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4 毫秒
1.
非生物逆境中外生菌根对宿主植物抗逆性的增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生菌根是广泛存在于乔木树种根际的一种互惠共生体,具有增强植物抗逆能力的重要作用。文中系统总结分析了在典型非生物逆境胁迫(干旱、重金属、土壤盐碱化与酸化)下外生菌根对宿主植物抗逆性的影响,认为外生菌根能够有效增强宿主植物抵抗逆境胁迫的能力,其主要作用机理是物理屏障、改善植物营养健康状况、调节植物组织代谢和根际微环境并改善逆境环境、调节逆境功能蛋白表达;系统阐述了外生菌根在调节宿主植物抗逆性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不足以及未来研究展望,以期为完善外生菌根在宿主植物抗逆性增强作用方面的研究和推动其在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生产中发挥优势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逆境胁迫一直是限制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对植物逆境胁迫的研究是植物研究的热点难点。转录组学的发展是研究基因转录调控的重要手段,利用转录组学技术对探究植物在非生物胁迫以及生物胁迫中基因的表达调控网络,研究参与逆境胁迫的分子机制有重要意义。对转录组学及其在植物抗逆中的研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3.
细胞自噬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体内的一种进化上极度保守的胞内物质降解途径。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植物中的自噬,大量研究表明,细胞自噬在植物逆境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自噬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更好地了解自噬在植物逆境胁迫中的作用,本文对植物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及在逆境胁迫中的作用进行整理总结,认为自噬参与植物响应逆境胁迫,并在其中起积极作用。以期为植物逆境生理研究提供基础见解。  相似文献   

4.
植物激素抗逆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脱落酸、乙烯、细胞分裂素、多胺等激素在激素抗逆研究中备受关注, 文中运用大量事实阐述了上述几种激素在抵抗逆境(水分胁迫、温度胁迫、盐胁迫等)方面的生理反应机制, 目的是为化控技术在生产上的运用提供理论基础, 而且可为培育筛选抗旱、抗寒、抗盐等植物优良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环境胁迫对植物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胁迫(如盐渍、干旱、低温、重金属等)作用于植物将会引起植物体内发生一系列的生理代谢反应,严重可能会导致整个植株死亡。作者综述了逆境对植物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效应,诣在探讨植物受环境胁迫后其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规律,为植物的受损机理以及抗逆研究提供细胞学证据。  相似文献   

6.
水淹胁迫对植物光合生理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淹胁迫是河岸带和湿地植被遭受的常见逆境因子之一。植物为适应水淹环境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理代谢变化,这些变化对植物能否在水淹胁迫下具有正常的生理功能和进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文中总结和评述了水淹胁迫下植物生理代谢的变化,包括植物光合生理(气体交换参数、光合色素、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其他生理代谢(丙二醛、抗氧化酶系和根系碳水化合物)等变化,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目的】多胺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参与调节植物发育过程以及胁迫响应,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SAMDC)是多胺合成途径的关键限速酶。本研究以SAMDC转基因银腺杨84K为材料,分析在干旱胁迫下SAMDC对杨树生长的影响,探讨SAMDC在林木响应干旱中的作用,为揭示多胺在杨树抗逆性方面的作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生长3个月的银腺杨84K及其PagSAMDC4a过表达转基因株系的土培苗为试验材料进行干旱处理,观察植株表型,并对多胺含量、H2O2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失水率、电解质渗透率等生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PagSAMDC4a过表达银腺杨84K株系PagSAMDC4a-OE#3、PagSAMDC4a-OE#15、PagSAMDC4a-OE#17的内源亚精胺、精胺含量都显著高于未转基因植株,且PagSAMDC4a-OE#17株系内源腐胺、亚精胺、精胺含量分别是未转基因植株的1.95、3.43、1.32倍。正常条件下,过表达PagSAMDC4a植株的叶片表型、叶片相对含水量和电解质渗透率与未转基因植株无显著差异,而过表达株系PagSAMDC4a...  相似文献   

8.
代谢组学在植物逆境胁迫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之后新兴的一门交叉学科, 是系统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近年来在研究植物逆境胁迫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中介绍了代谢组学的检测技术、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概述了其在植物逆境胁迫下的研究概况, 包括温度、盐分、干旱、病原菌和其他逆境, 以及多种逆境综合胁迫等, 展望了代谢组学的发展前景; 利用代谢组学分析植物在逆境条件下代谢物的变化, 推测应答胁迫植物对代谢途径的调整, 可为研究植物耐受性和适应逆境机理提供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五叶地锦具有生态适应性强,生长发育快速,抗逆能力突出等特点,是理想的抗逆修复植物。本文结合低温胁迫、盐胁迫、施水量对五叶地锦生理指标的影响,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国内五叶地锦逆境生理学研究的现状,以期为五叶地锦在逆境环境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植物在自然环境中常常会同时遭受不同逆境的胁迫,导致不同逆境交叉耐受性的现象,即某种非致死逆境条件,不仅可以增强植物对该种逆境的适应能力,同时可以增强对其他逆境的耐受性.笔者从植物产生逆境交叉耐受性的过程中叶片超微解剖结构、渗透调节物质、活性氧清除系统、植物激素、光合系统以及热激蛋白组分等方面的变化及其功能作用的角度,对植物逆境交叉适应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锦鸡儿属植物是极具开发价值的生态经济型灌木,也是我国西北生态建设的重要植物资源.干旱引起的水分胁迫,对植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长发育及生理代谢过程等方面.文中概述了干旱胁迫条件下的锦鸡儿属植物种子萌发情况,叶片、茎和根的形态结构特征,以及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植物组织水分、光合作用、细胞膜系统、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  相似文献   

12.
低温是重要的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为抵御低温伤害,植物体内逐步形成了复杂且高效的分子调控机制。文中综述了植物对低温信号的感知与传递、响应低温胁迫的转录因子种类和转录调控过程,初步阐述了低温胁迫下植物的分子响应机制,提出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重点,以期为进一步解析植物适应低温胁迫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参考,同时为将来研究目的植物抗寒性遗传改良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3.
植物对淹水胁迫的响应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洪涝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土壤水分过多会对许多植物造成危害, 导致其成活率下降, 生产力降低; 而耐淹植物在淹水环境下能够产生不同的响应以适应淹水胁迫, 包括在生长、形态及解剖结构上产生明显变化, 在呼吸代谢、光合作用、抗氧化系统和内源激素等方面也发生相应变化。文中从植物形态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阐述植物对淹水胁迫的响应机制, 以期对植物抗性研究和农林业生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复杂的人类活动和特殊的地上与地下二元结构水文系统以及碳酸岩丰富的节理裂隙导致了土壤水分渗漏强烈,地表干旱缺水,临时性干旱严重,使该区植物普遍遭受干旱胁迫,影响植物的生长与发育。文中通过综述干旱胁迫对喀斯特地区植物的影响,从植物形态特征、光合作用、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系统等方面分析植物应对干旱胁迫的机理机制,得出喀斯特地区植物一般具有发达的叶片表皮毛、较厚的角质层、强壮发达的根系特征并通过叶片的气孔调节应对干旱。此外,植物体通过积累脯氨酸、可溶性糖等渗透调节物质,增强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来抗旱。提出通过抗旱锻炼、矿质肥料、化学和微生物调控以及抗旱品种的选育等途径来提高植物的抗旱性。建议今后的研究应加强模拟实验与野外验证实验相结合、分析植物对多种逆境的交叉响应,综合分析生长生理生态基因等特征,建立符合当地植物的抗旱评价体系,以及研究喀斯特和非喀斯特环境中植物对干旱胁迫适应的差异性来分析植物对干旱胁迫适应的机理机制,以期为深入研究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物的抗旱性能提供参考,并为植被恢复及物种选择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5.
茶藨子属(Ribes Linn.)植物绝大部分处于野生生长状态,其资源数量和分布区正逐年减少,研究其生理特性和保护亟待加强。文中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茶藨子属植物的抗逆性表现及其调控机制进行综述,分析了低温、高温、干旱、盐碱、病害等逆境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发现许多逆境能诱导其形态结构、代谢特点(水分状况、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代谢)发生明显变化,茶藨子属植物通过生长发育调节、代谢调节、渗透调节等几种方式增强抗逆性。在掌握茶藨子属植物生长环境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其逆境生理,可为该物种种质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树皮是指木本植物维管形成层以外的所有组织。树皮作为木本植物的一部分,其结构一般比木质部更加复杂。目前,对木本植物树皮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文中在简述木本植物树皮形态结构的基础上,阐述了树皮的理化性质及其防护功能,以及树皮厚度模型及其应用;通过介绍树皮的理化性质,分析了树皮的生理生态功能研究进展;重点概述了不同木本植物树皮中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剖析了树皮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重点,以期为进一步了解树皮的多功能性提供参考,同时为将来的树皮生态学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油茶是我国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植物,而茶油不仅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而且富含微量生物活性物质。为给油茶及其他植物萜类代谢机理的阐述提供理论参考,从而为油茶分子设计育种提供科学依据,以油茶果实膨大期和脂肪酸合成高峰期的种仁为材料,采用高通量RNA-Seq技术对油茶种仁萜类功能组分代谢的2个不同时期转录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涉及油茶种仁萜类功能组分代谢调控的基因序列共有68条,包含13类关键酶基因,但是大部分基因在果实膨大期和脂肪酸合成高峰期的差异不显著。文中根据分析结果绘制了油茶种仁萜类物质代谢途径,揭示了调控油茶种仁萜类功能组分代谢过程中的基因作用规律。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TIoNBccauscofthetvidespreadofsalinityinthct`or1d-plantsareincreasinglybeingsub-Jcctedtothcadverseconditions.Theimpactofcxccssivcsalinit)'onxvOodyplantSistvide-sprcadandcost-ald1ougl1rePOrtsontheseis-sucsarcnotasnumerousasthoseofagricuI-taralcrops(Alle11ctaI.l994).Sincclbrcstsarcanin1portantcomPoncntofthccontincntalccoIogY.-Fhc}pla}anil11portantrolci11stabi-Il,lllgdcgradatIol1i11so111ct'uInerablearcas.Solncsalttolcra11ttrccscangrot`ttclIinarcasx`llcrcagriculturaicropscalll1ot…  相似文献   

19.
Genome editing is a valuable tool to target specific DNA sequences for mutagenesis in the genomes of microbes, plants, and animals. Although different genome editing technologies are available, the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as9 (CRISPR/Cas9) system, which utilizes engineered endonucleases to generate a double-stranded DNA break (DSB) in the target DNA region and subsequently stimulates site-specific mutagenesis through DNA repair machineries, is emerging as a powerful genome editing tool for elucidating mechanisms of protection from plant viruses, plant disease resistance, and gene functions in basic and applied research. In this review, we provide an overview of recent advances in the CRISPR system associated genome editing in plants by focusing on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ology in model plants, crop plants, fruit plants, woody plants and grasses and discuss how genome editing associated with the CRISPR system can provide insights into genome modifications and functional genomics in pla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