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3篇
  免费   341篇
  国内免费   613篇
林业   479篇
农学   644篇
基础科学   531篇
  778篇
综合类   2191篇
农作物   437篇
水产渔业   233篇
畜牧兽医   735篇
园艺   379篇
植物保护   310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291篇
  2021年   311篇
  2020年   269篇
  2019年   258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266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289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330篇
  2012年   373篇
  2011年   389篇
  2010年   402篇
  2009年   331篇
  2008年   334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273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籼改粳”的生产优势及其形成机理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旨在阐明“籼改粳”的生产优势,并从栽培角度系统研究其优势形成的生理生态机理。【方法】2010—2011年,在长江下游稻麦两熟制地区(江苏扬州、兴化、东海),以当地代表性的粳稻品种(武运粳24号、徐稻3号、连粳7号、徐优733等)和籼稻品种(两优培九、Ⅱ优084、新两优6380、扬两优6号等)为材料,系统比较研究籼粳稻的生育安全性、产量、品质、温光资源利用、群体生长发育动态、株型和倒伏性状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在机插和摆栽两种轻简栽培条件下,粳稻生育安全性优于籼稻,后期耐低温,灌浆持续时间长。两年粳稻的平均产量,扬州分别为10.90和10.87 t•hm-2,兴化分别为10.93和10.65 t•hm-2,东海分别为10.49和10.41 t•hm-2,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籼稻。粳稻群体颖花量与籼稻相当或略少于籼稻,但籽粒的充实性状优于籼稻,这也是粳稻获得较高产量的关键。粳稻加工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显著或极显著优于籼稻,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稍逊于籼稻。“籼改粳”生产优势形成的生理生态特征为:粳稻全生育期较籼稻明显延长,灌浆后期粳稻更能适应温凉天气,增加水稻对温光资源的利用,使得粳稻能够安全成熟;粳稻后期具有较高的光合生产能力,能够增加群体光合物质积累量,提高群体库容总充实量;同时,粳稻后期能够适应低温天气而不早衰,维持强壮根系和较高的茎鞘强度,增强群体抗倒伏能力,保证较大库容的安全充实与支撑。【结论】在机械化轻简化栽培条件下,粳稻更能充分利用温光资源,生育后期仍保持强劲生长优势,不仅能够安全成熟,而且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综合生产力高。  相似文献   
992.
不同栽培方式对双季晚粳稻产量及温光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研究南方双季稻区晚稻季条件下,不同栽培方式对不同类型晚粳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为适宜栽培方式及相匹配粳稻品种类型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迟熟中粳、早熟晚粳、中熟晚粳和迟熟晚粳4种不同生育类型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手栽、抛秧、机插3种栽培方式,系统比较不同栽培方式对不同品种类型晚粳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结果】不同类型品种晚粳稻产量均表现手栽>抛秧>机插的趋势,不同栽培方式间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与手栽比较,两年抛秧方式减产率为6.05%—25.70%,机插方式减产率为9.94%—39.04%;手栽方式产量最高的原因是其总颖花量、结实率和千粒重均较高。抛秧和机插的各生育期均相应推迟,且两者全生育期亦缩短,其中抛秧方式全生育期平均缩短4.9 d,机插平均缩短10.3 d;不同类型品种间,晚粳稻全生育期缩短幅度较中粳稻大;同一熟期类型品种,杂交稻全生育期较常规稻缩短天数多。各类型品种全生育期及其不同生育阶段积温和光照时数及其利用率均表现出手栽>抛秧>机插的趋势,其中机插方式全生育期温光利用率较少,分别为85.66%和80.75%。【结论】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对不同栽培方式适宜性及配套适宜品种类型进行了初步归划,认为手栽、抛秧、机插均适宜在该区采用,不同栽培方式应配套适宜粳稻品种类型。  相似文献   
993.
森林碳;汇已成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南方集体林区产权制度改革后,森林经营主体日趋多样化,研究经营主体碳汇供给差异,探讨造成碳汇供给差异背后的诱导因素并挖掘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将为推动森林碳;汇经营形成稳定的碳供给,合理配置稀缺的要素资源,缓解气候变化提供重要的现实政策依据。总结了国内外森林经营主体的碳;汇供给研究状况,明确了现有研究的成果和不足,主要包括国内碳汇市场未形成;现有模型在本研究中不适用,长时间序列数据不足等。并为今后的研究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难题和解决思路,认为以“非京都市场”框架下考察森林碳汇供给更可行;需要根据碳汇营林实践修正相关模型和数据以及结合生产函数模型分析森林经营主体碳汇供给的诱导因素。  相似文献   
994.
多学科融合成为我国高等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多学科融合背景下,结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高校特色,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制度建设等方面,对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进行创新,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995.
通过浸泡法测定了32.5%SC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对甘蔗凤梨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甘蔗下种期使用32.5%SC苯醚甲环唑·嘧菌酯1500倍液浸泡蔗种茎5min.对甘蔗凤梨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为68.93%,显著优于25%SC嘧菌酯1500倍液、50%WP多菌灵1000倍液的。该药对蔗种安全、高效.是防治甘蔗风梨病较为理想的新一代农药,使用剂量,以1500倍为宜。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喷药对稻飞虱的抗药性在大范围、长期内的影响。[方法]该研究采用20个水稻种植县1991-2009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来估计。[结果]滞后一期针对稻飞虱的用药次数对当期稻飞虱的发生级别有显著的正的影响。[结论]虽然稻飞虱是一种迁飞性害虫,但是不同地区的农民的用药行为都受到了虫害发生级别的影响,因此,从大范围、长期来看,滞后一期用药对当期虫害的抗药性有显著的正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探索适合于菲律宾鳗鲡仔鳗的训饵及转料方法。[方法]在室内纤维玻璃桶中开展训饵转料实验,选择人工饲料中的仔鳗粉状料和仔鳗粉碎料作为实验料,以天然新鲜章鱼糜作为对照料,设定5天和15天两个转料周期。[结果]15天转料周期的仔鳗成长率和存活率明显高于5天转料周期,每间隔3天以20%占比的速率把天然的新鲜章鱼靡替换成人工仔鳗料的转料方式,适合于菲律宾鳗鲡仔鳗的训饵转料。[结论]菲律宾鳗鲡仔鳗经过一定周期的训饵转料,能从天然饵料转到商业人工饲料,在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等同的人工饲料中,比起粉碎料,菲律宾鳗鲡仔鳗更适合接受粉状料。  相似文献   
998.
利用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统计分析平台》作为统计数据源,以2005年-2011年《果树学报》发表的文献量及其下载量为基数,对该期刊的网络计量学指标浏览量和下载量分学科、研究单位等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对《果树学报》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促进刊物发展、进一步提高办刊水平.  相似文献   
999.
远程控制终端阀室大多位置偏僻,特别是我国西部,昼夜温差较大,经常造成RTU阀室冬季温度过低.主要原因是阀室内没有足够热量,仅靠设备运行产生的热量,不足以维持PLC控制柜的最低运行温度,因此需要使用外供热源.在PLC控制柜底部安装两片30 W加热片,RTU阀室温度明显提升,PLC控制柜内的温度由0℃左右提升至6℃.若将加热片数量增至10片,控制室的温度可以恒定在10℃,从而可以彻底消除PLC在低温下工作效率低、甚至停止工作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气体超声流量计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其实现远程诊断功能的重要意义,列举了其核心诊断指标:流速特性、声速特性、声道信号质量、声道增益值、声道信噪比。讨论了远程诊断系统的设置需求,其功能体现在可实时地对现场计量站内的超声波流量计、流量计算机、压力变送器、温度变送器及气相色谱分析仪等设备进行运行状态的指示、诊断及远程管理。在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应用实践表明:气体超声流量计远程诊断可以及时地将流量计的工作状况通知运行操作人员,从而对流量计进行有效监控,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降低计量故障的发生概率,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表3,图5,参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