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1篇
畜牧兽医   26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家蚕种克卵粒数容许差距的测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样本间克卵粒数的差距是保证家蚕种良卵率检测准确性的关键。通过调查和理论分析,认为家蚕卵粒质量的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在置信概率为95%下,3次重复间样本卵粒数的容许差距估计公式为d=0.191 3×n3/2×10-3。当克卵粒数在1 600~1 699、1 700~1 799、1 800~1 899、1 900~2 000区间时,容许差距分别为13、14、15、16粒。  相似文献   
12.
江苏蚕种科技进步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鸣 《江苏蚕业》2005,27(1):11-14
<正>1江苏蚕种科技进步五十年进展概况1.1江苏省实用推广品种的选育与更新1.1.1江苏省家蚕品种的更新换代春用品种第一代品种:瀛汗×华九(华八)(1949-1968年)。特点:体质强健、茧层率20-21%。第二代品种:苏16×苏17(1969-1973年)。特点:丝质优良、体质弱、国家加价15%。第三代品种:东肥×华合(1974-1979年)。特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们结合实施桑蚕一代杂交种散卵病卵率检验,进行了每个集团为100、300、600和900头蚁蚕的检出水平试验,得到了600头/集团观察30个视野平均检出水平为72.65%,相当于100头/集团观察20个视野的73.04%的检出水平。为确保桑蚕一代杂交种成品卵病卵率检验结果的稳定性,提出了增加样本卵量、增大集团头数和充分考虑1个病卵集团可能带多头病蚁的抽样方案。  相似文献   
14.
家蚕育种个体、蛾区自动称量与选择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家蚕育种效率,满足家蚕育种工作者要求,利用Visual Basic 6.0 for Windows开发设计了家蚕育种个体、蛾区自动称量与选择系统。该系统通过串行接口采用零Modem连接方式将两台电子天平与计算机相连接,通过MSComm通讯控件实现对蚕茧个体、蛾区称量数据的自动采集,采用Bayes判别函数和聚类分析法自动根据称量结果对蚕茧个体作雌雄识别,采用基于数量遗传理论设计的综合选择指数进行个体选择,并方便地实现称量数据的查询和管理。  相似文献   
15.
带毒蚕卵中的家蚕微孢子虫DNA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促进用PCR法检测家蚕微粒子病的生产应用,对带毒蚕卵中的家蚕微孢子虫DNA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蚕卵经30%KOH、27℃预处理后抽提的核酸能满足PCR检测对DNA质量的要求。以该方法抽提的DNA为模板,进行蚕卵集团检测,结果10~100粒蚕卵中混有1粒“有毒”卵,即能用PCR的方法检测出。“1/100”“有毒”卵的检出概率约为80%。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蚕桑生产基本状况及春季蚕病疫情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吴江市、如东县的蚕桑生产的基本现状及春季蚕病疫情调查结果显示:养蚕户的平均年龄为55.5岁,平均养蚕年数达24年。丝茧育户平均拥有桑田0.126hm^2,平均每667m^2桑饲养春蚕1.21张;种茧育户平均拥有桑园0.409hm^2。春季丝茧育平均每户饲养蚕种2.275张,平均孵化率达96%,平均结茧率90%,60%蚕户的张种产量高于40kg,55%农户667m^2桑园的产茧量超50kg。2008年春季蚕病总体发生较少,丝茧育总发病率为0.786%,以病毒病的发生率最高;值得注意的是遗失蚕比例高达9%,大大高于发病率;丝茧育续春蚕总发病率达4%,比春蚕明显提高;种茧育总发病率为1.23%,其中真菌病的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家蚕种病卵率检疫方法的可靠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近年来病蛾率与病卵率检验结果两者关系的分析,初步得出病蛾率检疫结果与病卵率检疫结果未必完全相关[1],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两者未必完全相关是否与目前的病卵率检验技术“不过关”有关,即目前的病卵率检验方法是否可信。我们对大量的病卵率检验方法可靠性的试验结果表明:现行的病卵率检疫技术及方法是基本可行的,影响和制约家蚕成品卵微粒子孢子(简称N.b)检出率的因素,主要由供检样液中所带N.b量的多少决定;我们围绕N.b密度、集团大小、是否离心以及观察视野多少等几个方面情况进行了检测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为培育耐农药污染家蚕品种和研究家蚕对农药的耐受性机制提供基础材料的目的,对包括家蚕四元杂交品种野三元中2个含野桑蚕血统的中系亲本野A、野B和2个日系亲本84Y2、784等在内的160份家蚕品种资源,以0.01 mg/L杀灭菊酯添食后进行耐药性筛选,供试家蚕品种中的野B、辐射诱变品种辐7对微量杀灭菊酯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进一步以0.1~0.3 mg/L杀灭菊酯添食诱导后,自野A、野B中筛选建立了新的耐受性品系野AJ、野BJ,另以辐7为母本,分别以84Y2、784为父本杂交后培育获得新的耐受性品系辐84Y2、辐784。从以上4个新品系中均获得了添食微量杀灭菊酯后幼虫存活率100%的蛾区。4个对微量杀灭菊酯具有较强耐受性的新品系,进一步通过农药诱导选择及系统选择提高和固定其耐受性水平后,可作为耐农药污染新品种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9.
<正> C—751激素是一种新型多效能生物激素,有效成分为环烷酸钠,可增强农作物和家禽的生理生化功能,提高抗逆性,促进生长,利于生殖细胞发育。对吉林省军区新技术开发中心提供的C—751激素可湿性干粉稀释液于收蚁后第2回叶、2龄饷食、3龄  相似文献   
20.
家蚕一代杂交种成品卵(散卵)良卵率检验标准明确规定了良卵数或不良卵粒数平均值的计算方法,但其检验误差的允许值未做规定,因而无法评判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以极差值估计检验误差,分析了影响成品卵良卵率检验误差的各种因素,提出了成品卵检查中良卵率的允许极差标准,以此作为衡量和控制蚕卵检验质量的指标,并通过对江苏省近几年成品卵检验的原始数据的统计分析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