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4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76篇
林业   329篇
农学   157篇
基础科学   120篇
  96篇
综合类   1036篇
农作物   114篇
水产渔业   189篇
畜牧兽医   511篇
园艺   268篇
植物保护   6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几种添加剂对哲罗鲑生长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哲罗鲑Hucho taimen在室内玻璃钢水族箱中用流水饲养,研究了小肽、柠檬酸、氯化钠和大蒜素对哲罗鲑(6.35g±0.21g)摄食、生长、体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养殖周期为56d,水温9.2—14.1℃。结果表明:在基础饲料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的小肽后,显著提高了哲罗鲑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也显著升高(P〈0.05),而体成分与对照组差异不大(P〉0.05);饲料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5%柠檬酸和1.0%氯化钠对哲罗鲑摄食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影响不显著(P〉0.05),0.5%柠檬酸组哲罗鲑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饲料中添加25mg/kg大蒜素显著降低了哲罗鲑的摄食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鱼体水分升高(P〈0.05),粗蛋白和粗脂肪降低(P〈0.05),血清生化指标变化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92.
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从恢复系 "万恢88/内恢92-4" 杂交组合F2代不育株选育的细胞质不育系,被暂时定名为"万恢88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利用PAGE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克隆测序等技术对其不育系和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进行研究,分析其雄性不育的分子基础和分子机理.通过PAGE电泳发现,其不育系线粒体基因组PCR带型与野败型(WA)、印水型(ⅡA)、D型(Di)、冈型(GA)存在差异.对其不育系内香2A和保持系内香2B的差异片段回收测序,获得两条667 bp长度的mtDNA片段2A和2B,通过序列比对和电子杂交分析,获得片段为atp6基因的部分序列及其上游序列.2A和2B相比有3个碱基不同,分别是第57位G→T,第100位T→C,第161位C→T.功能分析第100 位T-C点突变使atp6基因启动子核心序列遭到破坏.通过对atp6基因上游序列的RT-PCR分析,发现不育系内香2A的atp6基因不能正常表达.故而推测万恢88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是由于不育系线粒体atp6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域发生点突变,导致atp6基因不能正常转录,致使线粒体供能不足,最后导致花粉败育.  相似文献   
993.
鲁棉研21号适宜播期、密度和施肥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年在山东省巨野县进行了鲁棉研21号播期、密度和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鲁棉研21号的最佳播期为4月20日;最佳种植密度为4.35万株/hm^2;最佳施肥量为每666.7m。施尿素30kg,磷酸二铵40kg,硫酸钾10b,硼砂0.6kg。该研究结果为鲁棉研21号在适宜推广区域开展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组装和产业化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4.
低蛋白日粮条件下选育对鹌鹑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在研究培育低蛋白质日粮中发挥高产蛋性能的日本鹌鹑新品系。试验选用6~20周龄日本鹌鹑N、B(Normal、Brown)2个品系和杂种群(BN),共进行8个世代的选育试验,各品系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在低蛋白CP为18%日粮条件下分选育组、非选育组以及对照组(CP24%),N、B基础群中选留15种家系,以产蛋率为主选性状,以繁殖性状为辅选性状作为选育指标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世代数的增加选育组和对照组的适应力均有显著上升(P<0.05),N品系的各世代遗传改进量为0.26;另外,世代间产蛋率有增高的倾向,选育组平均累积产蛋率与非选育组较显著升高(P<0.05),特别是选育组各世代遗传改良极为显著(P<0.01)。通过选育N、B新品系,能够改善产蛋性能,在BN杂种群中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995.
棚室面积的较快发展,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目前,许多菜农为在短期内充分发挥保护地效能,往往频繁连作黄瓜、番茄、茄子、椒类等相对经济效益较高的蔬菜品种,同时又未按蔬菜需肥规律科学施肥,只追求眼前高产利益,超量施用和单一施用化学肥料。致使出现土壤结构破坏、酸化加重、肥力衰退、病虫危害加重等现象。  相似文献   
996.
使用ITS、ITS2、psbA-trnH、rbcL和matK等序列对截获的10种苍耳属(Xanthium)杂草进行扩增测序,比较各序列的扩增和测序效率,采用最近距离法和相似性搜索算法评价不同序列的鉴定效率。采用最佳鉴定序列计算种间K2P距离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ITS、psbA-trnH2个序列的扩增效率和鉴定效率最高;ITS序列的种间变异最大,其次是psbA-trnH序列,matK序列的种间变异最小;ITS序列的NeighborJoining(NJ)树可明显地将不同苍耳属杂草种分开;psbA-trnH序列可明显地将国内苍耳种和检疫性苍耳种分开。说明利用DNA条形码能够准确地鉴别苍耳属杂草,ITS和psbA-trnH序列是鉴别苍耳属杂草较理想的条形码组合。该研究结果为苍耳属杂草的分子鉴别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7.
采用含毒介质法对引起甜瓜细菌性果斑病(Bacterial Fruit Blotch of melon)的病原菌西瓜嗜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进行了室内药效测定,评价测定的8种药剂对海南省5个甜瓜主栽区(昌江县、东方市、乐东县、陵水县和三亚市)细菌性果斑病病原菌的抑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8种药剂对细菌性果斑病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各不相同,且相同药剂对不同地区的病原菌抑菌效果也不同,其中,噻霉酮对细菌性果斑病病原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抗生素类药剂的抑菌效果普遍较好,如农用链霉素、中生菌素和春雷霉素,而氢氧化铜和琥胶肥酸铜等铜制剂室内效果最差。该试验筛选的对西瓜嗜酸菌(A.citrulli)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可为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全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年度出数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全国第8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41.5万个地面样地数据和全国林地利用保护规划的"一张图"成果数据,采用全国20×20 km2抽样框架设计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探讨全国森林资源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年度出数的基本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虽然采用系统抽样计算得到全国森林面积抽样精度为97.5%,在精度要求之内,但对于各省来说,森林面积的抽样精度较差;(2)对比分析不同抽样方式结果,采用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的全国森林蓄积量出数的抽样精度均在95%以上,与第8次清查实际数相差低于3%以下,森林资源分布稀少或行政面积小的省精度相对较差。(3)满足国家出数并兼顾省级总体要求,在全国统一框架基础上,优化设计各省地面样地体系,全国共布设24 760个地面样地,约为现行体系样地数量的1/17,每省约为800个样地,大大减少现行体系的地面调查样地,能实现由5年出数向每年出数的转变。(4)全国森林蓄积分层抽样方法,与基于高分辨遥感影像的样地判读方式获取森林面积方法结合,可以实现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年度出数,实现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年度出数,能有效解决全国森林资源数据的时效性问题,是目前值得推荐使用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999.
一株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的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对分离于山东某虹鳟养殖场的一株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株(IHNV-Sn1203)进行致病性检测与研究,将该IHNV-Sn1203毒株进行虹鳟鱼苗人工回接感染实验。结果显示,8d内人工感染实验鱼累计死亡率高达100%。收集大批濒死的病鱼样本,制备病理组织切片;利用鲤上皮细胞(EPC)进行细胞感染实验、病毒电镜观察、空斑实验、病毒滴度检测和聚类分析。病理组织切片显示,该病毒可造成虹鳟造血器官广泛性坏死;细胞感染实验结果显示,接种24 h后EPC细胞出现葡萄串状典型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CPE),72 h后大部分细胞崩解脱落形成网状孔洞;电镜下清晰可见弹状病毒粒子大量存在于细胞质内,其在EPC细胞上的滴度为108.36TCID50/mL,并能形成2~4 mm空斑。对病毒核蛋白氨基酸序列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该病毒与标准毒株RB-1和WRAC的同源性分别为97%和93%,与国内报道的zyx株具有最高的同源性(99%)。研究表明,IHNV-Sn1203毒株能够在鱼体及敏感细胞中稳定繁殖,产生典型病变,具有较高的病毒滴度,对虹鳟鱼苗有很高的感染性和致死性。  相似文献   
1000.
控释肥对苹果叶片叶绿素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叶绿素对控释肥的响应机制,从而为控释肥在果树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苹果专用控释肥和普通复合肥为试材,设计不同控释肥养分含量处理的方法,研究了控释肥对苹果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肥提高了苹果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的含量,以CRF3(19-7-19)处理的最高,分别提高4.8%、7.3%和5.6%。控释肥增加了叶绿素含量,促进了光合作用,可有效提高苹果产量和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