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03篇
  免费   1138篇
  国内免费   1572篇
林业   1222篇
农学   1136篇
基础科学   832篇
  1952篇
综合类   8761篇
农作物   1134篇
水产渔业   615篇
畜牧兽医   2779篇
园艺   1353篇
植物保护   829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348篇
  2022年   882篇
  2021年   958篇
  2020年   789篇
  2019年   685篇
  2018年   581篇
  2017年   957篇
  2016年   566篇
  2015年   909篇
  2014年   935篇
  2013年   1148篇
  2012年   1638篇
  2011年   1622篇
  2010年   1565篇
  2009年   1355篇
  2008年   1295篇
  2007年   1112篇
  2006年   909篇
  2005年   732篇
  2004年   439篇
  2003年   267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239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生长猪对菜粕和豆粕中磷真消化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6头健康大白×长白阉公猪为消化试验动物,采用6×6拉丁方设计,设6个磷水平(0.11%,0.22%,0.33%,0.44%,0.55%,0.53%),以豆粕、葡萄糖、玉米淀粉等为基础,以菜粕为待测植物性饲料,配制半纯合试验饲粮,其中菜粕和豆粕为磷唯一来源。日粮中添加0.35%Cr2O3作为外源指示剂。分6个试验期(每期8 d,6 d适应期,2d收粪期),测定了生长猪内源磷排泄量及菜粕和豆粕磷的真消化率。结果表明:生长猪内源磷的排泄量为0.210 8g/kg DMI,菜粕、豆粕及6个半纯合饲粮中磷表观消化率分别为-0.30%,25.77%,7.25%,16.29%,16.54%,23.62%,15.04%,28.97%,而其真消化率分别为10.21%,32.94%,26.22%,23.62%,22.95%,23.57%,22.81%,32.94%。说明饲料磷真消化率更能反映动物对饲料磷消化吸收的真实情况,具有相对较好的重演性。  相似文献   
992.
冶河流域径流减少的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1970—2000年滹沱河的重要支流——冶河流域径流减少的主要驱动因子气候和地表覆被的变化趋势及其对流域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30年来,流域降水量减少,流域内的年平均气温上升并达到显著水平。流域1995年有林地和高覆盖草地所占面积同20世纪80年代相比大幅减少,林地和草地的质量有所下降,到了2000年有所回升;流域内农田的有效灌溉面积逐年增加。同时流域的径流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年均流量自1966年以来不断减小,尤其是80年代以后下降趋势更明显。以致上游长年有水河流部分河段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断流。  相似文献   
993.
用不同类型的水稻鉴别品种鉴定江苏稻瘟病菌的致病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DNA指纹图谱和系谱, 从1999年采集的96个江苏稻瘟菌株中选择44个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 它们被鉴定为7个生理小种. 用日本清泽系列单基因鉴别品种和LTH近等基因系(NILs)鉴别品种分析, 分别产生27和10个致病类型, CO39 NILs对江苏菌株几乎没有鉴别作用. 分析结果可见供试菌株之间致病性差异极大. 研究表明, 发展包含较多抗病  相似文献   
994.
龙治坚  范理璋  徐刚  余马  韩国辉 《种子》2015,(3):27-29,35
为提高距瓣尾囊草种子的发芽速度和发芽率,更好地对珍稀濒危植物距瓣尾囊草种质资源进行保存、开发及可持续利用,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及6-苄氨基嘌呤(6-BA)4种外源植物激素对距瓣尾囊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适的浓度范围内,外源激素能提高距瓣尾囊草种子的发芽率,缩短发芽时间;800 mg/L的GA3、100 mg/L的NAA和1 mg/L的6-BA处理效果最佳,种子的萌发率分别为63.33%、76.67%和63.33%;而高浓度的NAA和6-BA对种子的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5.
本实验采用穗离体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培养温度对小麦蛋白质及其组分和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表明:在扬花前3天至乳熟期间,温度对小麦籽粒总蛋白质的含量影响不大,但对蛋白质组分影响较大,低温有利于清蛋白的形成,高温有利于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的形成;同时试验还表明低温条件下小麦茎杆总蛋白含量高于高温培养下的茎杆含量;不同培养温度对小麦结实率和粒重也有影响,小麦1.2小花和整穗可见花结实率随温度增高而上升,到20℃时达到最大,分别为96.36%和72.11%,百粒重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974013.另外本试验还对受温度影响的13个指标进行了因子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3个指标可以压缩为3个因子,因子1可以命名为产量因子,决定总变异的48.045 4%,因子2和因子3可合称为蛋白质组分和粒重因子决定总变异的51.9546%.  相似文献   
996.
剪根稻苗移栽后叶鞘~3H-同化物的运转分配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3H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了剪根稻苗移栽后叶鞘同化物的运转分配特点。结果表明,剪根处理稻苗各器官干重均低于对照,而3H-同化物的比活度却高于对照,标记后10d多数器官高出对照1倍左右,分蘖高2倍,新根高4倍。剪根处理发根节和新根的放射性总活度和3H-同化物的分配比例均高于对照,意味着其新根的发生更加依赖于主茎叶鞘物质输出。  相似文献   
997.
热固性树脂包膜控释肥料肥效期的快速预测方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采用静水溶出率的方法,在25℃、40℃、60℃7、0℃、80℃和100℃条件下,探讨了控释肥料中养分累积释放率与温度的变化规律,以期建立控释肥料肥效期或养分释放期的快速预测方法。结果表明,从低温到高温的各种温度处理下,Scotts公司的Osmocote热固性树脂包膜控释肥料养分累积释放曲线都呈二次曲线,相关指数R2均大于0.996。温度与包膜控释肥料肥效期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并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相关指数R2大于0.993。在高温下培养3或8.h建立的预测预报回归方程,可以快速而准确地预测预报包膜控释肥料在常温下(25℃)的肥效期,预测值与实测值只相差2.4.d;而习惯上的微分溶出率法却相差29~42.d。表明用高温下的肥效期预测预报回归法可以在数小时内准确、迅速地预测控释肥料的肥效期。同时该方法可作为控释肥料在线生产质量控制和市场上控释肥料质量检验的候选方法。  相似文献   
998.
重庆市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前沿,其水土流失对整个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影响。依据1999年重庆市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结合水土流失观测资料,评价了重庆市土壤侵蚀强度及区域分布。根据USLE方程中5N因子对土壤侵蚀敏感性影响,建立了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对重庆市土壤侵蚀敏感性进行评价。结合GIS技术,分析了重庆市土壤侵蚀敏感性的空间分布,探讨了土壤侵蚀的敏感性原因,并提出了有关水土保持对策。  相似文献   
999.
对阿拉尔垦区使用 1 0年以上的温室和菜地土壤农化性质、土壤微生物区系、土壤微生物活性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 :温室土壤NO3 N含量、总盐含量明显高于菜地 ,pH也略有下降 ,土壤存在次生盐渍化的威胁。两种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壤微生物区系均以细菌占绝对优势 ,说明细菌是土壤物质分解的主要参与者 ,微生物区系变化趋势与土壤肥力相似。温室土壤由于NO3 N含量、总盐含量增加 ,因而微生物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1000.
北方农牧过渡带农户农业生产系统模式评价与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内蒙古赤峰市为例,采用切诺斯评价法对北方农牧过渡带典型地区的偏牧区、偏农区和半农半牧区3种类型区常见的6种家庭农业生产系统模式进行了社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的系统评价与优选,结果表明草地畜牧业和养猪模式、种植业和育肥牛模式、农牧结合模式效益较好,并针对3种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改良方案,改良后的优化模式分别比原模式户均收入提高26.8%、81.0%和46.9%,投资效益提高4.7%、7.1%和4.2%;产出总能分别提高27.0%、77.0%和70.5%;光能利用率分别提高14.6%、23.8%和4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