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39篇
  免费   2330篇
  国内免费   3191篇
林业   3074篇
农学   2430篇
基础科学   1861篇
  3877篇
综合类   16538篇
农作物   2308篇
水产渔业   1150篇
畜牧兽医   5242篇
园艺   2336篇
植物保护   1544篇
  2024年   217篇
  2023年   699篇
  2022年   1643篇
  2021年   1696篇
  2020年   1550篇
  2019年   1580篇
  2018年   1011篇
  2017年   1700篇
  2016年   1151篇
  2015年   1652篇
  2014年   1742篇
  2013年   2041篇
  2012年   2867篇
  2011年   2895篇
  2010年   2739篇
  2009年   2463篇
  2008年   2537篇
  2007年   2286篇
  2006年   1957篇
  2005年   1531篇
  2004年   917篇
  2003年   635篇
  2002年   593篇
  2001年   659篇
  2000年   575篇
  1999年   278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2篇
  1962年   7篇
  1956年   15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The abnormality of the central noradrenergic system in Alzheimer's disease has two cases: decrease or increase. The former is easy to be understood, because it is resulted from the outstanding forfeit of the noradrenergic neurons in the nucleus locus ceruleus (nLC); but the noradrenalin concentration does not change and enen increase, it seems to disagree with the loss of the noradrenergic neurons in the nLC. This article put emphasis on it, enumerated the related evidence and analyzed the possible causes. At present time, the drugs to increase noradrenalin is used mostly in clinic. This paper summarized it and put forth our own opinions.  相似文献   
102.
以棉铃虫 H elicoverpa armigera和亚洲玉米螟 Ostrinia furnacalis为试虫 ,建立 Na+- K+-ATPase最佳反应系统 ,研究典型光活化毒素 α-三噻吩 (简称 α- T)对 Na+- K+- ATPase的影响。棉铃虫 Na+- K+- ATPase活力最佳测试条件为酶源蛋白浓度 6μg/ m L ,反应温度 35~ 4 0℃ ,反应时间6min;亚洲玉米螟则为酶源蛋白浓度 8μg/ m L,反应温度 35℃ ,反应时间 6min。近紫外光照 (30 0~4 0 0 nm )对棉铃虫和亚洲玉米螟离体 Na+- K+- ATPase活力基本没有影响 ,但对活体活力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光照和无光照条件下 ,α- T对两种昆虫离体和活体 Na+- K+- ATPase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光照组 α- T对亚洲玉米螟 Na+- K+- ATPase的抑制率高于无光照组 ,且处理浓度或剂量越高 ,其抑制率越大 ;对棉铃虫 Na+- K+- ATPase抑制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3.
MCPB-ethyl疏花对富士苹果授粉受精及胚珠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在花期用MCPB-ethyl处理,对富士苹果花粉的发芽、花粉管的伸长以及胚珠的发育等进行了形态方面的观察和探讨,以阐明MCPB-ethyl的疏花机制。结果表明,MCPB-ethyl对花粉的发芽及花粉管的伸长没有影响,整个受精过程与对照相同,没有发现异常。但受精后胚乳核只进行了数次分裂便停止生长,此后珠皮、珠心细胞迅速解体。根据以上结果,认为MCPB-ethyl的疏花效果不是通过影响花粉的发芽或花粉管的伸长阻碍受精所致,而是使胚和胚珠的发育停止,形成离层导致了落花。  相似文献   
104.
作者采用室内外结合的方法,根据台湾稻螟幼虫、蛹、卵的形态特征,制定了台湾稻螟分龄分级标准,并按所测定的相应虫态历期,采用分龄分级法进行了3年的发生期预测验证,平均准确率达96.7%,用于指导大田防治1.93万hm~2,平均防治效果达85.8%。  相似文献   
105.
本文通过对华北地区有代表性的作物生境,采用人工挂卵的方法,系统调查研究了玉米螟赤眼蜂在17种生境中的分布和种群动态。结果表明,玉米螟赤眼蜂在不同生境中的分布、发生时间和种群数量有所不同,说明其对生境有一定的选择性。玉米螟赤眼蜂自然种群消长有4个峰,其中以春甘薯田的发生时间最长,种群数量最大,最具代表性。这4个峰在春高粱间作菜豆、春花生、平作夏玉米和夏玉米间作直立型绿豆这4种生境中也不同程度地出现。间作豆科作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玉米螟赤眼蜂的寄生率。玉米螟赤眼蜂种群数量年度间变异较大,特别是干旱的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就夏玉米间作匍匐型绿豆对玉米螟赤眼蜂增诱作用及其在穗期玉米螟防治中利用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夏玉米间作匍匐型绿豆结合接种式放蜂区,与平作夏玉米结合接种式放蜂区和不放蜂对照区相比,明显提高了玉米螟赤眼蜂对螟卵的寄生率,1992年三者人工挂卵的卵块总寄生率分别为26.7%、3.6%和0;1993年分别为28.0%、6.6%和1.0%,自然落卵的寄生率分别为69.1%、22.4%和4.6%。1994年用心叶期抗螟品种间作绿豆结合接种式放蜂区,人工挂卵的卵块总寄生率为30.7%,而平作夏玉米不放蜂对照区仅为2.5%;自然落卵的卵块寄生率前者为56.2%,后者为12.3%。心叶期抗螟品种间作匍匐型绿豆结合接种式放蜂区、心叶期抗螟夏玉米平作不放蜂和感螟品种不放蜂对照区的平均百株蛀孔数分别为54.8、102.6和277.2个,放蜂区与两个不放蜂对照区相比,对玉米螟的防效分别为46.6%和80.2%。试验结果显示采用心叶期玉米抗螟品种间作匍匐型绿豆,并接种释放少量赤眼蜂等综合措施对穗期玉米螟害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7.
湘黄鸡进行专业户(场)散养时,由于生产方式不同于舍饲群养,其生产环境、食物结构和易感病种类都必然发生变化。对此,笔者结合临床所遇病例进行了研究总结,对散养湘黄鸡的几种常发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防治特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8.
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R-PCR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PEDV)的N基因自行设计和合成了一对可扩增长度为 641bp目的片段的引物 ,成功地建立了检测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RT PCR方法。对猪轮状病毒 (PR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TGEV)的RT PCR检测结果均呈阴性。对PEDV JS株的RT PCR产物的序列分析表明 ,与CV777株的同源性为 97 3 %。  相似文献   
109.
猪大肠杆菌水肿毒素SLT-IIeA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以本地猪水肿病大肠杆分离物ED1株为材料 ,利用 PCR克隆了含猪水肿病大肠杆菌 (VTEC) slt-IIe A基因 987bp的片段 ,并测定了含该克隆片段的 Bam HI、Hind 酶切片段的核苷酸序列。结果表明 ,slt-IIe A基因的编码区全长 960 bp,编码 3 1 9个氨基酸的蛋白质 ,序列与国外报导的 S1 1 79株进行比较发现其核苷酸同源性为 98.9%。经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 99.7%。这为进一步研究 slt-IIe A的生物学特性、水肿病的分子诊断及其防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0.
冰核细菌对仁用杏胚珠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透射电镜对两个仁用杏品种‘白玉扁’和‘一窝蜂’接种冰核细菌并低温处理后的胚珠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 发现冰核细菌对胚珠的超微结构有一定影响: (1) 使珠心细胞发生严重的质壁分离,细胞质中存在大量泡状结构, 线粒体的内部结构完全被破坏, 呈透明状, 而且有些珠心细胞中形成同心圆状的多膜内含物; (2) 使胚囊中卵细胞的细胞核外膜膨胀, 甚至核膜局部解体, 细胞质中细胞器减少。这些变化致使胚珠发育不正常, 影响受精而导致减产或绝收。接种冰核细菌并低温处理比单纯低温处理对胚珠超微结构的破坏程度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