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8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46篇
林业   161篇
农学   226篇
基础科学   109篇
  253篇
综合类   370篇
农作物   84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271篇
园艺   55篇
植物保护   10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961.
选择西藏自治区班戈县典型高寒草原为研究对象,设置围栏内小区施肥控制试验,从2013年7月试验样地建成至2014年9月期间,施加不同氮肥水平[对照(0,N_0)、低氮[7.5g·(m~2·a)~(-1),N_1]和高氮[15.0g·(m~2·a)~(-1),N_2)],调查高寒草原不同类群植被地上生物量、类群覆盖度、均匀度和重要值等群落特征对施肥的响应,探讨高寒草原地上植物群落特征对氮肥添加的响应。结果表明,1)短期增施氮肥与不施肥对照相比,会显著提高禾本科生物量和地上总生物量(P0.05),高氮水平下的菊科地上生物量有增加趋势,但与不施肥对照间差异不显著(P0.05);2)短期增施氮肥对禾本科、菊科、莎草科、蔷薇科以及杂类草等类群群落覆盖度以及地上总盖度没有显著影响,但是禾本科在群落总盖度中所占比例逐渐提高,对照、低氮和高氮水平的分别占总盖度的58.73%、61.90%和63.99%;3)短期增施氮肥下,所有类群植物的均匀度和重要值没有显著差异,优势物种亦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62.
[目的]建立兼顾区域本底差异的生态补偿模型,进一步明确京津冀生态补偿时空分异格局及其主导驱动因子,为政府部门制定环境保护与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修正碳赤字,利用模型构建、空间相关性分析与地理探测器技术等方法构建了合理的生态补偿框架,分析和研究了2007—2020年的京津冀县域生态补偿的时空变异格局、空间自相关性、驱动因子排序和交互作用等内容。[结果](1)京津冀县域2007—2020年碳排放量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碳吸收量大体呈现持续增加的变化趋势。(2)修正前的京津冀县域碳赤字呈现东、南、西部高,而北部较低的U形格局,而修正后的碳赤字由于兼顾了区域间本底差异,在时空分布上更加均匀。(3)生态补偿额度冷点区域基本分布在京津冀东北部,热点区域分布在京津冀西南部,两者之间存在个别冷热点区域,整体呈现热点区域向东北方向移动,冷点显著区域向西南方向移动的趋势。(4)不同年份内影响生态补偿额变化的主要因子不同,2007,2012,2017和2020年这4 a中影响京津冀县域生态补偿变化的主导影响因子分别为第三产业产值、财政收入、第二产业产值和人均生产总值;不同年份导致生态补偿变...  相似文献   
963.
2005年青海省“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关注较多的问题之一,就是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不少代表委员还写了议案和提案。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当务之急。因此,面对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加快农产品质量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是一项民心工程。影响青海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很多,涉及到生产、加工、流通、技术、管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964.
提出了一种以实际生产配方为基础,依据对基本配料仓的生产能力和协调性要求,确定饲料厂配料仓的仓容、规格与数目的设计方法,并进行了实例设计.  相似文献   
965.
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是国家依据合理经营和永续利用原则,规定林木采伐限额的一种最基本的管理制度,对实现森林资源永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梳理了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背景及发展历程,归纳了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制度效果、存在问题和完善建议,指出现有研究在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探索采伐权交易方面存在不足。未来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优化研究可从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角度开展,具体可从以下4个方面改进:1)贯彻分类经营,落实商品林处置权;2)科学编制采伐限额,合理分配采伐指标;3)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合理放权调整;4)落实三权分置,探索采伐权交易。  相似文献   
966.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春玉米产量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为了探明秸秆还田配施氮肥耕层构造对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2014-2015年在辽宁铁岭设置了秸秆0 kg/hm~2+纯N 0 kg/hm~2(S0F0),秸秆9 000 kg/hm~2+纯N 0 kg/hm~2(SN0),秸秆9 000 kg/hm~2+纯N 112.5 kg/hm~2(SN1),秸秆0 kg/hm~2+纯N 225 kg/hm~2(S0N2)(当地传统种植方式,CK),秸秆9 000 kg/hm~2+纯N 225 kg/hm~2(SN2),秸秆9 000 kg/hm~2+纯N 337.5 kg/hm~2(SN3)6个处理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配施氮肥耕层构造对春玉米产量、土壤物理性状、根系形态等指标影响显著(P0.05)。全量还田9 000 kg/hm~2和配施纯氮225 kg/hm~2产量最高,比秸秆不还田2 a增产1.10%~11.56%,但产量并未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持续增加;群体生物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收获指数在0.46~0.59之间。秸秆还田配施氮肥耕层构造可显著提高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容重,调节土壤三相比;秸秆还田配施氮肥耕层构造春玉米根数、根长、根体积、根干质量等根系形态指标均优于秸秆不还田,且随着氮肥施入量的增加,各项指标均表现越好。因此,综合分析认为,秸秆还田量9 000 kg/hm~2和配施氮肥225 kg/hm~2是辽北棕壤区比较理想的耕层构造模式和秸秆还田技术,在该区域农业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7.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与戊型肝炎病毒(HEV)重叠感染对HBV复制的影响。方法:以血清HBsAg和抗HEV均阳性患者36例作为重叠组,以单纯HBV感染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例抗HAV-IgM和抗HCV均为阴性。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的HBV-M。结果:重叠组血清HBeAg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抗HBe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BV与HEV重叠感染后,HBV的复制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968.
博优122连片免耕抛秧示范及高产创建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晚造,在广西浦北县小江镇长圹村进行博优122连片免耕抛秧高产创建栽培示范,项目采用适时早播种,科学杀灭稻桩、杂草,抛适龄小苗矮壮秧,合理密植,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科学管水和综合防治病虫害等配套栽培技术措施。博优122加权平均产量达9.03t/hm^2。  相似文献   
969.
机载激光雷达和航空数码影像单木树高提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激光雷达(LiDAR)数据和航空数码影像相结合进行单木水平树高反演.对研究区的LiDAR点云数据进行滤波和分类,根据地形特点、地表植被状况以及其他地类的分布,采用Tin Filter滤波算法提取地面回波点和植被回波点.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高空间分辨率(25 cm)的航空数码影像进行单株木检测.通过多尺度、树冠模式的分割创建影像对象和类层次,用最邻近距离和成员函数法进行影像对象的分类,并基于分类结果进行再分割.对分割后的树冠多边形进行边缘优化,以准确识别单株木.将植被回波点和影像分割后得到的树冠多边形进行叠加,计算多边形内的LiDAR数据最大高程差值,与实测树高进行相关分析,建立单木树高估测回归方程,平均估测精度为74.89%.  相似文献   
970.
为了研究天蚕抗菌肽在奶牛乳腺组织长期表达的可行性以及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将天蚕抗菌肽B(cecropinB,CB)的基因序列以哺乳动物偏爱的密码子优化后,合成了四条相互重叠的DNA片段,通过重叠延伸PCR法获得了天蚕抗菌肽B的基因,将其亚克隆至T栽体,测序正确后构建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X_bCP-cecB,经过包装细胞的包装,获得含有天蚕抗菌肽B表达框的逆转录病毒,注射入奶牛乳腺组织,通过琼脂板孔穴扩散法检测基因的表达及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克隆的抗菌肽基因在乳腺中获得了表达,表达产物对大肠杆菌具有抑制作用,抑制效果可以持续至13天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