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篇
农学   10篇
  4篇
综合类   110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99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8 毫秒
51.
苹果腐烂病又名烂皮病。是为害苹果最严重的一种病害,近几年在陕西渭北比较流行,并表现出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威胁着渭北优质苹果基地的持续发展,特别是白水县发病率递增速度较快,如不及时防治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果农朋友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2.
对渭北旱地苹果园中果树根区水平方向0~200 cm、垂直方向0~80 cm范围内土壤中镰刀菌数量的变化进行了采集研究分析,并结合盆栽砧木苗试验,观测不同根区土壤再植砧木生长发育状况.结果表明,镰刀菌数量随着离树干距离增加逐渐减少,而根区40~60 cm土层内镰刀菌的数量最多;重茬土中镰刀菌的数量明显高于大田,在重茬土中的砧木苗长势相对大田的弱,表现出重茬障碍的症状;镰刀菌数量多的根区盆栽砧木苗生长发育差,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镰刀菌数量与再植砧木的生长发育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3.
用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测定了公路两侧苹果中的Pb含量。结果表明,汽车尾气对苹果造成的Pb污染,在公路两侧30 m范围内较高,5 m和30 m处果实果皮中的Pb含量分别为0.292m g/kg和0.291 m g/kg,是无公害苹果生产标准(0.2 m g/kg)的1.46和1.45倍。随着偏离公路距离的增加,苹果中Pb含量逐渐降低。在距离150 m处降至当地的背景值。对苹果套袋能够有效地降低果实中的Pb含量,最高可降低80%左右。  相似文献   
54.
白水县是陕西苹果的最佳优生区,套袋苹果已占苹果生产总量的65.54%,是无公害苹果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研究套袋技术对苹果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项目对白水县苹果套袋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并就生产中三种果袋对苹果外观质量、内在质量、果实黑点病发生情况、效益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生产中应用较多的仍然是双层双色纸袋和单层双色劣质纸袋,果实套袋能显著提高果实光洁度、着色度、果实外观鲜艳,降低VC含量,增加黑点病发病率,其中套双层三色优质纸袋苹果黑点病发病率轻,为5.2%,而套单层双色劣质纸袋重,高达47.7%,套袋能显著提高苹果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5.
诱集带诱杀对苹果二斑叶螨发生为害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二斑叶螨的越冬习性,用诱集带诱杀法防除,翌年调查消长规律,盛发期测定处理区螨害与无螨对照叶片生理参数变化.结果表明,平均每张诱集带诱获越冬螨1 274头;发生高峰期比对照和常规防治区晚20 d和5~7 d,6~8月螨量明显下降,螨害落叶率减少16.4.常规和诱杀防治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分别下降33和54,光合强度分别下降46.1和50.5,蒸腾强度分别下降12.4和14.4,气孔传导率分别下降26和31,但二者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6.
显微镜是一种先进光学仪器,用来将微小物体放大以便于人类观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显微镜主要包括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可以看到物体的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在果实质地研究中,显微镜主要用于观察果肉的形态特征、断裂面状况、细胞壁组成及其多糖分子的纳米结构等。该研究就显微镜的具体功能、在果实质地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显微镜技术在果实质地方面的应用前景,以期为显微镜技术在果实质地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7.
中晚熟优质苹果新品种──秦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星是以新红星为母本,秦冠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培育而成的红色、优质、中晚熟苹果新品种。果实大,平均单果重302g,近圆柱形,底色淡绿,可全面着美观的红色,果肉松脆、品质优良,在室温下可贮至翌年3月。成熟期为9月中旬。丰产、稳产,抗逆性和适应性均较强。至1994年底,国内已有19个省市(区)引种试栽,试栽面积达233hm~2。1995年1月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58.
通过对已成熟即采摘的红富士果园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和针对偏斜果进行专项调查,查找偏斜果形成的原因,即种子的数量和种子心室完整性是影响果实偏斜率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对应措施。  相似文献   
59.
梨是陕西仅次于苹果的大宗果品,栽培面积近百万亩,已形成了规模化产业。但是,近年来品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梨产业的发展。目前急需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新优品种,稳妥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促使梨产业的持续发展。 1 梨品种发展现状 分析陕西梨品种发展现状,当前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品种搭配不合理,晚熟品种砀山酥梨占全省栽培面积80%以上,形成晚熟品种单一过多、中熟品种偏少、早熟品种缺乏的不合理结构。二是品种区域布局不尽合理,如陕南一些县区没有依据生态条件适合  相似文献   
60.
通过田间观察测定七星瓢虫成虫及高龄幼虫对苹果蚜的捕食控害效果表明,瓢虫捕食时蚜虫群体燥动不安持续时间1min12s,蚜虫腹部和后肢翘起、腹管不断分泌排泄。七星瓢虫2种虫态对苹果蚜虫口密度捕食性能可用Holling-Ⅱ型方程很好地拟合,瓢虫自身不同密度捕食性能可用Hassell数学模型较好地反映。七星瓢虫不仅直接捕食,还惊扰苹果蚜食无定所,生活紊乱,繁殖率下降,捕食控害效果明显。捕食效果在一定范围内随蚜虫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瓢虫密度的增加而下降。盛发初期0.067hm2果园人工助迁3000头,2周后苹果蚜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