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65篇
  免费   1936篇
  国内免费   2285篇
林业   2300篇
农学   1449篇
基础科学   1272篇
  2831篇
综合类   14110篇
农作物   1939篇
水产渔业   861篇
畜牧兽医   4284篇
园艺   1982篇
植物保护   1158篇
  2024年   178篇
  2023年   570篇
  2022年   1305篇
  2021年   1306篇
  2020年   1158篇
  2019年   1082篇
  2018年   789篇
  2017年   1338篇
  2016年   864篇
  2015年   1233篇
  2014年   1355篇
  2013年   1622篇
  2012年   2363篇
  2011年   2405篇
  2010年   2279篇
  2009年   2081篇
  2008年   2184篇
  2007年   1983篇
  2006年   1654篇
  2005年   1282篇
  2004年   796篇
  2003年   524篇
  2002年   499篇
  2001年   561篇
  2000年   461篇
  1999年   17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7篇
  1962年   6篇
  1956年   1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四川盆地丘陵区主要森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本文对四川盆地丘陵区主要森林群落--人工柏木纯林、次生栎柏混交林和桤柏混交林的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群落的物种组成、生活型、层片结构以及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表征的群落综合特征上,次生混交林与人工林具有很大差异.人工柏木纯林物种数量少,乔、灌、草层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较低,生态优势度较高;次生栎柏混交林和桤柏混交林物种数量较多,乔、灌、草层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较低的生态优势度.  相似文献   
942.
以漯河市沙河湿地公园为例,对湿地公园的规划思路、规划布局结构、重点区设计等进行系统分析。依据场地区位和环境特点,结合国家级湿地公园规划规范,形成四区、六园、十景的总体格局。通过梳理园区水系和交通流线,结合生态恢复与重建,建设一处以湿地生态系统保育为主,集科普宣教、游览观光、休闲养生于一体并与周边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943.
杉木根、枝和叶的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南会同杉木基地Ⅲ号集水区25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1月份杉木根、枝和叶的C、N、P含量,研究其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杉木根、枝和叶中C含量平均值分别为561.04、515.93、513.56 g/kg,表现为根枝叶;N含量平均值分别为6.86、8.78、7.97 g/kg,表现为枝叶根;P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45、0.71、1.54 g/kg,表现为叶根枝。根的C∶N、C∶P、N∶P的平均值分别为92.50、521.72、5.29;枝的C∶N、C∶P、N∶P的平均值分别为65.17、789.82、12.46;叶的C∶N、C∶P、N∶P的平均值分别为69.31、355.56、5.53。叶的C含量和枝的呈显著正相关;叶的N含量和枝的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的N含量和根的呈极显著正相关;P的含量在根、枝和叶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44.
不同林龄马尾松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渝东重庆石柱林场不同林龄(8a、20 a、30 a)马尾松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状况研究,结果表明:①马尾松的胸径和树高在幼龄林(8a)和中龄林(20a)生长速度最快,材积量则在成熟期(30a)达到最大.②马尾松各器官生物量和总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树干的生物量增长速度最快,在成熟期最高,达到72.68%.③各林龄马尾松林内,各层次生物量的高低排序都为乔木层、枯落物层、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生物量和林地地上总生物量均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并占有绝对的优势;灌木层、草本层和枯落物层占地上部分总生物量比重则逐渐降低.④马尾松林的地上部分各林层的净生产力在中龄林的高低排序都为乔木层、枯落物层、草本层、灌木层,幼龄林和成熟林则表现为乔木层、草本层、枯落物层、灌木层;乔木层生产力在地上总生产力中占绝对比重.  相似文献   
945.
在湖南省按照不同地貌类型和地类破碎程度抽取4 km×4 km大样地10个,采用不同判读方式(充分参考林业档案信息与不参考林业档案信息)和不同判读人员(有5年以上遥感判读经验人员与无任何遥感判读经验人员)对10个大样地进行遥感判读区划,并对判读区划结果进行实地调查验证。分析表明:各地类正判率与其面积成正相关,其它调查因子判读难度较大;充分参考林业档案信息能够显著提高正判率,但优势树种、起源、龄组、郁闭度等因子综合正判率仍然偏低;不同判读工作经验人员对遥感判读有一定的影响,无判读工作经验人员应经过一定程度培训后才可参与判读工作。  相似文献   
946.
通过分析不同森林类型采伐的经营特点,探讨森林采伐限额政策的适宜程度,形成对部分类型森林放开采伐限额的思路,分析评估放开采伐限额政策的风险,提出改善森林采伐限额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47.
从植物种类、"书院八景"、书院建筑、书院楹联等方面调查分析了岳麓书院的植物文化,认为岳麓书院的植物景观通过本土植物展示了书院景观的地域特色,并表达了浓厚的书院文化氛围、体现了湖湘文化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948.
广东省李产业发展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是李的南缘分布区,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李产业稳定的经济效益使得广东成为了全国主要的李产区。为了给李产业生产和研究规划的制定提供基本数据,采用走访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广东省李的分布、种质资源、产业现状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经过长期的人工栽培,广东已演化形成了一个需冷量低的南亚热带特色李品种群,共有原产品种26个,其中既有像三华李那样的古老品种,也有如华蜜大蜜李和岭溪李那样品质优良的新品种;2013年,广东全省规模化李果园面积有5.52万hm2,总栽培面积约7.1万hm2,其李果总产量分别52.10万和66.39万t,平均单位面积产量为9.35 t/hm2,说明广东省是全国李树栽培面积最大、李果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都最高的省份;由于水热丰富,花期日照充足,广东李具有成熟早、产量稳定、经济效益高的特点,李产业是广东省山区的支柱产业。文中还分析了广东省李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广东省李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49.
草果叶瘟病的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对绿春县草果种植区草果病害进行调查及诊断,并对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以及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引起植株死亡的现象是由变异梨孢引起的一种侵染性病害。草果叶瘟病为首次报道的新病害,变异梨孢为中国新记录。  相似文献   
950.
以蒙古栎种子为材料,研究播种时期对蒙古栎不同类型苗木出苗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蒙古栎在秋季不同时间播种的出苗率均在60%以上,但以早期(9月下旬)播种的出苗率最高(大于80%),早期播种的苗木在苗高、地径、侧根数、根体积和根生物量等指标上都明显要高于其它播种时期,蒙古栎在秋播裸根育苗时应适时早播;秋季播种的容器苗在所有观测的形态指标上均好于春季播种的容器苗,秋季容器育苗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