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0 毫秒
81.
新疆红花主要栽培品种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利用RAPD技术分析新疆红花栽培品种遗传多样性。[方法]提取29份新疆红花栽培品种的基因组DNA并利用所筛选的20条RAPD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共扩增出156条带,其中144条带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条带占92.31%,说明新疆的红花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根据引物扩增出的DNA指纹图谱,运用UPGMA分析法可将29份红花种质聚类划分为4个主要类群,该类群划分结果与红花的生态地域性可能不存相关性。[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在分子水平上分析红花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82.
以滴灌和大水漫灌2种不同灌溉方式下红花根际土和非根际土为研究对象,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检测法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种不同灌溉方式下红花根际土含水率以及全氮、全钾、全磷、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含量均高于非根际土壤,而电导率、pH值则低于非根际土,滴灌下红花根际土中大部分理化因子的含量大于大水漫灌;滴灌下的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高于大水漫灌;滴灌下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香农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均整体高于大水漫灌。说明滴灌有助于改善微生物的生存环境,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进而增强应对外界环境影响的能力。  相似文献   
83.
以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3条典型沙漠公路两侧的羽毛针禾(Stipagrostis pennata)为研究对象,利用17对微卫星标记(又称为简单重复序列,简称SSR),探讨公路对阜康、沙湾和148团3个种群基因流的影响。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平均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观测杂合度、预期杂合度和Nei's多样性指数在阜康种群和148团种群间整体上存在显著差异,在阜康种群和沙湾种群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沙湾种群和148团种群间只有观测杂合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余遗传多样性指标在沙湾种群和148团种群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遗传分化系数和基因流在3个种群的两两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从长远上看,公路对羽毛针禾种群间的基因流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此外,种群间的基因流还受到农田开垦和水库修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
羽毛针禾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玲  王绍明  张霞  徐海雷  陆嘉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643-12645
[目的]从分子水平对羽毛针禾居群内、居群间的遗传分化进行研究,揭示其遗传多样性水平。[方法]使用11条RAPD引物对生长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优良固沙植物羽毛针禾进行居群遗传变异分析。[结果]7个居群76个样品共检测到125个位点,总多态位点百分比为96.8%,居群内平均多态位点百分比为45.3%;羽毛针禾种群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I)为0.5151,Nei’s基因多样度指数(h)为0.3471;居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为0.5284,即有52.84%的遗传多样性存在于居群间。[结论]羽毛针禾居群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且各居群间已有了明显分化。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新疆骆驼蓬种子特征、萌发条件及耐盐耐旱特性。[方法]以生长在新疆石河子市郊的骆驼蓬种子为材料,研究其种子特性,测定种子活力和种子吸水率,并以发芽率为指标探讨其最适萌发条件。[结果]骆驼蓬种子种皮具有复杂精细的表面纹饰;长宽比为1.653,千粒重为2.302 g;种子活力和吸水率都较高;种子具有较强的耐盐性,当NaCl浓度为0.8%时,萌发率达16%,但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萌发率相应下降;在聚乙二醇(PEG)模拟水分胁迫条件下,低浓度PEG(〈5.0%)可提高骆驼蓬种子萌发率,而较高浓度PEG(〉5.0%)下,种子萌发率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光照对骆驼蓬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土壤条件对骆驼蓬种子萌发也有影响,其中骆驼蓬种子在沙壤土(50%)中萌发率最大,其次是河沙(45%),再次是黏土(40%);骆驼蓬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为30℃;0.5 cm为其最适播种深度。[结论]为骆驼蓬人工繁育及大规模人工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6.
通过对荒漠环境中羽毛针禾营养器官解剖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营养器官的抗旱和防风固沙结构特征明显,主要表现在根系发达,其3~4层外皮层细胞壁明显加厚,变为厚壁细胞,靠近内皮层的薄壁细胞间有大的细胞间隙,原生木质部束数多(25原),导管和筛管多,根毛发达;不定根发生能力强;茎由多层叶鞘包裹起来,维管束丰富;叶表皮细胞外切向壁增厚,上表皮有发达的表皮毛,大型泡状细胞3~8个,维管束鞘细胞体积大,有明显的叶绿体。揭示了羽毛针禾具有典型C4植物叶的结构特征,丰富和补充了C4植物。  相似文献   
87.
88.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圈中多个物种之间共存、共融、协同发展的基本规律.生物多样性广泛存在于生物圈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界中.例如森林中由于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保持了森林的自然生长和繁茂;稻田养鱼、养鸭,鱼塘中多种鱼类共养等都属生物多样性的应用.又如同一地区同一季节,不同种类的作物多样分布种植;或同一地块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种类的作物搭配种植,它们能够互相促进,良好生长,也正是生物多样性原理的体现.  相似文献   
89.
以粗柄独尾草为研究对象,按花序轴分为长度相等的顶部、中部、基部(近地端),通过种子收集、种子萌发与幼苗培育试验,揭示不同部位粗柄独尾草种子特性及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1)生长在花序轴基部的种子大,萌发率低,顶部种子小,萌发率高.粗柄独尾草叶基生,总状花序以向顶顺序形成花和果实,早形成的果实比其它的果实更易发育成熟.2)种子相对较大的幼苗生长快,幼苗较高,且种子大小与茎长及鲜重呈显著正相关.即较大种子产生的幼苗可以保持较大的生长优势而发育成较大的植株,与较小种子萌生的幼苗相比,其幼苗对营养、水分、光照等资源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对不利的环境条件也具有较强的忍耐能力.  相似文献   
90.
为揭示大田中丛枝菌根(AM)真菌对植物根围细菌群落的影响,本研究以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为对象,设置接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接种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和不接种对照(CK) 3个处理进行田间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接种处理之间细菌群落多样性、结构、功能和形成差异的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Gi和Gm)显著改变了土壤养分含量,接种后速效磷含量和pH显著高于CK处理(P <0.05)。3个处理的优势细菌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33.17%)、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 14.83%)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8.73%),Gi处理中酸杆菌门和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Gm和CK (P <0.05)。通过PICRUSt2功能预测发现Gi、Gm和CK处理甘草根围功能细菌群均为氨基酸代谢、辅酶维生素代谢和糖类物质代谢,但Gi处理中糖类物质代谢、脂质代谢和聚糖生物合成代谢细菌功能群落显著小于Gm和CK。冗余分析(RDA)发现,速效磷(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