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65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43篇
  67篇
综合类   255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37篇
畜牧兽医   98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01.
金璐  邢超  刘阳  莫祎  阮颖 《作物研究》2014,(3):254-258
蓖麻毒蛋白(Ricin)是一类异二聚体复合物,包括一条具有催化活性的A链和具有半乳糖识别功能的B链,具有剧毒性。以RC2蓖麻为材料,利用半定量PCR和定量PCR技术分析蓖麻毒蛋白前体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在苗期蓖麻各组织中蓖麻毒蛋白前体基因不表达,而在成熟开花植株的各组织部位中,只在根和种子中有表达;而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授粉后1~2d内,子房中蓖麻毒蛋白前体基因有表达,之后伴随种子生长发育特异性表达消失;授粉后24 d,蓖麻毒蛋白前体基因再次表达,并且表达量快速增高。这一规律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蓖麻毒蛋白合成积累以及选育低毒蓖麻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02.
李淑营  乔来艳  刘阳  牟海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481-16484
[目的]对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K13胞外多糖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培养条件和培养基组成进行优化。[结果]胞外多糖制备的优化培养基组成为:10×盐溶液(含Na2HPO4 100.00 g/L,FeSO4.7H2O 0.01 g/L,MgSO4.7H2O 2.00 g/L,CaCl2.2H2O 0.01 g/L,KH2PO4 30.00 g/L,K2SO4 10.00 g/L,NaCl 10.00 g/L),葡萄糖30.00 g/L,蛋白胨0.50 g/L,牛肉膏0.50 g/L,油酸1.50 g/L。最佳发酵参数为:初始pH 7.0,发酵温度24℃,接种量10%,装液量200 ml/500 ml,培养时间50 h。优化后,其胞外多糖产量可达6.70 g/L。[结论]该研究可以为后期批量制备新型生物寡糖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603.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和企业出口发展迅速,出口的三项指标集中,市场占有率和出口地区逐步扩大,但绿色食品国内生产与对外贸易相分离、出口的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其国际化发展进程,在此基础上,提出实施总量增长与结构优化、从本土化到国际化以及竞争与合作等发展战略,达到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提高绿色食品出口能力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604.
番茄在气温低于12℃时即不能正常开花结实,因此番茄生产受到了很大限制。多毛番茄是一种野生番茄,具有耐低温甚至抗冻的特性,短暂遭受0℃的低温,仍能正常开花结实。构建了多毛番茄冷诱导转录因子CBF1的植物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入番茄中,获得8株转基因阳性植株。转基因植株经冷诱导处理后,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自由基(O2-·)含量均低于非转基因对照,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活性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则高于非转基因对照,表明转多毛番茄CBF1基因(ShCBF1)可以提高番茄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605.
以树干毕赤酵母为出发菌株,研究紫外短波照射和60Co-γ辐照2种诱变方法对该菌种利用木糖产乙醇性能的影响,探讨较佳诱变条件。通过绘制菌体生长曲线及发酵曲线,确定了诱变菌最适宜的培养时长为18 h,诱变菌最适宜的发酵时长为48 h。原菌液浓度为107个/ml时,根据诱变后菌液在木糖浓度20 g/L中培养48h的结果可知,紫外处理45~75 s乙醇产率可达0.3794 g/g,为理论值的74.39%,辐照处理800~1000 Gy,乙醇产率可达0.3165 g/g,为理论值的62.06%。因此,紫外及辐照这2种诱变方式在合适的参数条件下均能提高树干毕赤酵母利用木糖产乙醇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606.
本文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伊维菌素利用率和增容倍数为指标,优选出伊维菌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工艺的最佳条件。主要参数:伊维菌素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物质量之比1∶3,包合时间2 h,研磨温度55℃。羟丙基-β-环糊精研磨时间是影响伊维菌素包合效果的主要因素。本试验为伊维菌素新制剂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607.
应用激光剥蚀(LA)-ICPMS技术对采集于黄海南部吕泗产卵场的产卵期蓝点马鲛耳石横截面从核心到边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耳石微结构分析比较各测定元素与钙的比值在不同生活史阶段的变化。结果显示,测定的Li、Na、Mg、Fe、Co、Sr和Ba含量在耳石上均呈非均匀分布,但Ba:Ca比值从核心到边缘波动较大(2.13~5.05 μmol/mol),总体为核心(0~40 μm)部分高,核心向外(40~320 μm)部分快速下降,其余部分(320~1 440 μm)低。Ba:Ca比值在不同生活史阶段间表现出了显著性差异,孵化阶段明显高于越冬和产卵阶段。相较其他元素,Ba元素更适合作为标志性元素重建蓝点马鲛生境履历。根据Ba:Ca比值重建了黄海南部蓝点马鲛的生境履历,结果发现它们在胚胎发育和孵化阶段生活在高Ba浓度生境,早期发育阶段游离近岸高Ba浓度生境,随后的生长发育阶段则会长期处于Ba浓度稍低的生境进行越冬和产卵洄游。  相似文献   
608.
将VIIRS/DNB卫星遥感夜间灯光图像作为研究渔业船舶动态的数据来源,使用黄海海域2016年间共719幅夜间灯光影像,根据黄海海域特点确定阈值,提取夜间作业船舶的灯光点位信息,结合中韩渔业协定区及黄海海域渔场划分对提取的船舶灯光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黄海海域夜间渔业灯光分布季节性变化显著,四季的渔船数量呈现秋季春季夏季冬季的态势。识别的灯光点数量韩方一侧水域最多,中方一侧水域次之,中韩协定区水域最少,结合灯光点密度分布图可看出,韩方一侧水域秋季作业强度高、分布范围广,而其他季节作业强度适中,常年有高等级密集区分布在沿岸海域;中方一侧水域春、秋季节作业强度高,夏、冬季节作业强度低,整体分布范围广阔但密集程度较低。在禁渔期,中方一侧水域灯光点数下降比例高达86.9%,且密度图像中的高等级密集区分布情况与黄海传统渔场位置相吻合,因此推断,识别的灯光点多数为渔业活动船只,本研究可以为黄海海域渔业活动监测和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09.
为了探讨沅江和西江水系大眼华鳊()的形态差异及分化程度,对两个水系5个种群的147个样本进行了测量,共获得9个可量性状和21个框架性状,通过多元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Friedman非参数检验的结果显示,5个种群间的体侧各部分面积存在显著性差异(<0.01)。聚类分析将5个种群分为三支,其中西江两个种群为一支,沅江干流和沅江锦江种群为一支,沅江清水江种群单独为一支。主成分分析共提取出6个主成分,对总方差的累计贡献率为81.93%,贡献率大的性状集中在尾柄部、头部和躯干前部。判别分析筛选出头部和尾柄部的10个性状,分别建立了5个种群的判别函数,判别成功率在92%~100%。3种多元分析方法从框架形态差异上将沅江和西江水系大眼华鳊的种群有效区分开来,为5个种群的形态差异及资源评价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10.
目的:探索不同木屑栽培黑木耳的效果,筛选出适宜栽培黑木耳的配方。方法:以商洛市常见核桃木木屑、苹果枝木屑、榆木木屑、板栗木木屑、柿木木屑、柞木木屑原料设置栽培料配方栽培黑木耳,考察试验配方黑木耳菌丝生长情况、抗杂能力、催芽结果、出耳产量与质量、生物转化率。结果:核桃木木屑、苹果枝木屑栽培黑木耳产量较高,生物转化率也较高,尤其是核桃木木屑栽培的黑木耳营养价值高。试验为商洛市资源化利用当地木屑资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