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6篇
  2篇
综合类   7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21.
【目的】探明不同种植方式下10%三氟苯嘧啶SC拌种水稻后对稻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对天敌蜘蛛和水稻的安全性,为该药剂拌种水稻防治稻飞虱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浓度(22.5、45.0、67.5和90.0 g a.i./ha)的10%三氟苯嘧啶SC对杂交稻(丰优香占)和粳稻(南粳9108)进行拌种处理,以25%噻虫嗪WDG(135.0 g a.i./ha)为对照药剂,以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室内分别测定拌种7和15 d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并在田间调查药剂拌种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及对稻田蜘蛛和水稻的安全性。【结果】不同浓度10%三氟苯嘧啶SC拌种水稻后,各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与空白对照均无显著差异(P0.05)。10%三氟苯嘧啶SC用量≥22.5 g a.i./ha时,直播粳稻播种后98 d、杂交稻播种后126 d对稻飞虱的防效均在90.00%以上;机插秧粳稻播种后112 d、杂交稻播种后119 d对稻飞虱的防效均在90.00%以上;不同浓度10%三氟苯嘧啶SC拌种处理对旱育移栽秧田稻飞虱的防效较差,持效期短,自调查日起已基本丧失对稻飞虱的控制能力。对稻田蜘蛛调查及对水稻生长观察结果显示,直播稻和机插秧稻田蜘蛛种群数量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田,而不同处理旱育秧移栽田蜘蛛种群数量与空白对照田相当;不同浓度10%三氟苯嘧啶SC拌种处理对水稻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结论】利用10%三氟苯嘧啶SC 22.5~90.0 g a.i./ha拌种水稻可有效降低直播稻和机插秧田田间稻飞虱种群数量,对水稻安全,对天敌蜘蛛影响较小,可在水稻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2.
无花果桑天牛危害规律与药剂防治技术杨金生,束兆林,糜林,周一辉,赵亚夫(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句容212400)无花果扩大种植以来,桑天牛危害十分严重。一般发生年份,被害株率为16%,重发生年虫株率高达94%,对无花果当年果实产量和翌年树体生长影响很...  相似文献   
23.
日本砂梨原产日本,1996年引入江苏句容,经多年水平棚架试栽、系统生物学特性观察、经济性状综合评价,认为日本砂梨栽培适应性广、早实、丰产、稳产;肉质细嫩、果芯小、不含石细菌,平均单果重294-571g,套袋果淡黄色至深黄色,可生固形物含量为12%-15%,品质上等。  相似文献   
24.
25%苯甲·己唑醇可湿性粉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5%苯甲.己唑醇可湿性粉剂中的苯醚甲环唑和己唑醇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的苯醚甲环唑和己唑醇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36%、0.42%,标准偏差分别为0.056、0.043,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99.9%,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7、0.9998,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准确度,符合定量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25.
两种植物源复配杀菌剂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两种植物源复配杀菌剂20%乙蒜.丁子香酚WP和12.5%暗罗.丁子香酚WP 400倍液防治草莓灰霉病,经小区试验和大区对比,均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与其他参试植物源杀菌剂25%暗罗素WP、40%乙蒜素EC、0.3%丁子香酚SL400倍液以及化学药剂50%速克灵1500倍液的防效差异均极显著,同时对草莓生长安全,是替代灰霉病菌已产生抗性的化学药剂的理想产品。  相似文献   
26.
25%甲维·毒死蜱水乳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甲维盐、毒死蜱的比例为1∶124时,对稻纵卷叶螟的LC50(18.86mg/L)最低,共毒系数(156.02)最高,增效作用最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药后7 d,25%甲维.毒死蜱水乳剂600~1200 mL/hm2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为86.40%~94.42%,表现出较强的胃毒、触杀性,与对照药剂毒死蜱乳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无显著差异;药后14 d,25%甲维.毒死蜱水乳剂600~1200 mL/hm2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为76.92%~88.00%,与对照药剂毒死蜱乳油的防效(77.17%)无显著差异,显著优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的防效(55.00%);25%甲维.毒死蜱水乳剂对稻纵卷叶螟的保叶效果以1200 mL/hm2为最好,达79.24%。25%甲维.毒死蜱水乳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适期为卵孵盛期和低龄幼虫高峰期,推荐剂量为900~1200 mL/hm2,施用方式应选择在无露水时均匀细喷雾。  相似文献   
27.
为明确噻虫胺和吡蚜酮复配增效作用,开发新型防治稻飞虱的复配药剂,利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验证,明确复配药剂对田间稻飞虱的控制效果和对天敌安全性。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噻虫胺与吡蚜酮按3:1、2:1、1:1、1:2和1:3的比例进行复配后均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其中以1:2的比例复配共毒系数最大,增效作用最好。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0%噻虫.吡蚜酮SC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久性,制剂用量为300-375 mL/hm2时,药后1 d对稻飞虱防治效果达到70%以上,速效性优于吡蚜酮,药后35 d对稻飞虱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持效性优于噻虫胺,与吡蚜酮无差异,且对低龄、高龄若虫均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同时30%噻虫﹒吡蚜酮SC对稻田蜘蛛安全,可大面积应用于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28.
烯啶虫胺对水稻褐飞虱田间控制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烯啶虫胺对水稻褐飞虱具有较好的速效性、持效性,药后3 d,50%烯啶虫胺WSG 22.5~52.5g/hm2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为84.70%~90.81%;药后14~21 d,50%烯啶虫胺WSG 37.5~52.5 g/hm2对褐飞虱仍有89.84%~96.06%的防治效果。因此,从防治效果和防治成本的角度考虑,50%烯啶虫胺WSG防治水稻褐飞虱的适宜用量为37.5~52.5 g/hm2,防治适期在褐飞虱若虫高峰期,用水量不低于750 kg/hm2。  相似文献   
29.
种子处理防治稻纵卷叶螟药剂筛选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先通过室内试验确定6种药剂处理水稻种子对稻纵卷叶螟的有效控制时长,然后通过田间试验验证直播稻、旱育手栽和机插秧3种栽培模式下氟苯虫酰胺、四氯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拌种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时长及效果。结果表明,6种药剂作为种子处理药剂在相同浓度下对稻纵卷叶螟的有效控制能力及时长从高到低分别为20%氯虫苯甲酰胺SC>10%四氯虫酰胺SC>20%氟苯虫酰胺WG≥10%氟苯虫酰胺SC>10%溴氰虫酰胺SC≥24%氰氟虫腙SC,且有效药量越高,保叶时长及防效越好。田间试验证明氟苯虫酰胺、四氯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在3种栽培模式下对稻纵卷叶螟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且控制时长及防效与有效药量呈正相关。氯虫苯甲酰胺田间表现较为优异,直播稻与机插秧播种后58 d保叶效果达到100%;当氯虫苯甲酰胺有效药量达到45 g/hm 2时,3种种植模式播种88 d后的防效均在90%以上。因此,利用氯虫苯甲酰胺处理水稻种子可长效控制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减少田间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次数。  相似文献   
30.
我国普遍栽培的涩柿均为完全涩柿,平核无、刀根早生是原产日本的不完全涩柿品种,我国目前尚无该类品种。不完全涩柿较我国原产的完全涩柿容易脱涩,采用酒精、二氧化碳处理即可脱涩,脱涩后的果实不仅口感好且硬度大,耐长途运输。通过二主枝矮化树形培养,大大方便了树体作业,且比乔木栽培果实品质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