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56篇
林业   30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51篇
  75篇
综合类   271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129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3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以新陆早32号为供试材料,在新疆自然生态环境下研究不同机采棉行距配置(66+10 cm、72+4 cm)对棉花生长发育及其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72+4模式利于棉花前期生长,因其地膜覆盖率高,采光面积大,地温高;66+10模式利于棉花中后期的生长,因其通风透光性强;其中66+10模式与72+4模式相比,棉花生育时期提前3 d,株高高于72+4模式15.66%,叶片多于72+4模式13.53%,两者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以此为基础,66+10模式下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得到有效合理的协调,并促进了生殖器官干物质的积累,且因中后期的通风透光性强,提高了外围铃比例,为增产做贡献。  相似文献   
122.
近53 a黑河流域水文气象要素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浏  刘丽丽  索滢 《干旱区研究》2017,34(3):465-478
基于黑河流域及周边17个气象站点和2个水文站点近50 a的观测资料,采用Pettitt、Mann-Kendall(MK)、Yamamoto和累积距平曲线等多种方法,探讨黑河流域水文气象要素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黑河流域各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随地势变化明显,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由南至北呈逐渐增加趋势,降水和平均相对湿度则呈逐渐减少趋势;黑河流域降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莺落峡径流量呈显著上升趋势,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呈显著下降趋势,正义峡径流量下降趋势并不显著,平均相对湿度则没有检测到明显的变化趋势;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突变点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降水和莺落峡径流量交互验证,确定二者的突变点均为2004年。结合多种变点检测方法共同分析,可有效提高结果的可信度和确定性。  相似文献   
123.
为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油料作物中的深入应用提供参考,对蛋白质组学在花生、大豆、油菜、向日葵、棉籽、芝麻、橄榄、蓖麻等常见油料作物器官与组织、亚细胞、响应逆境及其他条件下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油料作物蛋白质组学在植物生长发育、代谢调控等生命活动规律方面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4.
旨在探究钾用量与灌溉方式互作对土壤-烤烟系统钾素变化及烟叶质量的影响问题。采用大田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与钾用量互作对土壤-烤烟系统钾素及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同一灌溉方式下,增施钾肥显著提高土壤钾素含量,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与不施钾相比,施钾显著提高烟叶钾含量,但常规施钾与高量施钾处理间烟叶钾含量差异不显著。相同施钾量下,3种灌溉方式相比,以交替对1/2区域灌水处理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最低,烟叶钾含量以固定对1/2区域灌水处理最高,但与交替对1/2区域灌溉处理差异不显著。烟叶采收结束时,9个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先降低再增加的趋势,至60~100 cm土层趋于稳定。灌水方式和钾用量互作对烟叶化学成分有一定影响,以常规施钾与固定1/2区域灌水处理组合的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最佳。在常规施钾量下,固定1/2区域灌水处理不仅改变了钾素在不同土层的分布,而且提高了烟叶钾含量,且减少了灌溉用水,建议可在黄淮烟区进行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125.
侯建伟  索全义  段玉  赵沛义  张君  景宇鹏 《土壤》2017,49(5):963-968
为明确不同炭化条件下沙蒿生物质炭的有机组分、炭化过程和降解特性。于不同炭化条件下无氧炭化制备沙蒿生物质炭并进行沙地封存。结果表明:H、O和N元素的质量分数及H/C、O/C和(N+O)/C均随炭化温度的升高和炭化时间的延长呈先降低后稳定的变化趋势,升温速率对其无显著影响。而C则呈相反趋势且均在炭化温度600℃、炭化时间60 min以后基本达定值,上述指标(H、O、N、H/C、O/C、(N+O)/C和C)的稳定值分别约为29.3 g/kg、79.8 g/kg、11.2 g/kg、0.40、0.07、0.08和879.7 g/kg。生物质炭的降解速率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炭化时间的延长和施用量的增大而降低,其半衰期为2~12年。综上,沙蒿的炭化既是有机组分富碳、去极性官能团的过程,同时也是芳香性增强、亲水性和极性减弱的过程,施用量和炭化温度是影响生物质炭降解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26.
为了探讨试管苗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微型薯的影响,本试验设计了3个种植密度,即每平方米130株、225株及400株。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总块茎数和总产量逐渐上升。每平方米400株是3种密度中的最佳栽培密度,获得块茎数多,产量最高,且中大薯、中小薯和小薯块茎数分别达到每平方米178个、475个及394个。  相似文献   
127.
[目的]为合理利用水稻大粒种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水稻大粒种质31C122、31C125(千粒重近50 g)和常规水稻品种吉玉粳、赋育333为材料,对其籽粒中糖分和淀粉的积累过程进行对比研究。总糖含量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总淀粉含量采用硫酸-蒽酮法测定[10],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直链淀粉含量采用农业部颁布的《NY147-88》标准法测定。支链淀粉含量=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以淀粉积累量W为依变数,开花后天数t(开花日为0)为自变数,应用Logistic方程对淀粉积累过程进行拟合。[结果]供试材料弱势粒总糖含量高于强势粒,且强势粒总糖含量峰值均出现在花后10 d,大粒种质总糖含量低于常规品种;强势粒总淀粉含量高于弱势粒,常规品种总淀粉含量高于大粒种质;供试材料各粒位支链淀粉含量高于直链淀粉,大粒种质直链淀粉含量低于常规品种;大粒种质强势粒总淀粉积累高峰较常规品种强势粒有所推迟,弱势粒总淀粉积累高峰较常规品种有所提前;大粒种质强势粒总淀粉活跃积累期长于常规品种强势粒。[结论]大粒种质的品质好于常规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28.
人工授精技术是目前通过冷冻精液进行牛遗传改良而应用最为广泛的生物技术。虽然如此,由于精液产品的质量而导致人工授精的遗传影响被限制,在精液的冷冻-解冻过程中40%~50%的活精子失去完整性或功能受到损伤。作者在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阐述冷冻-解冻对精子细胞的损伤作用及机理、精浆对牛冷冻精液质量的影响、冷冻-解冻过程中精子的过氧化损伤,以及冷冻-解冻后精子相关基因与蛋白质的变化等,以期为牛高质量冷冻精液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进一步提升冷冻精液质量。  相似文献   
129.
牦牛是我国丰富多样的畜种资源中重要的畜种之一,在遗传上是一个极为宝贵的基因库。本文阐述了西藏牦牛遗传资源的保种方法和利用途径,有助于西藏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0.
猪圆环病毒2型高免卵黄抗体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制备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serotype2,PCV-2)高免卵黄抗体,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研究,通过自制猪圆环病毒2型(PCV-2)灭活苗,免疫SPF产蛋鸡,收集高免蛋,制备PCV-2高免卵黄抗体,对高免卵黄抗体进行无菌检验、活体动物安全性检测,用琼脂扩散方法进行效价检验和人工感染保育猪治疗试验,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抗体效价达到1∶64;人工感染治疗试验治愈率达100%;临床试验治愈率为96%,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