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27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32篇
  33篇
综合类   215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50篇
畜牧兽医   82篇
园艺   58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麻保沙星在中国对虾体内药代动力学及残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温20±1℃条件下,2.5mg·kg^-1剂量肌注和口服麻保沙星在中国对虾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残留规律。采用3p97药动学软件处理数据,结果表明:肌注给药的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血淋巴、肌肉、肝胰腺内的Tmax和Cmax分别为0.147h.0.039h.0.103h和3.688μg·mL^-1、2.7331μg·mL^-1、4.524μg·mL^-1,AUC分别为8.474μg·mL^-1·h^-1、2.396μg·mL^-1·h^-1、18.310μg·mL^-1·h^-1(1/2)。为0.893h,0.103h、1.257h;t(1/2)B为9.866h、2.648h,4.947h,CL为0.118L·h^-1·kg^-1、1.043L·h^-1·kg^-1、0.137L·h^-1·k^-1。连续口服给药三种组织中消除半衰期分别为8.74h,55.14h.5.72h。根据本试验结果及多剂量给药原则,麻保沙星的合理给药方案为:口服2.5mg·kg^-1的剂量,每日1次给药。  相似文献   
502.
以4个昌7-2近缘系为材料,研究了昌7-2近缘系及其杂交后代性状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浚928的株高、穗位高、叶向值等形态性状的改良效果优于安昌7-2和甘昌7-2,新7红的改良效果最差,安昌7-2的形态性状优于甘昌7-2,且杂交组合间形态性状的差异与其父本间的差异一致;各近缘系及其杂交组合的叶绿素和丙二醛含量存在差异;4个昌7-2近缘系组配的杂交组合的产量存在显著差异,各杂交组合产量顺序为:郑58×浚928>郑58×安昌7-2>郑58×甘昌7-2>郑58×新7红。  相似文献   
503.
中草药对复方新诺明在大菱鲆体内残留消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复方新诺明在大菱鲆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探讨了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对其残留消除的影响.健康大菱鲆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连续5 d投喂复方新诺明药饵,从第6d起对照组投喂不含药物的空白饵料,试验组投喂中药三黄散药饵,连续投喂1个月.定期取样,测定复方新诺明残留情况.结果表明,在(10±2)℃水温下,两种主要成分磺胺甲基异噁唑和甲氧苄啶在大菱鲆血清、肌肉、肝脏中的消除半衰期如下:对照组为T1/2β血清 7.86d和9.30d、T1/2β肌肉 8.42d和17.46d、T1/2β肝脏10.93 d和20.63 d;试验组为T1/2β血清 7.54 d和8.76d、T1/2β肌肉 7.42 d和16.11 d、T1/2β肝脏 10.40d和18.63 d.以可食性组织肌肉为残留靶组织,磺胺甲基异噁唑和甲氧苄啶消除到最高残留限量(0.01 μg·mL-1和0.05 μg·mL-1)以下,对照组需要61 d和41 d,试验组需要46 d和26 d,表明中药三黄散对复方新诺明在大菱鲆体内的消除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04.
摘要:将原核表达的重组马-干扰素成熟蛋白(mEIFN-)免疫BALB/c小鼠,经4次免疫后,取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以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获得的重组马-干扰素作为检测抗原进行间接ELISA检测,共筛选到15个阳性细胞株。分别经过3轮亚克隆后,最终得到了12株能稳定分泌抗体的单细胞克隆株。利用间接免疫荧光(IFA)实验对12株单克隆抗体进行鉴定,结果证实所获得的12株细胞分泌的抗体均为针对马-干扰素的特异性抗体。单克隆抗体亚型鉴定结果显示,4株为IgG1、2株为IgG2a、3株为IgG2b、3株为IgM,而且所有单克隆抗体的轻链均为链。将此12株单克隆抗体分别与用原核系统分节段表达的重组马-干扰素GST-mEIFN-(1-84)、GST-mEIFN-(80-146)蛋白进行特异性ELISA检测,结果表明有7株单克隆抗体识别GST-mEIFN-(1-84),而另5株单克隆抗体与GST-mEIFN-(80-146)发生反应,说明所获得的12株单克隆抗体至少针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抗原表位。这将为今后建立马-干扰素检测方法、监测机体免疫状态和研究机体免疫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05.
氮肥对室内和大田条件下作物秸秆分解和养分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明确室内和大田条件下小麦和玉米秸秆分解和养分释放的影响因素,能够为作物秸秆合理还田及其养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尼龙网袋法于室内培养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研究氮肥用量(0,CK;180 kg N·hm -2,N180和360 kg N·hm -2,N360)作用下作物秸秆分解特征,其中室内主要研究氮肥用量和土壤类型(砂姜黑土和潮土)对小麦和玉米秸秆分解的影响;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冬小麦-夏玉米大田研究氮肥用量和秸秆还田深度(地表和20 cm)对小麦和玉米秸秆分解的影响。 【结果】室内研究发现,秸秆类型和土壤类型显著影响秸秆分解常数、有机碳释放量、氮释放量和磷释放量。随氮肥用量增加,小麦秸秆分解常数在两种土壤类型上均呈增加趋势,玉米秸秆呈降低趋势;小麦和玉米秸秆氮释放量呈降低趋势(小麦秸秆在潮土上呈增加趋势)。小麦秸秆在潮土上的分解常数及其碳、氮、磷释放量均显著高于砂姜黑土,而土壤类型对玉米秸秆分解影响较小。室内相同培养条件下(180 d),小麦秸秆碳释放量均值为370 g·kg -1、氮为4 g·kg -1、磷为3.6 g·kg -1;玉米秸秆碳释放量为560 g·kg -1、氮11 g·kg -1、磷3.3 g·kg -1。大田条件下,秸秆还田深度显著影响小麦和玉米秸秆分解常数及其碳、氮、磷释放量;其中秸秆还田20 cm处理的分解常数及其养分释放量均显著高于地表处理。随氮肥用量增加,地表处理小麦秸秆分解常数和全碳释放量逐渐降低,玉米秸秆呈增加趋势;20 cm处理小麦分解常数及其碳、氮和磷释放量均随氮肥用量呈增加趋势,而玉米秸秆呈降低趋势。地表处理小麦秸秆经过一个玉米生长季能分解40%,释放碳150 g·kg -1、氮2 g·kg -1、磷3.5 g·kg -1左右;翻埋到地下20 cm可以分解80%,释放碳360 g·kg -1、氮4 g·kg -1、磷3.8 g·kg -1。玉米秸秆还田到地表,经过一个小麦生长季只能分解40%,释放碳210 g·kg -1、氮5 g·kg -1、磷2 g·kg -1;而还田于土层20 cm处理可以分解60%,释放碳360 g·kg -1、氮6 g·kg -1、磷2.5 g·kg -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室内条件下小麦秸秆分解常数与土壤无机氮、脲酶、秸秆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蔗糖酶和秸秆碳氮比呈显著负相关,而玉米秸秆分解常数与土壤无机氮呈显著负相关。大田条件下小麦秸秆分解常数与土壤脲酶、蔗糖酶、秸秆碳氮比、秸秆碳、氮含量均显著负相关;玉米秸秆分解常数与土壤硝态氮、无机氮含量、脲酶、蔗糖酶以及秸秆碳氮比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秸秆氮、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室内培养试验和大田试验均表明,小麦和玉米秸秆分解常数和养分释放特征存在差异,增施氮肥促进小麦秸秆分解但对玉米秸秆分解的影响较小;潮土和砂姜黑土显著影响小麦秸秆分解而对玉米秸秆分解的影响较小,秸秆还田深埋入土能够显著促进小麦和玉米秸秆的分解及其养分释放。生产上作物秸秆应该还田入土,并根据土壤类型和作物类型采取合适的肥料用量促进秸秆分解。  相似文献   
506.
【目的】研究深松(耕)方式对砂姜黑土耕层特性、作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筛选砂姜黑土区适宜的土壤耕作制度,为构建砂姜黑土合理耕层提供依据。【方法】试验设置5个冬小麦-夏玉米周年耕作处理,分别为秋季旋耕+夏季免耕(ART+SNT,对照)、秋季深松+夏季免耕(ASS+SNT)、秋季深耕+夏季免耕(ADMP+SNT)、秋季深耕+夏季下位深松(ADMP+SSSS)和秋季深耕+夏季侧位深松(ADMP+SSSL)。研究深松(耕)方式对冬小麦-夏玉米土壤物理特性、根系形态、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深松(耕)显著降低了土壤紧实度和土壤三相比R值,促进了冬小麦和夏玉米根系生长,提高了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且深耕的效应大于深松,在冬小麦季深松(耕)的影响大于夏玉米季。与秋季旋耕+夏季免耕相比,秋季深松(耕)土壤紧实度降低20.9%,土壤三相比R值降低12.9%,作物根系干重密度增加29.8%,冬小麦、夏玉米及周年总产分别增加22.0%、8.8%和15.2%,冬小麦季、夏玉米季及周年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18.2%、7.9%和14.0%,经济效益增加19.8%。秋季深耕+夏季深松对土壤耕层特性的改良效果优于单一秋季深松(耕),其作物根系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单一秋季深松(耕)。与单一秋季深松(耕)相比,秋季深耕+夏季深松土壤紧实度和土壤三相比R值降低5.6%和15.0%,作物增产4.4%,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增加4.0%和3.3%。5个处理中,以秋季深耕+夏季侧位深松对土壤耕层特性的改良效果最好,作物根系生长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秋季深耕+夏季侧位深松土壤紧实度和土壤三相比R值比秋季旋耕+夏季免耕分别降低28.4%和26.6%,夏玉米根长、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和根系干重密度分别增加67.0%、45.3%、23.1%和49.5%。秋季深耕+夏季侧位深松冬小麦、夏玉米和周年作物产量比秋季深耕+夏季免耕分别增加5.5%、3.4%和4.4%,比秋季旋耕+夏季免耕分别增加27.8%、11.6%和19.4%;冬小麦季、夏玉米季及周年水分利用效率比秋季深耕+夏季免耕分别增加3.7%、3.5%和4.1%,比秋季旋耕+夏季免耕分别增加20.9%、10.7%和18.1%;经济效益比秋季旋耕+夏季免耕增加24.4%。【结论】秋季深耕+夏季深松的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单一秋季深松(耕)。在5个不同的深松(耕)方式处理中,秋季深耕+夏季侧位深松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是砂姜黑土区适宜的深松(耕)方式。  相似文献   
507.
2016-2017年4-9月分别对云南哀牢山、无量山2个样区10条样线蝴蝶多样性进行了6次观测。结果表明,2016年度新平县哀牢山6次观测共记录蝴蝶5科53属85种,蝴蝶个体数量2 864只,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1种,即燕凤蝶;景东县无量山共记录蝶类5科58属86种,蝶类个体数量5 216只,其蝴蝶多样性香农-维纳指数(S-W)分别为3.813 6和3.245 1。2017年度哀牢山样区6次观测共记录蝴蝶种类5科62属101种,蝴蝶种群数量为3 103只,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1种,即燕凤蝶;景东县无量山样区6次观测共记录蝴蝶种类5科66属99种,蝶类个体数量3 304只,国家重点保护蝴蝶种类2种,即金裳凤蝶和燕凤蝶,其蝴蝶多样性香农-维纳指数(S-W)分别为3.476 91和2.229 9。2个样区2017年度蝴蝶多样性指数均低于2016年度,其主要原因是极端天气、山体滑坡和修建高速公路。因此,环境及物候变化是影响蝴蝶多样性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08.
为重组表达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M蛋白,本研究将RT-PCR获得的PRRSV CH-1a株M蛋白基因,克隆于pMD18-T载体中,经测序鉴定正确后,亚克隆至牛痘病毒重组转移质粒pSC11中,构建了转移重组质粒pSC11-PRRSV-M。将pSC11-PRRSV-M在脂质体的介导下转染WR株牛痘病毒感染的TK-143细胞,在含有X-gal的琼脂培养基上通过蓝斑筛选含有PRRSV M基因的重组病毒rWR-PRRSV-M。Western blot与IFA检测表明,重组病毒成功表达了PRRSV M蛋白,而且所表达的蛋白保持了良好的免疫原性。动物实验表明,rWR-PRRSV-M所表达的PRRSV M蛋白在免疫小鼠体内诱生了抗PRRSV的抗体。rWR-PRRSV-M的构建,为进一步探讨PRRSV M蛋白免疫原性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PRRS重组活载体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09.
文中通过对与林产品贸易有关的环境保护贸易措施的阐释, 分析了WTO规则中的环境保护贸易条款以及环境保护措施对林产品贸易产生的影响, 并对二者的协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10.
为创造良好的菇场环境条件,以适宜香菇等菇类的生长需要,应用人工林地菇场,与人工菇棚进行研究比较。实践表明人工林地菇场能克服人工菇棚的不足,改善盛夏和寒冷冬季菇场中的生态条件,能明显提高香菇栽培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可增加林木和菇木资源。在以香菇等菇类为主的段木和代料栽培中可大力推广应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较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