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8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研究几种(海藻糖、蔗糖、山梨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硫脲、明胶、L-精氨酸、抗坏血酸)保护剂,为口蹄疫抗原保护剂配方的形成提供参考。[方法]用三因素、三水平、双重复正交试验方法筛选出了对口蹄疫病毒(FMDV)抗原保护效果最好的I(4#)保护剂配方,以加保护剂A(已申请专利)的病毒为对照,比较其在不同条件下的TCID50和146s抗原的含量。[结果]通过方差分析4#保护剂保存病毒测得TCID50极显著的高于1、3、5、6、7、8号,显著高于2、9。将4#保护剂加入被保存的病毒抗原中,分别于4℃下保存90、120、150 d,其logTCID50分别为5.3、5.0和4.5,而加保护剂A(已申请专利)的对照病毒则为5.0、4.5和4.3;在37℃下保存40、50和60 h,其logT-CID50分别为4.5、2.5和1.0;而加保护剂A的对照病毒则为3.5、1.5和0.5,为了进一步验证保护剂对FMDV抗原的保护性能,进行了FMDV146s抗原含量的测定。分别于4℃下保存150 d,37℃下保存40 h,测得结果分别为0.796、0.462μg/ml,而加保护剂A的对照病毒则为0.602、0.307μg/ml。[结论]该复合配方保护剂I(4#)对FMDV有效抗原的保护作用优于保护剂A,尤其是病毒保护剂对提高FMDV的冷冻保存时间和耐热效能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2.
用三因素、三水平、双重复正交试验筛选出对口蹄疫病毒(FMDV)抗原保护效果较好的4号保护剂配方,该保护剂保存的病毒在37 ℃静置40 h和50 h后毒价TCID50分别为4.5和2.0,而对照组病毒则分别降至1.5和0.通过方差分析4号保护剂保存病毒测得TCID50极显著的高于1、3、5、6、7、8号,显著高于2、9号.保护剂配方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加该保护剂的病毒,分别于-20 ℃和4 ℃下保存90 d、120 d、150 d,其㏒TCID50分别为6.0、6.0、5.8和5.3、5.0、4.5,而未加保护剂的对照病毒则为5.8、5.3、5.0和5.0、4.5、4.3;FMDV 146 s抗原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分别于-20 ℃和4 ℃下保存150 d,37 ℃下保存40 h,测得结果分别为1.116 μg·mL-1、0.896 μg·mL-1、0.888 μg·mL-1,而未加保护剂的对照病毒则为0.846 μg·mL-1、0.802 μg·mL-1、0.307 μg·mL-1;反复冻融试验表明对照组冻融6次即为临界点, 病毒保护剂组达10次;通过对主要保护性抗原VP1基因,试验病毒株(O/NX/99/1)、对照病毒株(O/NX/99/2)测序比对,结果表明保护剂不会使病毒产生基因突变.试验结果说明该保护剂对FMDV有效抗原确实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用口蹄疫A型病毒AF/72株的第3代乳鼠组织毒,通过乳鼠适应至6代,获得该毒株的乳鼠组织毒AF/72/MF6,经测定其LD50为10^-8.0·mL^-1;经RT-PCR获得其VP1基因序列,并与GenBank中的其它6株口蹄疫A型病毒株比对,同源性大于85%;经无菌检验和外源病毒检验,纯净性达到兽用生物制品标准要求;经间接夹心ELISA测定,OD值均大于0.2,且经乳鼠中和试验证实该毒仅能被口蹄疫A型标准血清中和,具有型特异性;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146S含量,均值为189 ng·mL^-1,远大于22 ng·mL^-1的国际标准。综合纯净性检验、特异性检验和146S含量测定结果,可确定AF/72/MF6为口蹄疫A型病毒AF/72株乳鼠组织毒的标准毒。  相似文献   
14.
黄振华  柯爱英  池伟  张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7734-7736,7741
[目的]探讨絮凝剂对牟氏角毛藻、微绿球藻、湛江等鞭金藻3种海洋饵料微藻的絮凝效应。[方法]采用5种无机试剂和2种有机试剂分别以6种不同的浓度处理藻液,连续4h跟踪测定藻细胞的沉淀情况。[结果]5种无机试剂对3种海洋饵料微藻均有一定的絮凝作用,而2种有机试剂的絮凝效果均不明显。硫酸锌和硫酸铝对牟氏角毛藻的絮凝效果明显;明矾、硫酸锌和聚合氯化铝对微绿球藻的絮凝效果明显;硫酸铝对湛江等鞭金藻的絮凝效果较明显。[结论]为生产性海洋饵料微藻的采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影响全脂大豆粉营养价值的加工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6×3析因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常压条件下加热温度为70℃、80℃、90℃、100℃、110℃和115℃,处理时间分别为20、40和60分钟,以及采用3×4析因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高压条件下加热温度(压力)为105℃(3.51b/in~2)、110℃(6.5lb/in~2)和115℃(10.5lb/in~2),处理时间分别为15、30、45和60分钟对全脂大豆粉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常压条件下温度因素对脲酶活性、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有显著(P<O.05)或极显著(P<0.01)影响;高压条件下温度(压力)因素对脲酶活性和粗灰分含量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时间因素对脲酶活性有极显著影响。综合分析表明,为了改善全脂生大豆粉的营养价值,加热处理以110℃、60分钟或115℃、40分钟及105℃(3.5lb/in~2)15分钟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采用正交试验L9(34),对F-188、ELP和TWEEN-80三种乳化剂的复配比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188∶ELP∶TWEEN-80的比例为1∶3∶3时,疫苗乳液的稳定性最好,黏度较小,乳液颗粒直径皆在0.2μm以下,且粒径均匀.方差分析表明,3种乳化剂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且ELP、TWEEN-80的乳化效果极显著优于F-188.  相似文献   
17.
刘丽  黄振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635-7636,7665
以都江堰市水文化广场为例,分析城市广场应急避险功能完善的要点,提出广场防灾功能建设原则及建设方法,并探讨了今后广场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园林绿化中,大树移栽成活与否,操作技术非常关键。为确保移栽成活,提高大树移栽后的成活率,需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一、土壤选择中壤土,轻壤土和砂壤土最适宜杨树生长。二、整地与栽植把将要栽植的地块,施足底肥,深翻30厘米,耙平。杨树丰产林一步到位的最理想的种植模式为:4米×6米,5米×  相似文献   
20.
用预备试验初选的4种稀释剂a、b、c、d,对经浓缩培养法繁殖的牛、猪。型口蹄疫病毒进行稀释,使其与普通毒(对照)浓度相当。然后将其与普通毒一起在不同温度下放置不同时间后,测定TCID50,并对测定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4种稀释剂稀释的病毒TCID50。存在显著差异;a和b稀释的病毒TCID50。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c和d稀释的病毒TCID50;a和b稀释的病毒与普通对照毒的TCID50。也无显著差异。表明,a和b均可用于稀释口蹄疫病毒抗原,考虑到成本,宜选用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