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龙眼果实生长期,应用不同浓度的NaHSO3和NaAc对不同果肉多糖含量类型的龙眼进行根外喷施,以探讨其对龙眼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的NaHSO3和NaAc,龙眼多糖含量具有较大的差异,以300 mg·kg^-1的NaHSO3和NaAc对提高龙眼多糖含量效果最好,为今后开展龙眼多糖的调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分析了石硖、储良、东壁、青壳宝圆、冬宝9号、公妈本、九月乌、施冲浦、晚香等9个龙眼品种干果和鲜果的糖组分含量。结果表明,9个龙眼品种干果和鲜果中的可溶性糖主要有果糖、葡萄糖和蔗糖;鲜果中的果糖含量16.4 ~ 36.0 mg/g,葡萄糖含量14.9 ~ 33.7 mg/g,蔗糖含量87.5 ~ 161.7 mg/g,总糖含量135.7 ~ 193.0 mg/g,甜度值144.5 ~ 200.8;干果中的果糖含量84.5 ~ 160.7 mg/g、葡萄糖含量67.5 ~ 125.8 mg/g、蔗糖含量169.0 ~ 356.8 mg/g、总糖含量444.6 ~ 538.2 mg/g、甜度值497.2 ~ 590.7;龙眼干果和鲜果中均以蔗糖含量最高;与鲜果相比,干果中的果糖、葡萄糖占比提高,蔗糖占比降低。  相似文献   
13.
不同基因型龙眼果实中γ-氨基丁酸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龙眼种质资源中85个代表性基因型果实的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龙眼表现出较丰富的GABA含量多样性,从51.48 mg·(100 g FW)-1至180.42 mg·(100 g FW)-1不等,平均123.07 mg·(100 g FW)-1.从中筛选出的GABA含量最高的龙眼基因型是脆肉,其次是古山本、上迳焦核、贵州4号,其中脆肉的GABA含量是最低基因型储良的3.5倍,是平均含量的1.5倍.还初步确定了龙眼GABA含量标准,为今后龙眼GABA含量的评价及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枇杷特级果比例,研究二次短截修剪对早钟6号枇杷结果母枝质量、果实品质和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枇杷结果母枝经过二次短截修剪可诱导侧生枝转为中心枝,且中心枝增粗,节间变短,叶片增多增厚增重,从而提高结果母枝的质量.二次短截修剪的中心枝,与对照中心枝相比,单果重增加19.87 g,提高了34.69%;穗重增加55.72 g,提高了32.05%;果实的总糖含量比对照增加1.23个百分点:特级果比例大幅增加,65.0 g以上特级果率为75.76%,是对照的2.8倍;每公顷产值增加34 739.27元,提高了61.14%.说明枇杷结果母枝二次短截修剪可达到大果、优质、丰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试验拟探讨不同树势对枇杷枝梢生长、果实品质和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树势强的‘早钟6号’树,枝梢长度、粗度、叶片数均显著或极显著大于弱树,但强树、中等树和弱树植株的叶片大小、厚度和干重的差异均不显著;强树果实的单果重、横径、纵径,均显著或极显著大于中等树和弱树,而三者间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含量和可食率差异均不显著;强树和中等树的果穗数、株产、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均显著大于弱树,强树的效益显著高于中等树、极显著高于弱树。说明了培育强壮的树势,是实现枇杷优质、高效生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2个枇杷品种果皮日灼伤害差异蛋白质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日灼抗性不同的2个枇杷品种为材料,对短期日灼诱导处理下果皮蛋白质组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红猴本’果皮日灼处理下共有32个差异表达蛋白点,其中上调表达的有17个,下调表达的有15个;‘金钟’有52个差异点,上调表达的有38个,下调表达的有14个。2个品种果皮在相同日灼处理下差异表达蛋白数量明显不同,预示这2个品种对日灼的敏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17.
云南部分野生枇杷种质资源的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了145份云南野生、半野生枇杷种质资源的29个枝梢及叶片性状,采用数量分类学的方法对该群体进行研究。Q型聚类分析可以比较理想地将145份种质在L1=20.64水平上分为5个组,实验表明老叶叶背茸毛脱落与否、叶柄长度、叶脉对数和叶片长度在枇杷属植物分类中起着重要作用。R型聚类分析探讨了29个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多数性状具有相对独立性。主成分分析表明,29个性状可综合分为10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71.8%,根据前10个主成分与性状间的相关性,选出了影响力比较大的17个性状,并分为3个分类等级。  相似文献   
18.
优质大果晚熟白肉枇杷新品种—贵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质大果晚熟白肉枇杷—贵妃是从枇杷实生群体中筛选出的新品种,经品种比较和多点区域试验,表现晚熟,大果,优质,早结丰产,抗逆性强,抗裂果,耐贮运,是颇具发展前途的白肉枇杷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荔枝三月红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改良的石蜡切片法观察荔枝胚性愈伤组织结构及体胚发生过程,结果显示荔枝的体胚发生经历球形、心形、鱼雷形、子叶形4个过程;荔枝在胚性细胞分裂发育形成体胚之前,出现与周围细胞明显不同的界限,形成细胞间隔离;比较荔枝胚性愈伤组织与非胚性愈伤组织的细胞学特性,发现胚性愈伤组织具有核大、质浓、染色深、细胞排列紧密等特点,与非胚性愈伤组织明显不同。通过系统观察荔枝胚性愈伤组织结构以及胚性细胞分裂、生长方式和体胚发生过程,为胚性愈伤组织的利用提供细胞组织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翠香’是从‘冬宝9号’ב翠玉’杂交后代中,经多年定向筛选育成的优质大果浓香型杂交龙眼新品种。果穗大,果实大小均匀,扁圆形,单果质量14.7 ~ 16.3 g,果肉不流汁(干胞),汁液多,离核易,果肉脆、化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5% ~ 22.8%;可食率70.6% ~ 76.3%,果实香气浓郁,风味甜,综合品质特优,鲜食加工均宜。易成花,花序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