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43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11篇
  29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在福建省建瓯市房道镇开展了毛竹笋竹两用丰产林的生物有机肥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立地条件下,连续施用2年生物有机肥和实施竹林标准化培育措施,明显增加研究区毛竹的新竹、冬笋和春笋产量,有效提高竹林生产能力。有机肥施肥区(埂尾区、吴大元区)新竹产量是不施肥对照区的1.94~2.21倍,其冬笋和春笋总产量则比同期常规复合肥施肥区增加28.9%;埂尾区和吴大元区竹笋产量比施肥管理前分别增产138.2、127.9 kg/667 m2,增长率相应达43.1%、40.2%。沿水平等高线开沟施用生物有机肥的方式,具有改善土壤综合肥力、减少养分流失和环境污染风险的作用,以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增加最明显,碱解氮增长率达38.4%(埂尾区)、31.9%(吴大元区),速效钾增长率达35.7%(埂尾区)、24.3%(吴大元区);同时,竹林科学管理促进了竹笋粗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提高、粗脂肪含量降低,竹笋营养品质和质量安全保持良好状况。因此,加强竹林标准化丰产培育和因地制宜地科学施肥,有利于促进毛竹林可持续经营和综合效益提升。  相似文献   
182.
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土地抛荒严重,农业生产力下降,未来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已成为制约中国农村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文章结合国内外文献,分析梳理各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历程、组织类型,并从当前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问题中展望其新型托管式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趋势,为中国新时期农业结构转型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理论参考的同时,又可以缓解农业社会矛盾,促进农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3.
中国春大豆品种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李向华  常汝镇 《作物学报》1998,24(3):325-332
本文对89个中国春大豆品种的18个数量性状进行了聚类,逐步判别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用“遗传距离”定量测定品种间的遗传差异,并根据“遗传距离”将春大豆品种分为六类:东北早熟春大豆,东北中熟春大豆,黄淮春(夏)大豆,长江春大豆,西北春大豆,黄淮晚熟春(夏)大豆及南方春大豆。在聚类分析基础上用逐步判别分析选出分枝数,节数,荚数,百粒重,单株粒重,粒形指数,生育后期,全生育期,蛋白质含量等11个对品种分  相似文献   
184.
银杏磷素营养及其营养诊断方法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施磷量和银杏植株不同叶位叶片全磷量及单叶重的测定 ,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银杏上位叶的全磷含量比下位叶的高 ;单叶重则相反 ,下位叶的比上位叶的高 ;施磷量对叶片全磷量和单叶重有着明显的影响 ,供磷偏低或过高 ,都使叶片全磷含量和单叶重下降 ;长枝条 8、 12位叶的全磷量与施磷量的回归关系达极显著者或显著水平 ,其叶片全磷量能反映供磷水平 ;8位叶的单叶重与施磷量间的回归关系达显著水平 ,其单叶重能反映供磷水平 ;长枝条 8、12位叶可以作磷素营养诊断部位 ,而 8位叶则是最佳部位 ,其叶片全磷量和单叶重可作为磷素营养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5.
果汁和饮料中糖组分的超声检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研究果汁、饮料生产中糖浓度的在线快速测定技术,采用基于超声传播特性的液态食品质量检测装置,测定了纯果糖、葡萄糖、蔗糖溶液及葡萄糖—蔗糖混合溶液的糖组分浓度与声速的关系。结果表明:纯糖溶液中声速与浓度用二次方程回归呈极显著正相关(R2>0.9970);声速与混合溶液糖组分浓度关系密切,可用二元二次多项式拟合(P<0.0001);采用声速与浓度的经验公式和与理论结合的半经验公式组成方程组,对果汁饮料中的还原糖、蔗糖和总糖含量进行分析,与传统检测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检测结果一致,其差异不显著(P≤0.05)。该研究表明超声检测技术有可能应用于果汁、饮料中糖组分浓度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6.
187.
竹类植物种类繁多,如何科学准确地进行竹种分类对竹子的材性和加工利用研究至关重要。文章总结了计算机技术在竹种分类领域中的应用。分析显示,从最初的人工标记特征至后来的智能提取特征,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竹种分类不断纳新,方法逐渐脱离人工,向着智能化方向迈进,既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也可避免人为主观判断带来的偏差,将成为今后竹子分类识别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88.
绿肥还田对粉垄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肥还田是影响农田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手段,为探索绿肥还田对粉垄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采用常耕和粉垄栽培水稻,以不施肥、单一施用化肥、同等肥力条件下单倍绿肥配施化肥和双倍绿肥配施化肥共4种施肥处理,系统开展粉垄耕作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研究。结果表明:(1)粉垄耕作减少了稻田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提高绿肥还田量有助于粉垄稻田土壤总有机碳的提高,双倍绿肥还田下提高25.6%~60.1%,而单倍绿肥还田有助于剖面各层土壤总有机碳积累;(2)绿肥还田增加了粉垄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提高了土壤固碳水平;随着绿肥还田量的增加可有效提高粉垄稻田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粉垄条件下单倍绿肥还田低、中、高活性有机碳分别增加了28.4%~47.9%、37.3%~49.9%、30.1%~49.6%,而双倍绿肥还田时分别增加47.8%~64.3%、40.0%~61.3%、29.6%~59.7%;(3)粉垄耕作下的稻田土壤总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在孕穗期及其之后,随生长时期呈线性变化规律,决定系数R~2高达0.999。绿肥还田下粉垄稻田土壤非活性有机碳占比随土层厚度的增加呈缓慢降低趋势,决定系数R~2达0.998~0.999,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纵向迁移和变化的潜在激发利用效率规律明显。可见,绿肥还田能有效增加粉垄稻田土壤有机碳储量和活性有机碳的稳定性,对调控稻田土壤碳库及改善土壤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