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68篇
  免费   1249篇
  国内免费   1582篇
林业   1225篇
农学   811篇
基础科学   697篇
  1854篇
综合类   9126篇
农作物   1385篇
水产渔业   801篇
畜牧兽医   2346篇
园艺   1327篇
植物保护   727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359篇
  2022年   754篇
  2021年   767篇
  2020年   683篇
  2019年   632篇
  2018年   557篇
  2017年   843篇
  2016年   570篇
  2015年   840篇
  2014年   876篇
  2013年   1077篇
  2012年   1586篇
  2011年   1595篇
  2010年   1522篇
  2009年   1275篇
  2008年   1358篇
  2007年   1192篇
  2006年   1016篇
  2005年   818篇
  2004年   477篇
  2003年   335篇
  2002年   317篇
  2001年   300篇
  2000年   266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5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5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应用延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方法,初步研究了不同pH硝酸铜溶液中Cu^2+的微观局域结构以及Cu^2+吸附对针铁矿中Fe^3+微观局域结构的影响,为阐明其环境行为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pH(pH2和8)条件下,硝酸铜溶液中Cu^2+离子的微观局域结构相同,Cu—O的配位数、键长和热无序度分别为4.3~4.4、1.95—1.96A和0.0056A^2,这种结构与Cu^2+离子的Jahn—Teller效应有关;pH2条件下未发现Cu—Cu配位峰的存在,而pH8时则在2.40A附近出现了Cu—Cu的配位峰,说明这时已形成了相应的Cu的沉淀物。吸附Cu^2+离子之前,针铁矿第一配位层Fe—O的配位数、键长和热无序度分别为6.2、1.98A和0.0083A^2;吸附Cu^2+离子之后.针铁矿中Fe—O的配位数和键长未发生改变,但其热无序度增加。  相似文献   
992.
植物病毒群体遗传学的2个中心任务是定量描述病毒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及阐明该变异的机制.植物病毒自然种群遗传结构通常包括1-2种优势的序列变异类型和一些低频率的序列变异类型,即具有准种遗传结构特征.植物病毒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和病害暴发以及流行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另外,植物病毒种群遗传结构中还存在超群种群类型.一些生物学特性可能取决于准种内的不同变种间的相互作用.如决定适应能力、寄主范围及致病性变异等.植物寄主—昆虫介体—病毒三者间的协同进化关系是植物病毒种群遗传结构保存相对稳定的主要因素.描述植物病毒种群遗传结构特征为构建更有效的病害防治策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3.
印度农产品干燥技术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 ,印度对粮食的需求越来越大 .印度政府一方面努力提高粮食产量 ;另一方面 ,加强了农产品收获后加工贮藏工作 ,减少损失 ,提高品质 ,并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对农产品干燥技术和设备的开发研究 ,一是注重利用太阳能和农作物废弃物 ,二是注重农产品专用设备的研究开发 .结合农村、农场的特点推出了许多经济实用的干燥设备 ,吸取国内外经验 ,为引进和发展自动化程度高、性能好的大型农产品干燥设备提供政策、经济和技术人员的扶持  相似文献   
994.
以滇Ⅰ型杂交粳稻高产组合榆杂29保持系滇榆1号B、恢复系南29-1和寻杂36保持系滇寻1号B、恢复系南29-2为材料。采用混合筛选法,从200个RAPD引物中,筛出在两个组合保持系与恢复系间表现RAPD差异的3个标记:OPE-11700,OPE-11820,OPE-111543。分别随机提取4个材料的150个单株DNA,构建4个随机单株DNA群体。利用OPE-11700,OPE-11820,OPE-111543 3个标记鉴别随机单株DNA群体。结果表明:OPE-11700,OPE-11820,OPE-111543 3个标记在4个材料间均能扩增出明显的多态性产物,重复性好,4个材料的单株正确鉴别率分别为:滇榆1号B:97.3%,南29-1:96%,滇寻1号B:95.3%,南29-2:92%。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分析陇东地区农业气象自然灾害(干旱、霜冻、冰雹、大暴雨和大风以及干热风等)的发生和对冬小麦生产的影响,并根据实际提出了具体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996.
提出了一种按数据等概率分档的排序算法,此算法应用现代统计学的一些知识和技巧,结合传统的排序算法,对具有一般分布的数据进行排序,使排序的运算量为O(n),达到了排序运算量的下限,实验表明,在n较大时此算法效率要优于现有的同类排序算法。  相似文献   
997.
不同稻田状态下克无踪快速灭茬控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控明不同稻田状态下克无踪快速除草灭茬的效果,2000年在湖南宁乡进行了克无踪用药量、对水量、施药时天气、增效剂、前作留茬高度等对除草剂清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克无踪有效用量为3.75L/hm^2左右,视杂草基数适当增减;对水量对灭草和灭稻茬的效果有较大的影响;二甲四氯、乙草胺、碳铵+氯化钾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克无踪的控草效果;卵茬高率不同的主要影响稻茬原再生蔸率和再生株数。推荐克无踪施用量,早稻冬泡田为3.00-3.75L/hm^2,早稻冬干田3.75-4.50L/hm^2,晚稻免耕田为3.75L/hm^2,同时加入碳酸氨铵45kg/hm^2和乙草胺450mL/hm^2为增效剂,对水900kg/hm^2于傍晚或清晨喷施,晚稻免耕清茬时,前茬留茬高度不超过4cm杂草枯黄以后应及时灌水淹没杂草或稻茬,以有效控制杂草或稻茬再生。  相似文献   
998.
对弯孢属(Curvularia)的分类作了简要的阐述。报道了我国已发现禾本科植物上的弯孢属真菌24种,总结了弯孢属种级分类标准和禾本科植物上的弯孢属真菌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999.
研究了工厂化栽培过程中,培养料中As、Hg、Pb、Cd的添加水平对金针菇子实体产量的影响及在子实体中的累积规律。结果表明子实体中As、Hg、Pb、Cd的含量随着培养料中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且Hg会降低生物学效率,Cd略提高生物学效率。通过对培养料中重金属添加浓度与子实体含量的回归分析发现二者的线性相关性极显著。根据农业标准《绿色食品食用菌》中重金属的限量要求,初步推出金针菇的培养料中As、Hg、Pb、Cd的安全限量值应分别不高于1.0、0.1、10.0、1.0 mg/kg。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研究果粮间作模式下,扁桃树形对间作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间作区域光环境的影响,为新疆南疆果粮间作模式下高光效树形的选择和间作种植模式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扁桃-冬小麦间作模式为研究对象,设置小冠形、开心形、高秆形和分层形4个树形处理,于小麦拔节期、扬花期、灌浆期等生长关键时期,对远冠区、东西两侧近冠区、东西两侧冠下区等5个间作区域的PAR日变化动态和环境光谱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新疆南疆地区扁桃-冬小麦间作模式下,不同间作区域PAR均呈单峰曲线日变化动态,扬花期至拔节期不同树形处理间作区域光照条件均明显劣变,小冠形、开心形、高秆形和分层形4个树形处理2个时期间的降幅分别达到18.93%、39.06%、23.24%和46.00%;扬花期扁桃对间作区域光环境的影响已基本趋于稳定,该时期不同树形间作区域PAR强度水平分为小冠形、高秆形和开心形、分层形三个水平,每日PAR强度维持在400~1 400 μmol/(m2·s)范围内的时间占在全天70%、40%和20%左右。【结论】 扁桃-冬小麦间作模式下,小麦拔节期至扬花期(4月8日~5月3日)间作区域光合有效辐射(PAR)日均值大幅降低,扬花期至灌浆期(5月3~25日)基本稳定;小冠形对应间作区域光环境条件优于开心形和高秆形,优于分层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