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7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9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平菇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6个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筛选确定平菇主栽品种,结果表明:澳白的原基分化较晚,总产量较高;抗病3号原基分化较早,前期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32.
为了引进筛选适宜北京地区种植的双孢蘑菇新品种,本试验将7205、7206、7207、7215、7219五个荷兰双孢蘑菇品种与目前当地的主栽品种258,在菌丝生长、产量和品质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明,7206出菇最早,产量最高,但其薄皮菇较多,易开伞,品质较差。7205和7207与对照相比,出菇性状和产量品质都没有优势。通过综合性状比较,7215兼具出菇较早,产量较高,品质较好的特性。其次为7219,初步认为二者可以用作258的替代品种。  相似文献   
33.
满杰  韦强  钱井  郑丽静  赵立群 《蔬菜》2022,(6):42-47
为研究不同包装材料对番茄货架期品质的影响,以聚丙烯打孔袋(PPP)、双向拉伸聚丙烯保鲜袋(BOPP)、自发气调保鲜袋(MA)、聚乳酸保鲜袋(PLA)、聚乙烯保鲜袋(PE)5种保鲜袋为材料,分析了在常温条件下贮藏8 d,不同保鲜袋内O2和CO2体积分数、果实失重率、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和感官评价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PPP保鲜袋相比,在贮藏期间,MA保鲜袋可以更有效地减少番茄质量损失,使果实的V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贮藏第8 d,番茄VC含量为0.11 mg/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9.0%,仍能够保持较好的番茄果实硬度和商品性,硬度仍能达到2.2 kg/cm2,较对照高38.2%,感官评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总之,与其他保鲜袋相比,MA保鲜袋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4.
鸭疫里默氏杆菌外膜蛋白A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表达鸭疫里默氏杆菌外膜蛋白A(ompA),参照其已知的全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经PCR扩增得到目的片段约1 200 bp,然后克隆入pET-28a(+)载体中,经测序比较,与标准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达99.8%;同时经诱导表达后,SDS-PAGE结果显示,ompA得到高效表达,Western-blotting检测,RA1,RA2,RA 10,RA11型全菌兔血清呈阳性,而阴性兔血清不反应。说明表达蛋白具有高度免疫反应特异性。  相似文献   
35.
深圳盐灶银叶树种群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深圳盐灶银叶树种群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发现该种群的实际分布面积仅0.7hm^2,个体数不足1500,且还在减少;年龄结构虽然呈近似金字塔形,但幼龄及中等个体数少,呈一定的瓶颈现象,其陆生亚种群年龄结构呈倒金字塔形.自然情况下,产种子少,种子萌发率低,幼苗向成苗转化率低;去外壳能缩短银叶树种子的萌发时间,但一定程度上增大银叶树幼苗的死亡率.研究结果表明,深圳盐灶银叶树种群已处于严重受威胁状况,亟需保护.  相似文献   
36.
为了有效控制家兔流行性腹胀病的蔓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鉴别诊断技术,对112例40~90日龄患病兔病样开展病原检测,其中,分离鉴定出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的有78例,分离鉴定出魏氏梭菌(Clostridium welchii)的有69例。致病性试验表明,这两大分离菌为兔流行性腹胀病的主要致病菌。在3个常发病兔场开展溶菌酶临床防治试验。结果显示,无论是预防试验中的发病率,还是治疗试验中的病死率,溶菌酶处理组均比对照组低50多个百分点,表明溶菌酶对该病的防治效果明显,能有效遏制病情蔓延,可作为当前替代抗生素的首选药物。研究结果为兔流行性腹胀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7.
用Dot—ELISA检测兔出血症病毒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敏感、特异、稳定的检测兔出血症病毒抗体的Dot-ELISA,其敏感性比HI试验高100倍以上。结果表明,当抗体效价在1:160时,攻毒保护率为50%,在1:320以上时保护率为100%。据母源抗体的动态检测结果,仔兔30日龄时应进行首次免疫。  相似文献   
38.
腹泻是畜禽常见的重要疾病之一,其治疗方法人们习惯上都用抗菌素,但用久了易产生耐药性,甚至可能引起二重感染或菌群失调。为此,人们不断寻找新的治疗方法。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腹泻时往往伴随着肠道菌群紊乱,而肠道菌群在维持肠道正常的结构和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要能调整紊乱的菌群,治疗腹泻的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据此,人们从悉生生物学(gnotobiolo-  相似文献   
39.
浙江省某县一兔场于1988年3月爆发以出血性败血症为特征的兔的急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28.4%(108/380)。附近农户兔也相继发病死亡达1000余只。该场技术人员曾怀疑兔瘟疫苗免疫失败而爆发兔瘟,后经血凝试验及细菌学分离鉴定,确诊为巴氏杆菌病,采取了相应的防制措施后,一周内得到控制。现将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
韦强 《北京农业》2007,(18):56-57
林地食用菌栽培就是把已经发好菌丝的菌棒(料)堆放在林间空地,利用林间优越的小气候条件实现食用菌的反季节栽培。本文分析了京郊发展林地食用菌的必要性和近几年的发展现状,对加快林地食用菌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