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4篇
  10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正>近年来,笼养蛋鸡开产前腹泻一直困扰着广大养殖户。在实际工作中,笔者也经常遇到前来咨询此类问题的养殖户。为了更好地服务他们,现将初产母鸡腹泻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32.
犬瘟热和犬细小病毒病是严重威胁犬科动物的两大重要疫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率高等特点,其对宠物犬、军警犬、毛皮动物等构成极大威胁。消毒是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消毒剂的质量是决定消毒是否彻底的关键。在本研究中,笔者通过微量细胞病变抑制试验,检测了一种  相似文献   
33.
以纳米蒙脱石(MNC)为吸附材料,重金属铅为吸附对象,以"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为试验动物,研究了MNC驱铅对生长肥育猪机体免疫与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免疫学指标测定结果表明,与10mg/kg铅组比较,10mg/kg铅+0.5%MNC组猪的胸腺、脾脏系数分别减少了27.97%(P〈0.01)、12.37%(P〈0.05),T-淋巴细胞转化力、血清IgG、IgM水平分别提高了17.89%(P〈0.05)、16.20%(P〈0.05)、14.46%(P〈0.05)。试验各组的IgA水平均未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抗氧化能力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加MNC组猪血清与肝脏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CTA、SOD、GSH-Px活力均显著提高(P〈0.05);与10mg/kg铅组比较,添加10mg/kg铅+0.5%MNC组猪血清和肝脏中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CTA、SOD、GSH-Px活力明显上升(P〈0.05)。此外,饲料中添加MNC后显著提高了猪肝脏中MT、K+,Na+-ATPase和Ca2+,Mg2+-ATPase酶活(P〈0.05)。结果表明,MNC能有效吸附饲料中的铅,阻断铅经消化道进入动物体内,改善猪的免疫与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34.
旭杂棉2号在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示范种植已有两年,为探索其在亭湖棉区的适应性、丰产性,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示范及高产栽培配套技术,2010年受江苏省作栽站的委托,作者在亭湖区黄尖镇、盐东镇进行了旭杂棉2号的高产栽培示范,现将旭杂棉2号示范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5.
<正>组织滴虫病又称传染性盲肠肝炎、黑头病,是由组织滴虫属的火鸡寄生于禽类盲肠和肝脏引起的寄生性原虫病。笔者在门诊中曾接触过孔雀感染该病,特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究耕地生态供需差异特征,为有效保障耕地生态功能的持续供给,维护区域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以吉林省辽河流域为例,基于耕地“三生”功能,综合耕地生产性足迹、生活性足迹和生态性足迹,改进生态足迹模型,明确研究区耕地生态供需差异。[结果] ①辽河流域耕地生产性足迹、生活性足迹和生态性足迹差异较大,其中,耕地生活性足迹最大,生态性足迹最小。②辽河流域耕地利用处于显著的生态盈余状态,整体表现为“县(市)盈余,区赤字”的特征,造成耕地生态赤字的原因为耕地的生产性赤字。③辽河流域耕地生态供需状况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不平衡性,整体呈“北盈南亏,梯次递进”的空间分异特征。[结论] 构建基于耕地“三生”功能的生态足迹模型,能够更加全面地探索耕地生态供需情况。基于耕地的多功能,人类对耕地资源的占用与消耗差异显著。流域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应充分考虑其空间差异特征。  相似文献   
37.
2009年8月,山东省邹城市某海兰褐蛋鸡群,160日龄发病,死亡率为7%.患鸡经大体剖检、病理组织学、PCR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检测,确诊为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感染.病理组织学检测发现,病鸡单独患血管瘤,或髓细胞瘤和纤维肉瘤多发性出现,由ALV-J自然感染引起同一鸡体出现髓细胞瘤和纤维肉瘤尚属国内外首次报道.肝脏研磨接种DF-1细胞培养7d后传3代,细胞无病变,ELISA检测感染细胞上清ALV p27抗原阳性,进一步确诊此鸡群为ALV感染.对病变严重的鸡进行病毒分离及ALV-J gp85基因同源性比较显示与原型株HPRS-103的同源性最高,达94.1%.本研究丰富了ALV-J感染的临床诊断依据,并为ALV-J在我国蛋鸡群中多潜能致瘤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38.
开展中国结鱼的人工驯养和人工繁育,为中国结鱼的物种保护和资源恢复提供基础技术资料。中国结鱼于2019年6-7月分批次来源于澜沧江景洪江段,体质健壮无伤,共50尾,1~5龄,水泥池培育。经过1年驯养(水温19.6~29.0℃),中国结鱼成活率90%,体增重80%~100%。选择体重大于3.0 kg 的雌亲鱼和体重大于2.0 kg雄亲鱼用于繁殖,2020年10月24日采用2次注射法人工催产20尾亲鱼,针距 11~12h,效应时间11~20 h,共产卵3万粒,平均受精率2%。受精卵倒入纱网孵化框放入水泥池中流水孵化,密度为1.0×105粒/m3,自然水温(24.3~25.3℃),出苗500多尾,出膜时间84~90 h。仔鱼用5%甲醛固定后电子显微成像系统拍照观察,初孵仔鱼全长1.10cm;8日龄50%以上的鱼苗已经开口摄食;11日龄仔鱼卵黄吸尽;32日龄进入稚鱼期。  相似文献   
39.
嗜水气单胞菌微胶囊疫苗对中华绒螯蟹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0(对照组)、1、3、6g/kg的剂量将嗜水气单胞菌海藻酸钠微胶囊冻干疫苗(菌含量为1.5×1012cfu/g)添加于基础饲料中投喂中华绒螯蟹7d,然后投喂对照组饲料。在停喂含疫苗的饲料后第0、1、2、3周,采样测定中华绒螯蟹血细胞呼吸爆发活性、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酚氧化酶(PO)和溶菌酶(LSZ)活性,并在停喂含疫苗的饲料后第1周,以每千克体重1.2×107cfu的剂量,体腔注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CL99920菌株,记录接种7d后中华绒螯蟹的累计死亡率。结果显示:在停喂含疫苗的饲料后第0周和第3周,6g/kg组的血细胞呼吸爆发活性显著增加(P<0.05);在一些采样时段,3个试验组的血清SOD、PO及LSZ活性分别显著上升(P<0.05)。各试验组的蟹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抵抗力明显增强。由此说明,投喂试验剂量的嗜水气单胞菌微胶囊疫苗能增强中华绒螯蟹的免疫机能。综合本试验结果并考虑添加成本,建议在生产中使用3g/kg的添加剂量。  相似文献   
40.
通过人工培养,记录了石韦(Pyrrosia lingua)配子体发育的详细过程.孢子单裂缝,两侧对称,表面有瘤状突起;丝状体一般为2~4个细胞;幼原叶体为偏心形,成熟原叶体心形;片状体时期出现毛状体,原叶体发育类型为三叉蕨型;毛状体着生基细胞形态多样;约60 d性器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