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35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22篇
  69篇
综合类   212篇
农作物   63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93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氮磷钾供应充分情况下,采用大田小区试验方法,通过播前基施硒(Se)、锌(Zn)微肥和腐殖酸(富啡酸,fulvic acid,FA),设对照(CK,不施肥)、施氮磷钾(NPK)、增施富啡酸(NPK+FA)、增施锌、硒微肥(NPK+Zn+Se)、增施富啡酸和锌、硒微肥(NPK+FA+Zn+Se)等5个不同施肥处理,在严重缺硒和锌石灰性土壤中,研究了硒锌和富啡酸配施对紫花苜蓿叶片内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性、游离脯氨酸(Pro)及丙二醛(MDA)和干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茬中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以NPK+FA处理最高,其次是NPK+FA+Zn+Se处理,说明富啡酸(FA)比微肥(Se+Zn)更能有效提高紫花苜蓿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而硒锌对其活性影响不显著;硒锌与富啡酸配施可显著提高紫花苜蓿叶片内游离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从而显著提高紫花苜蓿抗氧化能力;但各施肥处理对丙二醛(MDA)无显著影响。施肥可显著提高紫花苜蓿产量,施用富啡酸比硒锌微肥的增产效果更明显,且硒锌与富啡酸配施效果最好。因此,在氮磷钾供应充足条件下,适量硒锌微肥或富啡酸均能显著提高紫花苜蓿的抗氧化能力及提高紫花苜蓿产量,且微肥和富啡酸配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2.
吉林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小亮  陈珂  揭昌亮  龙婷 《水土保持通报》2016,36(5):312-319,325
[目的]对2009—2013年吉林省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价,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经营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第8次森林资源清查和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编制的8个林业局森林经营方案等数据为基础,建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指标体系和定量方法,采用价格倒算法推演森林涵养水源价格公式。[结果](1)2013年吉林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13 801.35亿元。(2)森林生态系统各服务价值排序为净化大气环境(10 225.91亿元,占总服务价值的74.09%)生物多样性维护(1 063.27亿元,占7.70%)涵养水源(997.70亿元,占7.23%)保育土壤(941.61亿元,占6.82%)农田/草场防护(564.75亿元,占4.09%)固碳释氧(8.12亿元,占0.06%)。[结论]在吉林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以净化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维护和涵养水源服务价值最高。倒算法推演得到的结果较以往研究更贴合实际,有力地提升了森林涵养水源价值核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也使森林涵养水源价值研究评价方法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53.
从患病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中分离到三株细菌,分别采用口服、肌肉注射、皮肤损伤浸泡、皮肤不损伤浸泡4种方式对分离株制备的菌液进行回归感染试验.结果显示,除口服方式外,其他感染途径均能使棘胸蛙发病并导致死亡,且对棘胸蛙有较强的致病性.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等方法鉴定该致病菌株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同时,通过抑菌圈法研究该菌株对12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显示:该菌对氯霉素、吡哌酸、头孢哌酮、链霉素、四环素、诺氟沙星、庆大霉素高度敏感;对青霉素、新霉素、林可霉素、先锋霉素和红霉素不敏感.  相似文献   
54.
硒、钴配施基肥对紫花苜蓿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播前基施硒钻微肥,研究硒钴配施对紫花苜蓿叶片内游离脯氨酸、K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氮代谢等生理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硒钻用量分别为765g/hm2和1548g/hm2不但能有效地促进苜蓿叶片内游离脯氨酸的积累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提高,增强苜蓿体内氮代谢的水平,而凡能提高现蕾期到开花期苜蓿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硒钴用量分别为570g/hm2和1548g/hm2能有效地提高苜蓿叶片中K的积累量.  相似文献   
55.
大豆根际土壤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分离大豆根际土壤真菌孢子.应用Nested-PCR技术扩增其28S rDNA D1/D2区域,并结合DNA测序、系统发育分析,对其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出的大豆根际土壤真菌孢子DT-1与土壤真菌(AB438763)有较高的序列同源性,为97%;DT-2与Mucor...  相似文献   
56.
氮磷钾肥配施对黄河滩区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氮、磷、钾肥配施对黄河滩区紫花苜蓿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能显著提高紫花苜蓿饲草产量,与未施肥处理相比,施肥处理饲草产量增幅为8.62%~30.92%,氮、磷、钾肥配施效果显著优于单施;配施能显著提高紫花苜蓿粗蛋白、粗纤维、粗灰分、粗脂肪、磷等的含量,且氮、磷、钾肥配施效果显著优于单施;能显著降低紫花苜蓿无氮浸出物含量.  相似文献   
57.
在拔节、吐丝、灌浆不同生育阶段,通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不同N水平下玉米叶片的光合参数和环境因子进行测定,研究了水分利用率(WUE)分别与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NH处理下的WUE均比NL处理下的高.NH、NL处理下,WUE随Pn、Gs的升高而增加,当Pn、Gs分别超过23、22 μmolCO2/(m2·s)和0.20、0.18 mol/(m2·s)时,WUE下降;而当Tr小于3.00 mmolH2O/(m2·s)时,2个N水平下的WUE均随Tr的升高而增加,当Tr超过此范围,2个N处理下的WUE均下降.  相似文献   
58.
梁钾贤  揭进  刘伟清 《热带作物学报》2012,33(10):1819-1823
为建立高效、环保的剑麻无菌繁殖技术,以H.11648剑麻的珠芽为外植体,以1 000 mg/L HgCl2溶液对外植体材料浸泡消毒灭菌20 min作对照,以不同浓度的ClO2溶液对外植体材料进行不同时间的浸泡消毒灭菌试验。结果表明,500~3 000 mg/L ClO2溶液对剑麻珠芽外植体浸泡消毒20~50 min,可显著降低培养材料的污染率,外植体生长好,腋芽萌动快,腋芽萌发率在14.175%~47.335%,显著高于对照的4.340%,最初3次继代的增殖率为5.685~11.325倍,显著高于对照的3.040倍。剑麻珠芽外植体材料消毒灭菌的最适宜方法是1 000 mg/LClO2溶液浸泡消毒30 min。  相似文献   
59.
在河南省黄河滩区种植莜麦(Avena nuda)的地段上播前基施硒肥,研究硒肥(Na2SeO3·5H2O)用量在570~1143 g·hm-2时,对莜麦生产特点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探索提高莜麦生产水平的新途径,进一步丰富河南优质饲草资源。结果表明:对莜麦生产适宜的硒肥基施量为765~954 g·hm-2,基施硒肥能使莜麦的鲜干比平均降低6.69%(P<0.05),茎叶比平均提高10.01%(P<0.05),分蘖数平均提高12.50%(P<0.05),扬花期干草产量平均提高8.22%(P<0.05);另外,硒肥还能显著提高种子的千粒重,但不能提高莜麦果实产量。 因此,合理基施硒肥是提高莜麦生产水平的可行而有效的手段,为莜麦在滩区的优质高产提供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60.
【目的】筛选具有降解多菌灵功能的菌系和菌株,了解菌系构成和菌株的系统发育地位,确定实验室条件下菌系和菌株对土壤中多菌灵的降解效果。【方法】采用无机盐培养基富集、筛选降解多菌灵菌系及菌株,比色法测定菌系及菌株降解多菌灵能力,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结合切胶回收测序分析菌系构成,16S rDNA序列分析结合细菌常规鉴定方法对菌株进行初步鉴定。【结果】筛选到9个菌系,纯培养条件下10 d对初始浓度600 mg•L-1多菌灵降解率23.14%-70.64%;从5个降解菌系中筛选到5株降解菌,编号为111-3、161-4、165-2、166-2、167-4,纯培养条件下15 d对初始浓度600 mg•L-1多菌灵降解率33.90%-72.66%;菌株111-3、165-2、166-2、167-4初步鉴定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 sp.),菌株161-4初步鉴定为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 sp.);实验室条件下,分别接种筛选到的9个菌系和5株降解菌处理污染土壤,72 h 对初始浓度5 mg•kg-1多菌灵的降解率均达到90%以上;每个降解菌系大约由6-10株优势细菌组成,筛选到的降解菌株占菌系构成约1/10,推测菌系中其它菌株可能与多菌灵降解中间产物的进一步分解有关。【结论】筛选到9个多菌灵降解菌系和5株降解菌,72 h对污染土壤中5 mg•kg-1多菌灵的降解率达到90%以上;红球菌属是目前已知的环境中降解多菌灵的优势种群;筛选到的降解菌只是菌系构成的小部分,菌系对于残留农药降解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