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6篇
农学   13篇
  28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盐碱土绿化植物的应用与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天津塘沽区、河北黄骅市、山东东营市等地的盐碱土绿化植物的应用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有盐碱土绿化植物34科,87种;现已栽培应用的有63种,其中只有27.5%能耐中度盐碱,多数种类只耐轻度盐碱,没有一种为强耐盐植物;三个地区有野生及乡土耐盐植物种类24种,其中10种为很有价值的盐碱土绿化植物。  相似文献   
112.
分析总结我国报春花属植物的研究成果,提出报春花属植物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3.
地锦和五叶地锦花粉生活力及其贮藏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对地锦(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和五叶地锦(Parthenocissus quinque folia Planch)花粉生活力和贮藏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地锦和五叶地锦花粉生活力的主要因素,地锦和五叶地锦花粉生活力随着贮藏天数的增加而明显的下降,贮藏的花粉短期内出现被迫休眠现象。以花粉生活力达40%为标准, 地锦和五叶地锦的新鲜花粉生活力均较高达97%以上。在室温条件下,地锦花粉保存10 d,五叶地锦花粉可保存17 d;在0-5℃条件下干燥贮藏,地锦可保存18 d,五叶地锦花粉可保存21 d。  相似文献   
114.
为了更有效地对开花植物中最大家族之一的兰科(Orchidaceae)植物进行开花调控,对具有蕊柱和唇瓣等独特花结构的兰花花器官调控和成花过程的分子遗传基础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兰科花发育的调控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1)兰花花器官ABCDE模型中,A和E类基因决定萼片,A、B和E类基因决定花瓣,B、C和E类基因决定雄蕊,而D和E类基因决定心皮;2)温度、光周期和激素是决定兰花花起始和发育的关键;3)成花过程中的转录组、基因组以及功能基因验证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综上,本研究可为兰花花发育的分子遗传基础研究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5.
多年生黑麦草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霞  孙振元  韩蕾  彭镇华 《草业科学》2004,21(10):23-28
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品种"德比"成熟种子的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在附加10 mg/L 2,4-D,500 mg/L CH(水解酪蛋白),0.5 mg/L 6-BA和0.5 mg/L NAA的N6培养基中愈伤诱导率最高,达85%.分化培养基以附加1 mg/L、6-BA、0.5 mg/L KT的N6培养基为最优,分化率为77. 73%.在大量元素减半的N6培养基中附加30 g/L蔗糖及0.2 mg/L NAA进行生根培养,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116.
重金属Cd2+对结缕草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水培法研究了重金属Cd2+胁迫对结缕草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参数、光能分配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d2+胁迫下,除胞间CO2浓度(Ci)外,结缕草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均较对照降低,差异显著;最小初始荧光(F0)、最大荧光(Fm)、光下最大荧光(Fm′)、光下最小荧光(F0′)、稳态荧光(Fs)、最大量子产量(Fv/Fm)、实际量子产量(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等均较对照显著降低,而20d时处理叶片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较对照显著升高;在光能分配方面,除PSⅡ反应中心的过剩激发能C值无显著性变化,Cd2+胁迫显著降低了结缕草叶片PSⅡ光化学反应消耗的光能A值,显著提高了通过天线热耗散消耗的光能B值;尽管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无显著变化,但30 d的Cd2+胁迫仍使二者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17.
多胺在植物抗逆中的生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胺(PAs)是一类低分子量、聚阳离子、脂肪族含氮物质,是植物对逆境响应的重要物质。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在逆境胁迫下,植物体内不同类型的PAs,例如腐胺(Put)、亚精胺(Spd)、精胺(Spm)的含量会发生变化,外源PAs会对植物的抗逆性产生不同的影响。但多胺的研究对象多集中在农作物,对木本植物的研究较少。PAs对植物抗逆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不同种类的多胺对植物的抗逆影响不同,PAs的代谢与参与逆境胁迫的其他代谢密切相关。文中主要综述PAs在植物抗干旱、低氧、高温、低温、盐、重金属过程中的变化及生理作用机制,以期为开展PAs与抗逆林木研究、栽培与抗逆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8.
蒿柳成花过程中内源激素和多胺含量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蒿柳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过程中内源激素和多胺对蒿柳成花的调控作用及其性别差异的影响,为解析雌雄异株植物花器官形成及性别决定机制,并为人工调控花器官形成及性别分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蒿柳1年生枝条生长过程划分为营养生长期(S1)、花芽生理分化期(S2)和花芽形态分化期(S3),分别以树龄15~20年的雌、雄蒿柳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离子阱串联质谱法测定茎尖脱落酸(ABA)、玉米素(ZT)、生长素(IAA)、赤霉素(GA_3)、腐胺(Put)、精胺(Spm)和亚精胺(Spd)含量,分析不同生长阶段内源激素和多胺含量的变化及其与性别间差异的关系。【结果】从营养生长期到花芽生理分化期,雌、雄蒿柳的ABA、ZT、Put、Spm、Spd含量,ABA/GA_3、ZT/GA_3比值以及雌株中IAA/ZT比值均显著升高,IAA/ABA比值及雄株中GA_3含量显著下降。从花芽生理分化期到形态分化期,雌蒿柳的ABA、ZT、IAA和GA_3含量,雄株IAA/ZT、雌株ABA/GA_3比值均显著下降,Put、Spm、Spd含量,雄株的ZT/GA_3、雌株的IAA/ABA均显著上升。S1期的IAA、Spd含量及IAA/ABA比值,S2期的ABA、ZT、IAA、Spd含量,S3期的IAA/ABA、IAA/ZT比值均表现为雌蒿柳显著高于雄蒿柳;而S2期的IAA/ABA比值,S3期的ABA含量及ABA/GA_3、ZT/GA_3比值则表现为雌株显著高于雄株。【结论】高水平的ABA、ZT、IAA、多胺含量及ABA/GA_3、ZT/GA_3比值启动雌、雄蒿柳花芽生理分化,高水平的多胺含量、ZT/GA_3、IAA/ABA比值有利于雌、雄蒿柳花芽的形态分化;蒿柳成花过程中,虽然雌、雄植株内源激素和多胺的变化趋势几乎一致,但生理分化期的ABA、ZT、IAA、Spd含量及IAA/ABA比值均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可能与雌、雄蒿柳的性别分化相关。  相似文献   
119.
以杜鹃红山茶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花芽分化过程,研究该过程与外部形态的相关性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表明:杜鹃红山茶花芽分化于5—9月间持续不断进行,该时段内能观察到处于不同分化阶段的花芽;其过程可分为生理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杜鹃红山茶花芽分化过程与其外部形态特征之间有着相对稳定的关系,可以通过花芽形态特征来对其进行判别。花芽分化期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先降低后升高;RNA、总核酸含量及RNA/DNA的变化趋势一致,均随花芽分化逐渐升高,在花瓣原基分化期达到最高,雄蕊、雌蕊原基分化期降低,而DNA含量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且变化平缓。  相似文献   
120.
盐碱地园林绿化树木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我国东部沿海及内陆部分城市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盐碱土,而且这些城市往往还有淡水资源缺乏、城市供水紧张等问题,如何在此特殊的条件下种植园林绿化树木使这些地区城市绿化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探索出了一套适合盐碱地绿化的树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