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5篇
农学   51篇
基础科学   24篇
  29篇
综合类   247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90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不同刈割间隔对羊草草甸草原割草地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不同刈割方式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土壤呼吸特性的影响,以及土壤呼吸速率与局域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刈割年限土壤含水量总体变化趋势为1年刈割区2年刈割区3年刈割区对照区,其数值分别为10.12%,9.82%,9.60%,8.73%;天然割草地土壤呼吸速率的日最高值出现在12:00~14:00,不同刈割年限草地土壤呼吸速率,总体变化趋势对照区1年刈割区2年刈割区3年刈割区;近地面的相对湿度、CO2浓度、大气温度均对土壤呼吸速率具有明显影响,而大气压对其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02.
为探讨春季休牧后放牧对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草原植物种群种间关系的影响,于2013年8月对苏尼特右旗荒漠草原进行调查研究,试验设2种放牧方式,分别为春季休牧+夏季重牧+秋季适牧(SA1)和春季休牧+夏季适牧+秋季重牧(SA2),分析物种数、物种频度差异,种对关联及群落总体关联性,得到如下结果:春季休牧较对照(全年禁牧)能够显著增加单位面积的物种数,且SA1>SA2;不同植物种群出现频率对春季休牧后不同放牧方式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P < 0.05)。春季休牧后,主要植物种群短花针茅和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主要表现为无关联性,短花针茅与碱韭(Allium polyrhizum)主要表现为负关联性。无芒隐子草和碱韭受春季休牧影响,种间关联由对照处理的正关联转为负关联,且负关联程度SA1较SA2强。春季休牧后,无论放牧强度变化如何,正关联种总数较对照均减少,但物种总体种间亲和作用增加。  相似文献   
503.
通过实地走访及问卷调查,对贵州省8个主产茶县市的茶园农药市售及茶农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以期找出茶叶农药残留的成因及降低农药残留的对策。结果表明:8个主产茶县市茶园农药市售及茶农使用的大体情况为:(1)10家农药销售店,茶园农药共计化学农药29种,微生物农药2种,植物源农药0种;(2)一些生态茶园多的茶区和经常举行茶叶质量安全生产培训的茶区,农药使用次数较其他茶区少;(3)80%的茶农购买农药时首先考虑的是防治效果。据分析,农药残留的原因主要有:(1)农药品种单一,销售人员、茶农缺乏病虫害防治知识;(2)茶农缺乏茶叶质量安全常识,参与农药使用技术培训少;(3)茶农轮换用药和混合用药方式较为科学,但也存在着不适时、不对症用药等问题。相应地,可采取3个对策降低农药残留:(1)加强农药管理,增加微生物、植物源农药的销售和使用;(2)加强茶农茶叶质量安全生产培训;(3)提高茶农文化水平,引导茶农科学用药。  相似文献   
504.
无公害茶叶生产关键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进一步提高无公害茶叶生产水平,根据文献报道和研究实践,对当前我国无公害茶叶生产中的产地环境选择、农药使用、施肥、加工及茶叶质量安全监控等关键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05.
选用国内小麦生产上重要的推广良种和抗病育种原始材料对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进行抗病性变异观察试验研究,结果82个参试材料中,对条锈病抗性表现为免疫的有3个,近免疫的有6个,抗病的有15个,中抗的有15个,中感的有22个,感病的有21个;对白粉病表现高抗的有7个,中抗的有28个,中感的有29个,高感的有18个.抗病性、产量、农艺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有贵麦22、扬麦158、鲁麦23、扬麦5号、繁6、郑州9023、绵阳28、鄂麦14、Avocet S*6/Yr5、Avocet S*/Yr10、Avocet S*/Yr15、晋太170和川3023等13个,可以开展进一步的试验、示范与推广;Hybrid 46、T.spelta album、Moro、VPM1、贵农22、铭贤169*6/Yr10、Avocet S*6/Yr5、川育55871、川3023等9个品种对条锈病抗性表现为免疫或近免疫,可以作为抗病育种抗性材料进行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506.
小麦条锈病产量损失及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在小麦自然生长条件下,研究了小麦条锈病病叶率、剑叶严重度与小麦产量损失及其防治指标.结果表明,小麦产量损失率(y)与条锈病病叶率分级值(x)的回归方程为y=2.36x,相关系数r为0.9873**;与严重度分级值(x)的回归方程为y=5.79x.相关系数r为0.9886".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指标是病叶率为2%或剑叶严重度为1%.  相似文献   
507.
毕节地区辣椒主要病虫害调查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毕节地区辣椒主要病虫害进行调查,初步掌握了12种主要病害、4种主要虫害的危害特点;组装了一套适合毕节地区辣椒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的无害化控制技术措施:推广高产、抗病良种.播前采取温汤浸种,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实施假植技术、规范化栽培技术和杀虫灯诱杀技术,大田生长阶段根据田间病虫情监测结果采取一药多治、一喷多防策略,减轻病虫危害程度.提高辣椒单产和品质.  相似文献   
508.
不同小麦品种对条锈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2007年对毕节地区主栽的16个小麦品种进行了条锈病抗病性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间抗性存在明显差异,16个参试品种中,毕麦17号、黔麦15号、川农19号、毕麦16号、毕引88、毕燕普3号和黔麦16号对条锈病抗性表现为中抗至高抗,阿波、川麦107号表现为中感至高感,光头麦、吨半麦表现为高感,抗性表现较为稳定;川农18号、川农16号对条锈病抗性表现为中感至高抗,贵麦2号表现为高感至中抗,绵阳29号、内麦8号表现为中感至中抗,抗性表现不同年度间存在明显差异,生产上进行品种布局要根据当地实际进行科学选择.  相似文献   
509.
三倍体茶树新品种黔辐4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无性系茶树品种黔湄419号种子,经Co60-γ射线处理并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法培育成高产、高效三倍体茶树新品种--黔辐4号.黔辐4号品种为大叶类,中偏晚生种,生长势极强,抗寒及抗病虫性强,主要生化成分与黔湄419相当,产量均超过对照黔湄419及福鼎大白茶,适制绿茶.  相似文献   
510.
泽泻蕨的系统位置一直存有争议。该文根据叶绿体基因rbcL序列,用最大似然法构建它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① 4种美洲典型的泽泻蕨属成员聚为一个很强支持的支,并与泽泻蕨形成姊妹群的关系,说明将泽泻蕨从泽泻蕨属中独立出来,放入拟泽泻蕨属更为合适。② 泽泻蕨被聚在碎米蕨群分支,得到强烈支持。它与银粉背蕨和黑心蕨的关系比与拟金毛裸蕨属的关系更为近缘,不支持秦仁昌将泽泻蕨置于裸子蕨科的分类处理。③ 同意Panigrahi的观点,泽泻蕨的正确名称应为Parahemionitis cordata(Hooker Greville) Fraser-Jenki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