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正>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当动物体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动物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迅速有效地产生免疫反应,清除病原或制造  相似文献   
12.
左霞  赵海玲 《新农业》2023,(13):67-68
当前,我国农业技术的高效发展涉及机械设备、生物及信息、光技术等各类学科领域,现代化技术的融入,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应用技术,对推动农业种植具有重要意义。相对于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科学技术更具良好的发展优势,在农民开展农业种植等各项劳动中,都向着现代化、智能化的方向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日光温室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水下限对青椒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椒是温室中常见的一种蔬菜,为探求青椒灌溉制度,进行日光温室滴灌条件下灌水下限对青椒生长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变化幅度随深度增加而减少,表层波动剧烈,深层变化平缓。对于不同层土壤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处理1处理2处理3CK。处理1、2、3和CK全生育期耗水量为228.3、271.7、345.2和440.1 mm,青椒苗期日均耗水量0.3~1.0 mm/d,初花初果期0.7~2.2 mm/d,盛果期2.4~5.3 mm/d。在整个生育期内株高、茎粗的变化为:处理2处理3CK处理1。滴灌处理1、2、3和对照沟灌青椒产量分别为60.0、106.413、103.062和78.07 t/hm2。对应灌溉水分生产率分别为29.77、35.94、31.481、7.73 kg/m3。综合因素分析,日光温室青椒在滴灌条件下,处理2为最佳灌溉方案,可得到高产、省水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机械化抗旱播种技术,是旱作农业地区采用机械化手段适时早播,抢播的一种保墒播种技术措施。通过精密化播种,对其保证出苗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应用更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育。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地区,近年来随着国际经贸的迅速发展,我省的大多农产品如大豆、玉米等在质量、成本、价格等方面丧失了优势,大豆虽然单产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5 kg/hm2,但比美国低724 kg/hm2,价格却比美国高127元/t,缺乏国际竞争力,这就要求我省在农业品种方面,生产技术、作业方式上努力与国际对接,实施农机作业标准化,  相似文献   
16.
以土壤含水率下限作为灌水控制指标,即60%~70%占田持,灌水定额为15 mm,研究了小管出流、渗灌、滴灌与沟灌4种灌溉方式下温室内湿度的变化趋势以及对青椒生长情况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灌溉方式下的作物病虫害发病率以及灌溉方式和温室内大气湿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灌溉方式和温室内大气湿度相关性显著,不同灌溉方式下的湿度差异明显,其中渗灌条件下温室的大气湿度最低。温室内温度和湿度呈异步变化,当温室温度控制在25~28℃范围内,可使温室内的湿度保持在低水平范围内,减少病虫害发生。渗灌条件下作物病虫害的发生率最小,与小管出流较接近,比沟灌降低约35%;而且渗灌条件下青椒的产量最高,为34650 kg/hm2。滴灌、渗灌和小管出流较沟灌增产分别为17%、39%、34%。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ClpP基因的功能,试验利用Red系统的重组功能,通过PCR扩增出两端与大肠杆菌菌株CIpP基因上、下游序列同源,中间为氯霉素抗性基因cat的DNA片段,电击转化含质粒pKD46的大肠杆菌菌株D H091,筛选替换CIpP基因的阳性转化子,再导入质粒pCP20去除氯霉素抗性基因.结果表明:成功敲除大肠杆菌菌株C...  相似文献   
18.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始终是与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紧密关联的。面对新的形势,我国农机化要承担起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任。目前,我国农机化的总体水平不高,政府对农机化的投资也非常有限;另外,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以粮食生产机械化为主,以促进生产的数量、速度为目标,因此面临的调整任务是巨大的。总体来看,我国农机化发展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杂草是指生长在有害于人类生存和活动场地的植物,一般是非栽培的野生植物或对人类无用的植物。我国列入名录的农田杂草有704种,其中对农业生产造成危害的重要农田杂草有60多种。大豆是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之一,近几年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5500万亩,平均亩产175公斤。杂草危害大豆的正常生长,甚至造成草荒现象,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和农民的经济收入。杂草使大豆的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20.
秸秆、根茬机械化还田技术是利用机械将田间的秸秆、根茬粉碎直接还田的技术,秸秆、根茬粉碎还田技术是两项可以独立运用的技术组成,即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和根茬粉碎还田技术,这两项技术无论在还田工艺还是还田机具的工作原理方面都是不同的。但是,由于这两项技术有粉碎还田培肥地力的共同点,一般将其作为一项技术,下面在论述技术的作用和意义方面将其作为一项技术来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