri)群体的110个个体形态比例性状进行比较研究。利用SPSS17.0软件对33项(11项传统形态与21项框架形态)形态学可量性状比例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依据可量性状的LSD单因素比较分析结果,3个种群大眼鳜的显著差别主要体现在头部及尾部性状特征;其中,红水河群体分别与右江群体、左江群体在头部[HW/BL、ED/BL、U(10-11)]及尾部[CPL/BL、N(5-6)]存在显著差异,而右江群体与左江群体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比较大眼鳜群体形态差异上,框架结构性状C(1-11)、E(2-11)、F(2-10)、G(3-4)、I(3-9)、M(4-10)、K(4-9)、J(4-5)、T(9-10)、O(5-8)、N(5-6)、P(5-7)、R(7-8)、S(8-9),即大眼鳜的头部及躯干部框架性状可以作为解释其差异的主要成分,而传统形态外形大小则作为解释其差异的次要成分。LSD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和聚类分析结果均一致表明:左江群体与右江群体首先聚为一支,再与红水河群体聚为一支。以上结果显示:大眼鳜3个群体存在形态差异,且与其地理分布密切相关。本研究从形态特征上为珠江流域广西江段大眼鳜群体的划分提供科学数据,为大眼鳜优良品种的培育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8.
【目的】从细胞学角度研究细胞自噬过程中膜结构细胞器的变化及其与自噬体发生的关系。【方法】以基因互作引起细胞调亡现象发生的水稻爪粳杂种F1和天然化合物印楝素、喜树碱、苦参碱诱导凋亡的昆虫细胞Sf9为材料,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技术观察细胞自噬凋亡期间自噬体的特征。【结果】水稻杂种F1花粉母细胞在不同发育时期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部分细胞内线粒体形态发生显著变化,形成长哑铃型或线管状,最后两端弯曲形成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绒毡层细胞均出现内质网膨大,且逐渐包裹周围其它细胞器,如线粒体,形成双层膜结构的自噬体,最终引发细胞的自噬性凋亡。喜树碱和苦参碱诱发凋亡的细胞胞内线粒体形态发生拉长、弯曲,最后闭合形成包裹其它细胞器的双层膜结构自噬体;印楝素和喜树碱诱发凋亡的细胞胞内核通过分页和出芽的方式形成双层膜结构自噬体。【结论】动植物细胞自噬凋亡过程中,内质网、线粒体和细胞核3种膜结构细胞器均是自噬体膜结构的直接来源,然而3种膜结构细胞器参与自噬体形成的程度和方式因物种、细胞种类以及自噬诱发因素的变化而不同。  相似文献   
149.
在室温26(±1)℃尧相对湿度80%~85%条件下,分别采用8种不同光周期(光暗比为0:24、6:18、8:16、10:14、12:12、14:10、18:6、24:0)对利用人工半合成饲料饲养的斜纹夜蛾各虫态进行处理遥结果表明袁光周期对斜纹夜蛾的化蛹率尧羽化率尧总存活率及产卵量均有较显著的影响袁而对其发育历期无显著影响袁当光暗比为12颐12时各虫态生长发育状况最好。  相似文献   
150.
目的 探索快速可靠检测血液标本中光滑念珠菌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真菌26S rDNA D1/D2区序列作为引物,单独和同时扩增光滑念珠菌及白色念珠菌与光滑念珠菌混合物,对血液标本进行荧光定量检测.结果 本方法不仅能够稳定的扩增出光滑念珠菌26S rDNA序列,并且能准确区分出混合物中的白色念珠菌与光滑念珠菌.结论 应用26SrDNA D1/D2区序列的荧光定量PCR是快速、敏感和特异的检测光滑念珠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