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80篇
林业   46篇
农学   80篇
基础科学   34篇
  111篇
综合类   139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59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1.
河南省农用大中型拖拉机受国家政策、经济效益、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需求量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为此,首先在灰色GM(1,1)模型基础上,利用BP神经网络修正残差,建立灰色 BP 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既克服了数据的非线性关系以及随机波动大对预测精度的影响,也增强了预测的自适应性。为此,对2002-2011年河南省农用大中型拖拉机的拥有量进行了检验预测,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最后,应用该模型预测了河南省2012-2015农用大中型拖拉机的拥有量,并依此测算出河南省农用大中型拖拉机未来4年的需求量,可为河南省农机部门制定农机动力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Leaf colour is an important agronomic trait for studying molecular mechanisms in chlorophyll biosynthesis and chloroplast development. Here, a novel mutant oil yellow leaf 2 (Oy2) with a typical yellow leaf phenotype at the seedling stage was identified from the mutant population derived from the maize inbred line RP125. Compared with wild type, Oy2 mutant displays decreased chlorophyll content, reduced photosynthetic capacity and impaired chloroplast structure, which is likely controlled by a single recessive gene. The Oy2 locus was then delimited into a 117 kb region on chromosome 5 harbouring four genes, amongst which the gene Zm00001d013013, encoding a magnesium chelatase subunit D, was identified as the only candidate gene associated with Oy2 mutant phenotype. Moreover,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candidate gene Oy2 and genes associated with chlorophyll biosynthesis and photosynthesis were tested by RNA‐seq and qRT‐PCR, implying that the causal gene Oy2 playing a critical role in chlorophyll synthesis. Taken together, we propose that the causal gene Oy2 highly associated with the yellow leaf phenotype may be helpful in elucidating photosynthetic pigments biosynthesis and chloroplast development in maize.  相似文献   
93.
为了建立一种便捷、快速且精准的非洲猪瘟病毒的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ASFV p72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并对引物中的适当碱基进行锁核酸修饰,通过优化退火温度、引物浓度,建立了非洲猪瘟病毒的锁核酸修饰引物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检测灵敏度可以达到3×101 copies/uL,比常规引物PCR方法的灵敏度提高了100倍,比real-time PCR方法的灵敏度提高了10倍,对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毒等病原基因组均无扩增,特异性良好。72份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与OIE推荐的qPCR方法检测结果一致,符合率为100%。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非洲猪瘟病毒的LNA引物PCR检测方法,方法的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操作简单,为非洲猪瘟病毒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更加敏感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94.
为了研究苹果汁中有机酸与掺假苹果汁的关系,从而通过检测有机酸进行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监督.该文共收集了340个中国产苹果样本并制成苹果汁,涉及14个试点种植区域的19个品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样本中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该试验通过添加水、L-苹果酸和蔗糖模拟制作原果汁含量分别为57%,50%和25%的掺假苹果汁.在测得的...  相似文献   
95.
To effectively use local available grass resources to cover the winter feed shortage o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direct‐cut and wilted reed canary grass (RCG) silages were prepared by using a rolled‐bale system, and their ensiling characteristics and in vitro digestibility were studied. Silages were treated without (control) or with inoculants including LP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PLB (L. plantarum, L. buchneri), and LPLBc (L. plantarum, L. buchneri, and cellulase), and were stored at ambient temperature (5.7–14.6°C) for 90 days. Compared with control, the inoculated silages increased (p < .05) lactic acid and acetic acid contents, and reduced (p < .05) final pH value and ammonia‐N ratio of total N. The highest WSC content (41.2 g/kg DM) occurred for LPLB‐inoculated silage, whereas LPLBc‐treated silage displayed the lowest contents of NDF (522.9 g/kg DM) and ADF (275.5 g/kg DM). In addition, LPLBc‐inoculated silage had the highest in vitro gas production (51.0 ml/g DM), in vitro DM digestibility (619.3 g/kg DM), and metabolic energy (9.6 kJ/kg DM). These results confirmed that treatments with inoculants at ensiling could improve silage fermentation and in vitro digestibility of RCG, and this could be a potential winter feed for animals o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测算中国农村水资源贫困指数和经济贫困指数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为减轻农村水贫困与经济贫困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方法] 以中国31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等方法,研究了2000—2017年农村水资源贫困与经济贫困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 ①从整体来看,虽然中国农村水资源贫困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协调度不高,但大致呈上升趋势,且中国31个省(市、区)均表现为耦合度大于耦合协调度。②就空间角度而言,中国农村水资源贫困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协调度呈现由东南部向东北、西南部扩散的态势,东部沿海地区的江苏和浙江、南部沿海地区的福建与广东、地处长江中游地带的湖南省的耦合协调度最高。③农村水资源贫困与农村经济贫困耦合协调程度存在明显的负向溢出效应。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对农业生产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农产品价格和第二、三产业比例提高会抑制其发展。[结论] 国家应加大或维持对农村原有的财政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调节作用。合理调整农产品价格的同时,加大农业技术投入,加强地区间分工合作,促进产业升级,从而推保农村水资源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7.
向日葵和马铃薯间作条件下氮素的吸收和利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间套作不但能提高作物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也是有效降低土壤风蚀的重要措施。明确间套作体系中氮素竞争与互补机理,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该研究于2010年和2011年在内蒙古武川进行了大田试验,利用半微量凯氏定氮方法测定植株各器官氮素含量和氮吸收量,探讨间作中作物对氮素吸收和利用的特征。结果表明,从系统角度出发,向日葵和马铃薯间作系统的氮吸收当量比(NER)为0.95~1.02,差异不显著,这种间作模式对作物氮的吸收效率没有影响。从作物角度出发,间作没有显著提高向日葵的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却降低了系统中马铃薯的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间作中,向日葵氮偏吸收当量比为0.53~0.74,大于其种植比例(50%),说明间作向日葵具有显著的氮素竞争和吸收优势;而马铃薯氮偏吸收当量比为0.28~0.42,低于其在间作中所占的比例(50%),处于显著劣势。间作马铃薯产量(鲜薯质量,80%含水率)的氮素生理利用效率(NPE)为249.2g/g,略低于单作(269.8g/g),其中4行马铃薯:4行向日葵(4P:4S)间作马铃薯的NPE为238.2g/g,显著低于单作。4P:4S间作向日葵产量(籽粒质量,12%含水率)的NPE为30.1g/g,高于单作(25.9g/g)和2行马铃薯:2行向日葵(2P:2S)间作的NPE(22.8g/g)。在4P:4S间作模式中,向日葵的NPE有所提高,作为代价,降低了马铃薯的NPE。间作中马铃薯的收获指数HI(0.83)低于单作(0.87),间作向日葵的HI(0.40)高于单作的HI(0.33)。间作作物NPE的变化主要受作物收获指数HI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
不同生境条件对紫茎泽兰营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样方调查研究云南省盈江县紫茎泽兰种群的株丛数、分枝数、株高、生物产量以及其他植物生物量与经纬度、海拔、坡度、坡向等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海拔对紫茎泽兰种群的株丛数、分枝数、株高和紫茎泽兰生物产量有明显的影响;以海拔1400~2200m为紫茎泽兰种群营养生长的旺盛地区.(2)纬度对紫茎泽兰种群株丛数和株高有明显的影响.紫茎泽兰种群在北纬240°~25°的范围内生长茂盛.③经度对营养生长期紫茎泽兰的株丛数、营养枝数有明显的影响;经度≥97°的地区为紫茎泽兰种群生长的适宜地区.④坡度对营养生长紫茎泽兰的株高及紫茎泽兰生物量有明显的影响,尤其以中等坡度上的紫茎泽兰种群生长良好.⑤风向坡对营养生长期紫茎泽兰的株高和生物产量有影响;尤以侧风坡方向的紫茎泽兰种群长势良好.根据调查分析与踏察结果以及总结历年的相关文献,建议以海拔1400~2200 m,或北纬小于等于25°,或东经在97°~1020°或坡度为15°~29°,或坡向是阳坡和半阳坡的紫茎泽兰属生长旺盛的适宜地区,作为紫茎泽兰的重点防治地区:以海拔低于1300m和高于2 300m,或北纬25°以上,或东经大于102°,或缓坡和中等坡度,或阴坡的紫茎泽兰次适宜生长区域作为次重点防治地区.  相似文献   
99.
道路景观植物滞尘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路景观植物作为消除大气颗粒污染物的重要方法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本文选用绵阳市道路景观植物中具有代表性的小叶榕、月季和女贞对影响植物滞尘量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叶榕树种的滞尘量极显著地高于月季和女贞(P<0.01);小叶榕与月季混种的滞尘量显著地高于小叶榕单独种植(P<0.05);景观植物与机动车道适当的距离和栽种密度对小叶榕的滞尘和滤尘作用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
[研究目的]量化研究小麦条锈病菌源类别、作用和独特性,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在易辨期(齐穗扬花期)将病田分类,病菌具潜伏性,在短时间内底叶未发病田和发病田的剑叶发病由外部和内外部菌源侵害引发的,用致控病两种方法研究.[结果]齐穗扬花期之前是以内部菌源作用为主,之后外部菌源作用开始大于内部菌源.齐穗扬花期底叶不发病田控效明显,之后晚发病田控效降低.高温有一定控病效果.发病越早.底部叶片发病越重,内部菌源越多,齐穗扬花期上部叶片发病越重,之后各类病田发病轻重差异减小.[结论]对病田要早期挑治和中期控制,阻止外部菌源的落户和本田菌源的形成,有效减轻后期发病程度,中度以上发病年份.齐穗扬花期普防病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